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危機時,喬治五世爲什麼不救沙皇尼古拉二世?

用戶6049490535


100年前的7月17日(1918年),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七口在葉卡捷琳堡被槍決。作為二十世紀最重大的歷史事件之一,當世對羅曼諾夫王朝覆滅、尼古拉二世一家生死存有諸多疑問,包括尼古拉二世的表兄、當時的英王喬治五世,為何對這位與自己長得幾乎一模一樣、關係又非常親密的表弟見死不救?

分析認為,這一方面是因為喬治五世害怕惹禍上身,引發本國工人革命;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英國人始終視俄國為地緣政治對手,親情最終讓位於政治利益。
尼古拉二世(左)與喬治五世

1. 在英國王室和俄國皇室共同發佈的相冊中,有不少是尼古拉二世和喬治五世在一起的照片。從照片上看,兩人長相確實驚人地相似,以至於很多人誤認為他們是孿生兄弟。

喬治五世1865年6月3日出生,1910年5月6日加冕成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直至1936年1月20日去世。他是父親是英王愛德華七世,母親是王后亞歷山德拉·瑪麗婭(Alexandra Caroline Marie Charlotte Louise Julia of Denmark,1844年12月1日-1925年11月20日)。

兒時的尼古拉二世與喬治五世

尼古拉二世與喬治五世

尼古拉二世1868年5月18日出生,1894年11月1日加冕成為俄國沙皇,1917年3月16日宣佈退位、將政權移交給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此後被流放到託博爾斯克。十月革命之後,尼古拉二世一家被關押在葉卡捷琳堡,1918年7月17日被槍決。尼古拉二世的父親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母親是皇后瑪麗婭·費奧多羅芙娜(Marie Sophie Frederikke Dagmar,1847年11月26日-1928年10月13日)。

喬治五世的母親

尼古拉二世的母親

亞歷山德拉·瑪麗婭和瑪麗婭·費奧多羅芙娜是親姐妹,她們都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和黑森-卡塞爾的路易絲公主的女兒,她們的兄弟有丹麥國王弗雷德裡克八世和希臘國王喬治一世。

作為表兄弟,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一直很要好,童年時期兩人就經常在一起玩耍,成人後也不時有機會相聚。

2. 1917年俄國爆發二月革命之後,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接管政權的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承諾:允許他和家人毫無障礙地離開俄國,並就此積極與英國方面展開接觸。

克倫斯基

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後來回憶道:“至於沙皇一家疏散的問題,我們決定將他們經由摩爾曼斯克送往倫敦。1917年3月已經得到英國政府允許,但當前往摩爾曼斯克的火車準備起程、外長捷列先科拍發電報請求英國派船迎接沙皇一家時,英國大使收到了首相勞合·喬治的明確答覆:非常遺憾,英國政府不能在戰時將沙皇一家作為客人接待。”尼古拉二世父子在託博爾斯克

沙皇一家因此沒有被送往摩爾曼斯克,而被送往託博爾斯克。隨後,俄國陷入無政府狀態,緊接著爆發十月革命,布爾什維克奪取政權。末代沙皇一家最終被送到葉卡捷琳堡關押起來,並於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伊帕季耶夫地下室被槍殺。

俄羅斯歷史學家、作家根納季·索科洛夫認為:“克倫斯基沒有撒謊,他關於英國拒絕接收沙皇一家的說法不是試圖洗白自己。解密檔案也證明他所言非虛。”

關押末代沙皇一家的伊帕季耶夫別墅

末代沙皇一家被處決的地下室

在伊帕季耶夫別墅原址上修建的紀念尼古拉二世一家的滴血大教堂

3. 末代沙皇一家確實有可能被送往英國,因為英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屬於同一陣營,兩國皇室又是非常親近的真親關係。

喬治五世在給表弟的信中就這樣寫道:“是的,我最親愛的尼基(‘尼古拉’的暱稱),我希望我們之間的友誼能夠永遠繼續;你知道,我沒有改變,我永遠愛你……也就是說,我永遠和你在一起。願上帝保佑你,我親愛的老弟尼基,請記住,你永遠可以把我當朋友。你永遠忠誠的朋友喬治。”

