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青年流行語的變化,表面看來僅僅是“話語變化、詞條變化”,但是每一個詞語產生和演變的背後,都具有社會時代的重要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視覺中國供圖

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走過40年曆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帶來中國社會經濟方面的巨大變化,也引起中國人特別是青年一代的人生變化。如果說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青年是“政治的一代”“運動的一代”;那麼,改革開放40年後,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青年就是“創新的一代”“時尚的一代”。

青年十大流行語及其變遷

回顧中國改革開放40年曆程,筆者歸納出青年十大流行語,主要包括——

敢飲頭啖湯

改革開放就是“對內搞活、對外開放”。青年一代率先探索和嘗試,用“敢飲頭啖湯”的勇氣,走出改革時代的新步伐。“頭啖湯”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民俗語言,指煮出來的第一口湯,誰敢先試,誰敢先喝。回顧歷史,從喝“頭啖湯”的勇氣到“排汙不排外”的理性,正是改革開放不斷髮展,青年思想觀念不斷變革,青年生活方式不斷變遷的重要支撐。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改革開放後,青年逐漸面對市場發展、面對商品交易、面對金錢往來。特別是在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講求金錢和效率逐漸成為流行觀念。最流行的說法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青年既名正言順地靠勞動掙錢、靠才能掙錢,也不沉溺於金錢與享受,而是同時追求金錢之外的友善、互助、誠信、美好,等等,追求豐富的人生價值、健全的人格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從我做起

1979年清華大學學生率先喊出“從我做起”的口號,由高校傳播到社區、農村,傳播到平原、山區,成為激勵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發憤圖強,努力學習與工作的最強音。“從我做起”倡導人們主動承擔推進社會發展進步的責任,為自己的幸福而參與社會事務,積極貢獻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下海

“下海”其實是比喻詞,指青年跳入商品經濟、市場競爭的“大海”,自主掙扎和生存。在改革開放初期就是指從傳統的機關、國企、單位等跳出來,自由謀生。隨後就出現“經商”一詞,將個體戶、港資企業、外資企業等都歸到這一範圍。正是這一大批“下海”“經商”的青年之中,誕生了如今非常多的優秀企業家、卓越經營人才,創造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奇蹟。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洋插隊

青年流行的“洋插隊”是套用了上世紀60年代知青下鄉“插隊”的說法,移植來指出國留學的一代人。筆者發現,從“洋插隊”“留學”作為非常難得的珍稀機會,轉變為普通中等收入家庭孩子能夠享受的機會,與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經濟發展、勢力增強具有密切的關係。通過“出國留學”獲得各種知識和見識的青年一代,回國後帶來新思維、新視野,為經濟振興和社會建設注入新生力量。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創客

“創客”是近年來青年中流行的名詞,既有外國時尚的影響,也有國家領導人重視創新創業的影響。具體說來,“創客”是指不以贏利為目的,把創意轉變為現實的人。社會傳播之後, “創客”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年輕人。調查發現,“創客一代”的產生,得益於中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提供青年擺脫貧困和解決溫飽之後,為實現夢想、創造人生價值,不斷超越自己、不斷突破社會,獲得科技、經濟、文化、福利的發展變遷。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網蟲

對於青年網絡一代的稱呼有“網民”“網蟲”“網迷”等說法。筆者發現,伴隨90後、00後青少年的成長成熟,網絡遊戲的多樣化、層次化將日趨明顯,“獨立遊戲”等注重人文性、藝術性、創造性的新遊戲,將成為社會的新亮點,成為引導青少年興趣發展的新元素。網絡時代引發青少年對“網蟲”身份的認同,帶來網絡求知、網絡遊戲、網絡創業、網絡就業等機遇,促使中國進入全新的發展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奇葩

“奇葩”原意是指奇特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或非常出眾的人物。現比喻某人(或某事物)不落世俗,個性十足。特別是90後、00後青年通過“奇葩說”等節目,將這一詞語渲染成為“有褒有貶”“褒貶兼存”“貶中帶褒”“似貶實褒”的流行話語,具有更多的社會意義。90後、00後青年熱衷參與“奇葩說”,熱衷觀看“奇葩說”的原因,一方面是在辯論中聽到各種與自己內心相同的想法、說法;另一方面是看到“奇異”青年在辯論中發出光彩、光彩照人;特別有認同感、自豪感。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志願服務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倡導的“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精神,傳承“學雷鋒、做好事”的傳統,適應青年一代在獲得收入增加、生活改善的同時,希望回饋社會、幫助他人的願望,提供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志願精神能夠成為當今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核心價值觀的充分發展又為志願服務事業奠定更加雄厚的基礎。引導青少年在愛心奉獻、助人為樂的實踐中形成健康價值觀、形成良好人格。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世界範

中國從“閉關鎖國”到“睜眼看世界”,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經歷了百年探索,經歷了40年改革開放鋪墊。如今,青年越來越自信、越來越自豪,越來越有國際思維、國際視野,敢於站上國際舞臺。


青年觀念變遷的社會價值

青年流行語的變化,表面看來僅僅是“話語變化、詞條變化”,但是每一個詞語產生和演變的背後,都具有社會時代的重要影響;同時,青年每一個新觀念、新意識的出現,都對社會結構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化和普及。

1.

創新社會理念

回顧改革開放40年青年流行語的變化,可以發現一方面伴隨社會變遷引起青年一代不斷誕生新的觀念、新的追求;另一方面青年流行語的發展又成為社會時尚的重要元素,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一種體現。可以說,青年的觀念變化,促進中國社會不斷產生新思想、新理念、新意識,保持社會的旺盛活力與發展生機。

2.

創新社會體制

思想觀念對實踐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青年流行語的變化,不僅影響一代代青年乃至一代代中國人的發展變化,而且成為創新社會體制、創新社會結構的重要動力。當過去年代的人們仍然習慣依賴“單位制”“鐵飯碗”的時候,大批青年率先選擇“下海潮”“打工潮”等,選擇“舊有體制”外的工作與生活空間。這些最初非常不起眼、不受重視的行業、職業,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也成為社會新體制、社會新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中國經濟體制和社會變革進程中,青年的新觀念引發的探索和實踐,將進一步推動體制創新、結構變遷,將為社會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

3.

創新社會資源

1978年以來,通過農村“聯產承包制”和城市“企業責任制”等改革,將包括青年在內的人力資源活力激發,成為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元素。20世紀90年代以來,伴隨青年自由選擇和自主創業、自主結社等機會增多,就產生更多推進社會發展的資源類型。特別是青年社會組織,既成為青年就業創業的新領域,也成為發揮青年創造性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新力量。這些不同於原有社會形態中的各類資源,溝通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堅實基礎。

4.

創新社會網絡

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一代又一代青年經歷著社會網絡的不斷變化。傳統村落背景下的“熟人網絡”逐漸突破,拓展到城市化進程的“陌生人網絡”,在進入網絡時代和信息社會的“虛擬網絡”。可以說,老年人是傳統社區、村落生活的“原住民”,而青年是信息網絡社會的“原住民”。他們一方面積極將網絡技術、信息資源作為構建新型社會關係的基礎,全國乃至全球範圍能夠通過“虛擬關係”建立合作發展,創造社會的新財富、新資源;另一方面積極將“虛擬網絡”“陌生人網絡”“熟人網絡”的關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重構,讓傳統藉助時尚煥發生機。

作者:譚建光(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廣東青年職業學院教授)

改革開放以來青年十大流行語,有人梳理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