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收購的財團急於變現 巨人網絡305億巨額收購又捲土重來

沉寂近兩年後,巨人網絡(002558.SZ)收購以色列創新互聯網公司Playtika的交易又有了新的進展。

7月30日,巨人網絡公告,擬向重慶撥萃、泛海資本、上海鴻長、上海瓴逸、上海瓴熠、重慶傑資、弘毅創領、新華聯控股、四川國鵬、廣東俊特、宏景國盛、昆明金潤及上海併購基金13名交易對方非公開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Alpha全部A類普通股。Alpha旗下主要資產即以色列遊戲公司Playtika。

本次交易對價由巨人網絡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支付,其中交易對價的83.6%,共計255.04億元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交易對價的16.4%,共計50億元以現金方式支付。合計對價金額達到305億元。

受該則公告影響,巨人網絡股價應聲大漲。自7月30日以來,巨人網絡股價漲幅超過25%,8月1日當日更是以漲停報收。截至8月1日收盤,巨人網絡報收23元/股,總市值466億元。

這筆交易最早要追溯到2016年,跨度時間之長已經超出了想象。

2016年10月,當時還是世紀遊輪的巨人網絡就已拋出305億元收購Alpha的交易。當時由於金額巨大引起了多方關注。

當時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關聯交易、鉅額資金以及資金出海。

關聯交易方面,巨人網絡是通過收購Alpha,從而收購Playtika。而在此之前,泛海資本、弘毅創領、新華聯控股等財團已經合資購入了Playtika的股權,財團中不少出資方是巨人網絡的關聯方。因此這筆交易構成關聯交易。

資深併購行業分析師告訴界面新聞,之所以選擇成立財團去收購標的而並非上市公司直接收購,主要是為了保護上市公司。一旦發生上市公司直接要約收購的情況,就會涉及停牌以及董事會決議等情況發生,而這類事項往往帶有嚴重的不確定性,將直接影響公司股價。如果以財團的形式去收購,將在一定程度上節約收購成本。

“此外這樣做的結果,將使得收購溢價變得合理,而中國財團也將通過股價上漲的形式獲得豐厚的回報。”該位分析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交易金額方面,2016年10月拋出的收購預案,作價就已達到305億元,兩年過去估值並未變化。但是不可否認,這一交易規模已經超過了2015年11月公佈的130億借殼上市的資產規模。上市還未滿一年就籌劃了更宏大的收購方案,這讓投資者對於巨人網絡上市的目的充滿了懷疑。

這筆交易涉及資金出海,更是加劇了巨人網絡收購的難易度。

2016年下半年,監管層對於資金出海收購輕資產類項目作出了不少限制,其中對於出海收購遊戲等更是相當敏感。相比巨人網絡對於Playtika相當自信,才願意冒如此大的風險將資產注入上市公司。

7月公佈的交易預案,進一步還原了收購標的Playtika的業績原貌。

2015年-2018年第一季度,Alpha營業收入分別為45.47億元、62.28億元、77.10億元、21.72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為10.67億元、14.43億元、20.10億元、4.42億元。其中,2015年-2017年度營業收入分別較上年增長37.46%、36.98%和23.80%。但2018年1-3月Alpha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略有下降,主要原因系Playtika於2018年第一季度通過DS and DE Lab Ltd.開展了對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性投資,招募了眾多以色列頂尖的人工智能領域科研人員,需支付一次性招募費用,對2018年1-3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金額約13,937萬元,該項投資對公司的短期經營業績有所影響。

Playtika的業績相當出色。根據2016年的收購預案,當初承諾標的公司2016年度、2017年度和2018年度收益法評估中,預計實現的合併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2億、19.9億及24.1億,2016年和2017年Playtika均成功完成業績對賭。

當然,兩份交易預案也有些許差異。具體來看,交易對價以及交易對象均未改變,只是Playtika的評估值有所變化。截至2016年6月30日,Alpha 100%股權的評估值為306.5億元。截至2017年12月31日,Alpha評估值為324億元。不難發現,最新交易預案中,Playtika已折價出售。

“可能是顧及到資金成本的問題。”上述分析師對界面新聞表示。“財團收購資產前期都會進行資金拆借。兩年過去,財團方面都會有資金壓力,所以才會以之前的收購對價再次進行收購。但由於Playtika的經營相當優異,因此造成了折價出售的情況。”

巨人網絡在二級市場上的表現表達了投資者對於這筆交易的看好。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收購進展相當緩慢。巨人網絡的這次收購,能成功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