尼古拉二世與喬治五世

然而,英國政府卻在1917年3月22日做出“戰爭期間拒絕向沙皇及皇后提供避難場所”的決定;一週之後,喬治五世也變得與寫信給“尼基老弟”時完全不同的人——他懷疑向羅曼諾夫家族提供庇護的做法不合時宜,甚至可能是“一條危險之路”。

1917年4月2日,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對喬治五世變卦感到驚訝,強調一國之君不能言而無信,既然早前已經做出決定,就應該接受羅曼諾夫家族。

但喬治五世拒絕改變主意,並在兩天後致函外交部:“請指示駐俄國大使布坎南,讓他對(俄國外長)米留科夫說,我們應該拒絕接受俄國政府(關於讓尼古拉二世一家赴英國避難)的建議。”他最後還強調,向沙皇一家發出邀請的是英國政府、而非英國國王。

1917年5月,俄國外交部接到英國大使的通知:“英國政府不能建議國王陛下款待對德國抱友好態度的人。”尼古拉二世之妻、皇后亞歷山德拉·費奧多羅芙娜的德國出身(黑森和萊茵大公國公主)成為英國人拒絕接待他們的理由。

4. 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喬治五世之所以見死不救,原因是已經退位的尼古拉二世毫無用處,接收他全家避難甚至可能“引火燒身”,在英國引發政治危機甚至類似的革命——因為英國工會同情布爾什維克。

另外,如果尼古拉二世被從肉體上消滅,喬治五世也有可能以近親身份要求得到俄國皇位。末代沙皇一家

還有一點,那就是英國永遠視俄國為地緣政治對手,無論是盟友還是親屬關係,都不影響英國隨時隨地找機會削弱俄國。

現存的英王秘書給駐法大使的信函就證實,喬治五世從一開始就不希望羅曼諾夫家族到英國來:“這是國王的堅定立場,他從來不想這麼做。”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喬治五世不想救尼古拉二世,這一點是真的,但是他並不是完全主導這個事情。英國政府的選擇使得這件事情變成了現實。

我們去看很多照片的話,我會發現喬治五世和尼古拉二世這兩個人長得特別像,而他們的母親也是親姐妹,這兩個兄弟之間感情特別好,當沙皇俄國爆發二月革命的時候,尼古拉二世寫信給喬治五世,喬治五世回信的時候也表示自己很擔心你的生命安全。

但是後來尼古拉二世曾經請求英國政府能夠引渡他到英國的時候,喬治五世選擇沉默或者是根據披露的信件來看,喬治五世並不歡迎尼古拉二世到英國來,這是個什麼原因?

我想大家應該記得英國的光榮革命吧,當時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黨找到了去荷蘭要接任荷蘭國王的,當時英國國王的女婿,然後告訴他說你幫我們幹掉現在的國王,然後我們擁戴你做國王,大家雙贏。

後來這個傢伙登上王位,幹掉原先的老國王,這個事情事實上對後來接任英國王位的英國國王來說簡直就是一個心理陰影。日防夜防,家賊難防,當時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黨被打壓的不成樣子,結果愣是被別人給絕地翻盤了,對於喬治五世來說,他面臨的情況更加困難。

此時的英國正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可以說國家實力,國家底蘊被這一次世界大戰給折騰的是不輕,你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指揮者,斤了,這麼長時間的戰爭給人民帶來這麼大的傷亡,人民肯定對你產生懷疑了,這個時候如果有誰上來反對你,輕則像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一樣直接下臺,重則就是尼古拉二世後來的那種情況,最後死無葬身之地。

偏偏這個時候,英國的工黨同情蘇維埃政權,這是一個很蛋疼的情況,尼古拉二世的到來,很有可能會造成另外一個變數,這就是類似於英國光榮革命前夕,當時英國國內的一種政治情況,在群裡和親情面前,當然是權利好使。

