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好多人差點忽略了

這個事,不只是專門說給榮昌人聽的。

因為對於榮昌人來說,這件事尤為重要,或者說是更為重要。

前幾天的重慶新聞聯播裡,有一條簡訊,就是幾十秒的那種,說的就是這件事。

新聞文稿內容共86個字,還包括了標點,全文如下:

全國首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創建名單近日公佈,我市的潼南、榮昌、梁平3個區縣成功入選。它們將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獲得優先支持,並在美麗鄉村建設、產業融合等領域先行先試。

現在,看了新聞,作為榮昌人,是不是該來梳理一下重點呢?

1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榮昌現在是直轄市下面的一個區了。

區,顧名思義是以城市建設,和工業經濟發展為主。

然而,有個客觀現實卻是,榮昌仍舊脫離不了、或者說是避免不開農村問題。

榮昌的農業經濟很有基礎。

談及榮昌農村產業,比如我這樣的半拉子榮昌人,都可以數出很多種東西,榮昌豬啊,盤龍仔姜啊,黑花生啊,龍集制種啊,清升茶葉啊,還有吳家的蔬菜、河包的粉條……

反正很多,沒有點到名的鎮街也不要多心,這裡絕不存在偏心或是給誰打廣告。

但是現在的形勢是,光有基礎還不夠。

整個榮昌的地盤都不大,1097平方公里,除去城鎮和工廠、道路、森林、水庫河流,以及鳥不拉屎的石山荒坡,真正能夠用於優質農產品的地盤,恐怕就有個具體的數字了。

簡單一句話,如果還是傳統那套作法,豬兒只是喂來賣肥豬,仔姜只想到炒臘肉,黑花生也只是賣乾花生,恐怕這就難以形成產業;更不用說形成有一定品質和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產業。

如何才能形成產業?

看後面那個關鍵詞:融合。

不會上網的養殖戶不是一個好茶農,看似不搭邊的幾個東東,經過了相互融合,藉助一個平臺,就可能產生化學反應,這樣,新的高大上就出來了。

2全國,示範園

就這個問題,只想說幾個重點。

其一,榮昌這塊牌子,不是重慶給的,更不是榮昌自己給自己發的。

而是國家給的,屬於“國家拍照”。

其二,這塊牌子不是“成績單”,而是“准考證”。

也就是說,不是對榮昌已有成就的肯定;而是准許榮昌開始在新的發展中努力作出示範。

記住,是新的發展中。

其三,這個示範,顯然不只是做給榮昌人自己看,需要的不僅是自我感覺良好。

而是要做給市裡、甚至是國家來審核驗收的。

3潼南,榮昌,梁平

先說一下這個排名,榮昌人千萬別以為,潼南地盤大,所以放在了榮昌的前面。

個人感覺,這是按照重慶區縣來排名的,所以在這個文件上才有這樣的體現。

至於以後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哪個區縣的發展更牛逼,也不是說一個簡單的排名就能決定得了的。

潼南產蔬菜,還有檸檬。

梁平好像有柚子,有水稻,當然還有張鴨子。

至於為啥要給榮昌人說這些,就是在提醒榮昌人要學會找差異,找不同的比較優勢點。

說直接點,榮昌可能去和潼南比拼檸檬不?

或者跟著梁平去整滷鴨子?

顯然可能性不大。

上面既然確定這三個區搞農村產業融合示範區,應該也不會希望3個區都搞得整齊劃一。

如果是那樣,還不如拿個名額給隔壁的四川?

榮昌的比較優勢有哪些?

地形,產品,產業集聚度,市場份額,行業影響……估計半杯茶的功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答案。

當然,再強調一點,這裡說的重點是“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而不是簡單的“農產品發展”。

這個“農村”含義就很豐富了,土地、交通、房屋、農民、乃至水和空氣,簡直千個頭萬個緒啊。

不過,榮昌要想整出好成績,眼睛絕不能光盯著隔壁的潼南,或者壩那邊的梁平怎麼幹。

不妨閉門思過三日,練好自家獨門功夫吧!

4資金,項目,政策

這幾個字,往往會讓人誤會。

以為上面來的文件這樣寫了,就會把錢啊、項目啊、政策啊,裝好幾個大背篼送下來。

這種情況有沒有呢?

有,不過是好幾十年前的扶貧了,而且是傻瓜扶貧方式。

現在的榮昌,當然不需要、顯然也不可能享受到這樣的扶持方式。

換個角度說,既然都以納入示範區的籃子了,國家對榮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事情,肯定是有資金支持的,也是有項目支撐的,而且還會有政策幫助的——然而重點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榮昌,你究竟自己需要些什麼?

球就踢到榮昌人這邊來了。

再說直白點,榮昌搞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究竟需要多少錢?需要用在哪些地方的錢?需要哪幾個具體的項目作支撐?需要上面/國家或市裡給予哪些方面的優惠政策?

這個菜單,估計需要榮昌在國家給出的“備選菜單”中,作出認真的勾選,或是添加。

這個過程,當然絕不只是政府或職能部門幾個人的事情。

個人感覺,凡是對這個事情感興趣的,或是對榮昌農村產業發展有情懷的;範圍再大點,每個榮昌人,都可以動動腦筋,一起來出謀劃策。

畢竟,榮昌,是所有榮昌人的榮昌。

5優先支持,先行先試

借用榮昌區委某領導的理論,榮昌農村的產業發展,應該也不侷限於短板問題、而是底板的問題。

至少關係到五六十萬榮昌農民,以及子孫後代的民生福祉。

那麼,現在機會來了。而且這個機會,是可以在優先於周邊很多區縣搶跑,和先於其他地區改革“嘗甜頭”。

個人有個建議,要抓住這樣的機會,簡單粗暴的核心套路也就四個字:膽子要大。

首先是要敢想啊。

榮昌人如果不敢想,貨運樞紐機場可能落地到榮昌嗎?如果不敢想,國家級高新區、生豬大數據中心,會在榮昌這個地方結果果?

因此對於“全國首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這個東東,一定要大膽地、漫無天際地、掏心掏肺地想。

“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但是,如果現在連想都不敢想,那以後誰能擔保這樣的事還做得到?

其次,是要動起來。

心動不如行動,國家統一發了文件,下一步誰先動起來、誰的動作大,當然就會更吸引國家和行業市場的注意。

尤其是後者,說不定現在很多行業巨頭,正盯著這個文件,挨個地看各個地方的動靜。

你拿到一塊金字招牌,然而卻動都不動,那別人怎麼會關注到你?

第三,一定要幹。

據不完全權威的解讀信息,國家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扶持措施,簡單概括就有7個大項。

比如項目資金,可以完善示範園基礎設施;比如優先支持發行企業債券,這個的意義不用多說;比如設立產業投資基金,這就可以給社會資本一個有序進入的通道;還有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配套的項目補貼,例如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項目可申請200-300萬元的補貼,冷鏈物流項目可申請200-1000萬元的補貼,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項目可申請30%到50%的投資額補貼等。

如果不幹,白花花的銀子,肯定就流到別人家去了!當然這個“幹”,需要所有的榮昌人,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錢出錢,大家團結一致加油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