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心理疾病这个东西,越是罕见,发病的特征就越奇怪。说起心理疾病,不少人脑海中可能会浮起抑郁、躁郁、精神分裂等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下面是一些罕见的精神疾病,你知道哪几个?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科塔尔综合症

科塔尔以虚无妄想和否定妄想为核心症状,历史数据分析表明,患者中有69%否认自身的存在,但是,与此矛盾的是,55%的病人存在永生的幻觉。综合症患者坚信,自己要么已经死了,要么受到某种毫无可能的残害,譬如全身的血液都被抽干了,或是所有的器官都被移走了。

该病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头部创伤病人中最为常见。一个相当有名的案例中,苏格兰的一名男青年在一场摩托车车祸中撞伤头部,康复出院后,他已坚信自己不是得了败血症就是得了艾滋病,而且已经因病去世。不久之后,他母亲带他去了一趟南非,于是他开始相信自己的灵魂已被送往地狱。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阿斯伯格综合症

阿斯伯格综合症简称AS,是神经发展障碍的一种,可归类为自闭症 其中一类。被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必须具有以下三种征状:社交困难 、沟通困难,和 固执或狭窄兴趣 。在外界一般被认为是“没有智能障碍的自闭症”。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弗雷格利妄想症

弗雷格利妄想症又名人身变换症。是一种非常奇葩的心理疾病,要说起来它的发病原因,其实是很复杂的,简单地说,就是跟大脑的损伤有关。我们大脑的两个皮质层负责传输信号,使人产生不同的感情,我们看到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就是大脑皮质层传递信号的结果。而弗雷格利妄想症患者可能是由于一些损伤,把这种信号传递机制给破坏了,导致看到谁都是一样的感觉,潜意识里认为这些人都是一个人,但是他们又长得不一样,思维里的两个小孩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达成和解,一致认为这些人全都是由一个人扮演的。

患者认为其周围环境中一些人被替换了,但并非发生在同一时间和地点,而替身是同一个人。换言之,替身依次变换成不同的人,出现在患者面前。替身是患者的熟悉者或想象中的迫害者,而被替换对象的范围更广泛些,可以是患者的熟人,也可以是马路上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替身的目的无一例外是要迫害或欺骗患者(被害妄想)。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彼得潘综合症

这些人怀念小时候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凡事必称“我妈说……”,童年时的女伴早开始追求LV,她仍然热爱HelloKitty。同龄人的孩子已经开始上小学,他们还会说“我现在还小。

童话中出现的彼得潘,离开了大人们居住的世界,永远像少年一样的活着。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的人称为 「彼得潘症候群」患者。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温迪哥精神病的特征就是对人肉有着几乎难以抗拒的渴求,如果你是头美洲狮什么的,这很正常,不过如果你是人类的话,就有点诡异了。

温迪哥精神病

温迪哥精神病是一个令人恼火的文化特异型疾病,几乎全部的患者都是居住在五大湖地区的北阿尔冈昆人。在阿尔冈昆文化里,温迪哥指的是一种爱吃人肉的超自然生物,于是也就有了这个病名。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lima综合症

lima综合症讲的是人质犯被人质所同化,与人质的立场趋于一致,把攻击心态转变的现像。

司汤达综合症

当你面对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或是被充满强烈感情色彩的物件包围时,会感到略有些难以承受,这是很正常的表现。不过,若是感到心跳加速,头晕目眩,乃至出现幻觉,可就有些异常了。上述这些都是司汤达综合症的表征。司汤达综合症的症状在不同人群中会因不同的刺激而触发,发病环境也很多样,不过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定场所。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症

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症是偏头痛的一种罕见先兆。该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变形,也就是说身体感觉和视觉扭曲,而患者本人也明确知道这是幻觉。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可能发生在任何年龄,但更多地发生于儿童时期。

除此以外,爱丽丝漫游仙境综合征还有另外一些表征。患者有时候眼前会出现马赛克的视觉效果,譬如看别人的脸时,看到的是一小块、一小块拼凑起来的画。还有的会出现焦距问题,某件东西看起来特别遥远,或者特别近。有的患者则会出现时空扭曲感。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格斯特曼综合症

格斯特曼综合症的症状为运动功能障碍和痴呆,潜伏期长达30年以上,患者通常在发病2—6年后死亡。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是一种无法睡眠,始终处于做梦状态的疾病,患者的自律神经和运动神经受到伤害,在发病6—18个月后死亡。

闻所未闻!这8款高逼格诡异精神病你知道几个?

其实,心理疾病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远!

对于有心理方面困扰的人

我们可以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知道自己的问题很普遍,意识到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帮助。尝试向身边的人寻求帮助,可以先试探性的释放信号看对方愿不愿意帮助,如果对方不愿聆听也千万不要感到气馁。应该寻求专业帮助,找有经验的咨询师或医生。

对于尚无心理困扰的人

我们亦可以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表示包容与理解,切勿用文章开头的那些词汇去给他们贴标签主动让周围有需要的人知道你愿意帮助他们,及时消除周围人对心理疾病的误解与偏见,提高自己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并学习如何有效预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