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看过《你很特别》这部国外动画小视频,讲的是一个叫潘奇诺的木头人,生活在一个崇尚给人贴标签的镇上,人们会对符合大多数人喜好行为或模样的人,贴上星星的标签,而潘奇诺经常被贴上象征不好的灰点。

潘奇诺为此很自卑。

可他碰到另一个叫露西亚的木头人,身上既没有星星也没有灰点。

后来潘奇诺前往山顶见了巨人伊莱,伊莱告诉他:我创造出的每一个木头人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如果你在乎了别人对你的看法,他们的看法才能在你身上生效,否则,就可以象露西亚那样。

当潘奇诺心中认可了伊莱的话,他身上的灰点掉了下来。

看到这里,我想大部分父母都会想到自已。因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给孩子一些评价性的语言:

“你怎么这么笨?连这都不会?”

“你是猪吗?你根本就不是学xx的料。”

“你太没用了,你就是一个废物!”

当父母对孩子说出这些话时,也就相当于在孩子身上贴上了一个又一个的灰点,导致孩子自卑,胆怯,不自信,或自暴自弃。

朋友的十岁儿子由于调皮好动,被老师经常作为反面教材在班上批评,同学们因此看不起他,有意无意的孤立他,老师也经常给朋友打电话,说她的儿子纪律差,学习差,一无是处。

朋友很恼火,对儿子不是大吼大叫,就是冷嘲热讽,严重的时候还会胖揍儿子一顿。有段时间,朋友甚至有一种“想掐死儿子”的冲动。

而儿子也在学校和父母双重的贬低下,变得无所适从,每天在学校和家里都战战兢兢,深怕做错什么再受到批评。

后来,朋友接触了正确的管教理念,才知道儿子被老师和自已无形中贴了不好的标签,而自已的不信任和责骂孩子,使孩子产生了浓重的自卑心理。如果这种心理不及时转念,将会给孩子或家庭带来不可承受的后果。比如,孩子的自我放弃。

朋友深深觉得,自已之前对孩子贴上的不好标签的行为,差点毁了孩子。

那么,不给孩子贴负面的标签,正面的总可以了吧,不是有句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么?

朋友的女儿今年八岁,朋友为了孩子的成长也是煞费苦心,带孩子学舞蹈,学乐器,学画画,学演讲,恨不得女儿十八般武艺全都傍身。

为了鼓励孩子,每当在孩子取得一个奖项,或是参加完一次活动,家人们总会不遗余力的夸奖她。她的女儿也表现突出,俨然“别人家的孩子”,为此,朋友和女儿都收获了不少赞誉。

可最近的一次演讲考级比赛,女儿既不肯背演讲稿,也不肯参加比赛。朋友各种威逼利诱,最后小朋友居然从厨房拿出了小刀,边割着手指边声泪俱下的说“我知道我不去参加比赛,你们就不爱我了,但我就是不想去,我能怎么办?”

朋友大惊,实在想不明白,从小人见人爱的女儿,突然判若两人,到底是什么原因。

后来咨询了亲子教育专家,才知道,原来,从小对孩子的夸赞,就象是对孩子贴上了好标签,让孩子产生了一种误解,只要我完成了某件大人们认可的事情,我就会得到表扬,就会是大人眼中的好孩子。

而孩子演讲稿没背熟,本能的觉得这件事如果做不好,就会失去大人口中的夸赞,进而失去了父母老师的爱。

这样经常被贴上好标签的孩子,经不得任何失败的打击,严重的会受不了来自生活中的任何挫折,一旦遇挫,就会对自己全盘否定,继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不给孩子贴标签,这是智慧父母在教养孩子中最基本的做法。

父母作为与孩子最亲近的人,就像《你很特别》中的伊莱,是孩子的创造者,他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是孩子认知的来源,只有父母经常认可、肯定、信任孩子,孩子的行为也会逐渐向正面的方向发展。

那么,不贴标签,在孩子有了不当行为,或是有了良好行为时,我们该如何表达呢?

亲子教育专家朱惠君老师告诉我们:不妨试着用描述性的语言陈述事实,而不是简单的评判。

比如:你看到孩子房间很乱,评判性的语言会说:你看你房间乱的象个猪窝一样,你真是个邋遢鬼。

描述性的语言会说:我看到你的房间里,床上被子没叠,书也没有整理到书架上。

还比如:孩子拼了一中午的乐高玩具,终于拼出了一个机器人。评判性的语言会说:儿子你的机器人拼的真棒!

描述性的语言会说:儿子,我看到你一个中午都没有休息,非常专注的拼这个机器人,现在终于拼好了,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你这样努力的去做一件事,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你好棒!

评判性语言只会让孩子注意到结果,而不明白自己在达到这个结果时拥有了哪些品质。

而描述性语言,让孩子在你叙述时,注意力放在了事件或是行为的过程上,让孩子学会在描述中自我判断,这样孩子做起事来,才会更有目的性,也才会培养出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2018.07.04)

*作者︱张永鹏:笔名西坡公子、一名宝妈、甘肃省.张掖某国企财务总监,「青眼有加qyyjtcq」专栏作者。

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智慧父母,从不对孩子做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