並且我們得說英國政府在這其中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如果說喬治五世在親情和權力面前還面臨著一種五五開的局面,就是各佔一半吧,但是最後還是決定不了,想要拋硬幣的時候,英國政府跑出來把這硬幣拿下來說,咱不去救他,讓他自己自生自滅。

英國政府為什麼不同意就尼古拉二世,說到底還是國家外交層面,無論是蘇維埃還是二月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政黨。(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沙皇俄國的這一批政黨無論是誰都是把尼古拉二世作為最大的仇敵,英國政府如果把尼古拉二世接到自己國內那行接出來你就別想跟前蘇聯這個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好,甚至二者之間可能反目成仇,互相爭吵,國家民眾不知道這個情況國家民眾只會把這種事情怪到你英國政府頭上怪你無能英國政府又能怎麼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個時候,尼古拉二世就像一顆災星一樣,哪個國家接受這個人簡直就是觸黴頭。

並且尼古拉二世根本就沒有任何政治作用。也沒有辦法做一顆可以利用的棋子,他的到來只會更加使得當時前蘇聯國內的政治局勢更加團結,這樣的話對英國來講,歐洲的東方崛起了一個強大而且團結的國家,對英國來說是絕對不想見到這種情況誕生的,英國就是實行一種類似於攪屎棍的政策,自己創造了一個這麼強悍的對手幹什麼?

但是事實上,前蘇聯也正是因為後來爆發十月革命,徹底統一了國內局勢,鑄造了一個團結的。前蘇聯國家以後,當時英國才開始著急了,與其這樣,到還不如一開始把尼古拉二世接過來。


漩渦鳴人yy


不是不救,而是救不了。事實上,喬治五世最初不但同意了為尼古拉二世及全家人提供庇護,還啟動了外交和軍事程序,希望將尼古拉二世全家秘密接到英國,但最後卻迫於國際國內形勢,不但放棄了營救計劃,還收回了庇護承諾。

俄國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沙皇亞歷山大三世的長子,他的母親是丹麥公主瑪麗亞·費奧多蘿芙娜,後來他又娶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親外孫女亞歷山德拉為王后。也就是說,他的皇后與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親親的姨表兄妹。

二月革命後,被迫退位的尼古拉二世,曾希望全家到英國定居,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議會,於1917年3月,同意了尼古拉二世的請求。克倫斯基臨時政府,也答應與英國政府合作,承諾於第二年將沙皇全家經日本送往歐洲。

但是二月革命以後的十月革命,徹底改變了這一切。布爾什維克擔心沙皇的存在,會成為保皇黨最大的旗幟,尤其是這些保皇黨,得到了英法等國的支持。於是剛成立的蘇維埃政府,不但不同意放走沙皇,還對其實施更加嚴厲的監視提供更加苛刻的生活條件。鑑於此,英國策劃了一次秘密行動,派遣一支小分隊前往葉卡捷琳娜堡,將沙皇全家經波蘭偷運到德國然後前往英國。

這一情報被契卡獲取,上報列寧,列寧於是取消了放沙皇一家人出境的想法,要求以叛國罪對他們進行公開審判。但是,此時沙皇一家的處置權,已經掌握到契卡手中。契卡不耐煩審判,決定直接處死沙皇全家。與此同時,英國工黨和自由派人士在國內發起了激進的反沙皇運動,加上契卡在英國的間諜扇風點火,如果沙皇出現在英國,可能激發大規模的起義和反抗。因此,喬治五世不得不放棄營救尼古拉二世。

1918年7月16日子夜,沙皇夫婦、他們的4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以及3名僕人一名醫生共11人,被亂槍打死在囚禁他們的大廈地下室,這便是著名的末代沙皇滅門慘案。沙皇全家被焚屍後埋在兩個不為人知的地方,直到1971年才在煤坑中被發現。2008年,俄羅斯最高法院裁定,尼古拉二世全家是當時政治迫害的犧牲品,並重新為其舉行了國葬。俄國當時的最高領導人,英國和丹麥王室的代表,出席了葬禮。


