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改造“小厕所”,改善“大民生”

2018年,歙县大力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农村厕所改造民生工程,计划全年完成常住农户厕所改造4500户以上,通过一个个“小厕所”改造工作的落实,帮助一户户老百姓改善“大民生”,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助力乡村实现振兴。截止7月底,全县已完成农村厕所改造3565户,占年度总任务的79.2%。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及时成立县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领导任组长,县住建委、财政局、美丽办、环保局、新保局等相关单位及28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安排专人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工作,根据各乡镇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项目稳步推进。

二是明确责任,规范实施。在开展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计划2018年全县完成改厕4500户以上,按照《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实行“一户一档”,农民新建自建房、农村危房改造及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等项目,实行统筹配建卫生厕所,要求6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务的60%以上,9月30日前完成年度任务的90%以上,10月30日前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三是注重宣传,加强引导。高度重视改厕政策宣传和引导工作,组织相关媒体加大正面宣传报道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及时召开乡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发动乡镇、村组干部入户走访、宣传,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村务公开栏等方式,大力宣传改厕政策,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引导群众支持、参与改厕工作。

四是督查调度,严格管控。县领导组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开展督查检查,精准掌握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在农村改厕民生工程落实情况,及时通报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及时召开现场会、推进会等会议,交流经验,鞭策后进,精准调度、管控农村改厕民生工程工作开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