世界真的很大


實際上,在沙皇被囚的最初幾個星期中,英國曾計劃營救尼古拉二世,中間人是大使喬治·布坎南爵士。 英國為什麼要救沙皇?第一個原因是英國當時與俄國都屬於協約國,一國有難,另一國理應伸手相助。第二個原因則是私人因素,因為英王喬治五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是表兄弟,英王他媽和沙皇他媽是如假包換的親姐妹。

不信,請看照片:

左邊這個大鬍子,和右邊那個大鬍子,他們誰是誰?你能搞得清楚嗎?事實上他們就是英王喬治五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

若是換成同一服色呢?譬如這樣:

好吧!我想你已經頭暈了,當然左邊是喬治,右邊的是尼古拉。

如果尼古拉來到倫敦,易服假冒喬治,喬治該怎麼辦?

呵呵!當然這個完全不可能。

事實上,雖然長得很像,兩人的地位和處事風格實在很不一樣。喬治是一個立憲君主,他懂得必須要跟全體英國國民站在一起,當英德關係緊張之際,他甚至為了取得國民支持,主動放棄了自己原來的德國姓氏。

而尼古拉則是一個專制君主,他手裡的權力很大,他幾乎不跟自己的人民接觸,更別提同命運共呼吸,他甚至還猜忌那些能力出眾的大臣(和中國古代的君主一樣),他的統治很腐敗(也一樣)。(沙皇一家被槍殺場面圖)

因為這些緣故,喬治五世不得不考慮自己的決策是否合理?尼古拉來到英國,會不會引發英國工人起義?

而且,當時的俄國政府,還沒有退出戰爭,他們依舊是英國的盟友。如果英國出手,是否意味著將俄國推到德國這一邊?

所以最終,喬治五世撤回了他的邀請。

而此時的俄國政府,雖然將沙皇逮捕,但無意加害,甚至有意把沙皇送到英國來避難,沒想到喬治五世卻退縮了,於是便轉移去西伯利亞。

再往後,俄國又發生了十月革命,臨時政府倒臺了,1918年7月的某個凌晨或是深夜,尼古拉二世一家便被從床上揪起來趕到地下室,用機槍一頓掃射,再澆上硫酸和汽油銷燬。那時節,尼古拉二世已經50歲,他的妻子46歲,有一個14歲的兒子,四個女兒,分別是23歲、21歲、19歲和17歲,但沒有一個得到寬恕。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傳統。所有西方王權國家都有傳統,不對已經下臺流亡者宰盡殺絕,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大家本來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幾百年前肯定是一家,三十年河西也許輪到自家。所以英王判斷就是不收留沙皇他們也問題不大,最少他們的生命權沒問題,而接受他們可能有一系列麻煩。沒想到布爾什維克不按常理出牌,就突突了。後來英王后悔了,但人頭落地沒有用了。


亢龍有悔44


國家利益優先於手足親情,雖然喬治五世、尼古拉二世是親表兄弟,長相難以置信的很像,像到什麼程度?

參考下圖。

但尼古拉二世倒臺後,喬治五世考慮到營救尼古拉可能導致英國國內工人揭竿而起,就將營救計劃擱置了。

還有一種說法:尼古拉二世對國內革命形勢判斷失誤,抱有幻想,主動拒絕英國方面的避難邀請。


西南館


如果瞭解喬治五世這個人,就會知道:他和他父親一樣,是維多利亞女皇最不喜歡的人。頑劣、不講信用是他的天性。他們父子從來就不是個紳士。當然了,縱觀英國曆史和皇室一直也是這樣:卑劣、無恥、狡詐,充滿血腥。既有皮克特人的殘忍,也有薩克遜人的陰險,同時:維京人的豪氣、凱爾特人的淳樸,反倒一點也沒有繼承。英國人(特指英格蘭人)是歐洲公認的怪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