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罗斯福新政时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温儿儿


要想搞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美国大萧条的起因。

美国的大萧条有一个城市的兴衰可以标志性的反应这一过程----汽车之城底特律。


进入19世纪,美国经济曾长迅速,国民收入增加。政府开始着重发展汽车和机电行业,汽车成为了美国的标志,汽车梦便是19世纪的美国梦(就像我们的房地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汽车行业的发展,一个是企业信贷优惠政策,第二是民间汽车消费信贷政策。

这时候美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浮躁的现象,所有人贷款买车(没车的出门没面子,找不到媳妇)。贷款买车便没多余的能力进行其他消费,这种情况下其他行业便已经出现颓势,可以说汽车行业开始压垮其他产业。巨大的市场需求造就了汽车行业的巨大利润,此时以福特汽车为标杆的大大小小汽车行业开始投资运营,传统行业向汽车行业转行,热钱流向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成为了美国的支柱产业,此时虽然其他产业的产品开始销售下滑,但社会经济在汽车引擎下增长还算迅速,人民不至于吃不起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1920年,汽车之城底特律闻名于世。

到了1930年,美国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两辆汽车,社会需求饱和,出口那时候微乎其微,所以汽车行业开始进入寒冬。车卖不出去,车企倒闭,工人大量下岗。工人没有了经济来源,而且由于买车背负了大量外债,在也没有能力消费,所有企业出现大批倒闭潮,大萧条正式开始。

这时候的底特律也盛名不在,跑路企业、银行坏帐、失业工人遍地都是,满目疮痍。

这时候就说到倒奶的的问题了,由于老百姓没钱消费,牛奶由10美元每桶(打比方)降到6美元,又降到4美元。可是还是卖不出去。最后降到2美元还是卖不出去。此时的销售费用已经都不够支付一桶牛奶的运输和销售费用,每卖一桶就要赔更多的钱,所以农场为了止损只能把牛奶倒掉。

PS:这个时期,农场主的亲朋好友甚至周围邻居,如果愿意的话都是可以免费去喝奶的,并不是说他们黑心宁愿倒掉不给别人。


寿光小刘


美国1929年倒牛奶的事,目前我正在做。你们可以骂我,但我还是要告诉您真相,因为我就是拥有194头奶牛的养殖大户。

虽然我是学经济学的,也有自己的公司,但个人敌不过市场。 2005年,我出资96万元购买了80头奶牛,奶牛每头1.2万元,加上伺料和厂房和设备,总投资170万元。规模在当地不算小,也与本省几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签订的销售合同,之后将规模扩大,奶牛达到210头。

众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全国的乳制品企业都受到波及,我这个公司也不例外。因为成品乳制品企业销量下滑,我们的鲜奶供应合同只能兑现80%,也就是说还有20%的鲜奶必须自己消费或另找销路。没办法,只有增加人员销售鲜奶,但市场疲软、陌生人不信任,销量非常有限。奶制品保鲜成本很高,稍有不慎或停电就会变质,这时候你白送人也没人要。结果就是倒掉。

现在奶牛每头六千也不好处理,牠每天吃的伺料不能减少,有些撑不住的只能杀点奶牛卖肉。我是资本家吗?投资成本还没收回。银行每月催贷款,我也不能赖账不还。想上奶粉制品,上面不批也贷不到款。我们可是社会主义国家,扔棉花的事没见过,倒牛奶却天天在干。

有人说资本主义国家如何的丑恶和残忍,可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在还有这现象吗?以前养猪也没少赔钱,有人鼓励你养,却从来不管是否卖得出去、价格怎么样。我们自费请电视台录像,看着壮观的没出栏的猪,成绩是领导的,亏本是我们自己的。

如果能赚钱的行业向所有人开放,就不会都挤到不赚钱的行业,也就不会有压低成本的恶性竞争。那么,也就不会每年销毁无数的假冒伪劣商品。


梅奥医邦诊所


这个事情发生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于经济萧条,导致老百姓失业严重,没有财力购买商品,作为资本家之前的生产能力仍然存在,这样就形成了持续过剩的生产能力与老百姓不断下降的购买力之间的矛盾,这就是经济危机的根源。

既然资本家的牛奶卖不出去,免费赠送给老百姓不也可以吗?但这是两个维度的问题,商业社会尊重的契约文化,商业买卖这是最基本的原则,如果免费赠送,一方面这是政府的职能、二是如此下去就破坏了商业社会的公平买卖原则,所以资本家宁可浪费也不会采取违背商业原则的事情,所以导致了所谓的“人为供给侧改革”,倒掉牛奶实际上就是减少供给、匹配缩小的市场需求,目的是调整失衡的供求关系,维系经济交换的基本原则。

资本主义社会不会讲究太多的慈善和义务,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如果只是利人不利己的事情,资本家是不会接受的,因为违背了他的信仰和理念,违背了资本收益的原则,所以就不会出现免费赠送食品的行为。


王红英金融期货


西餐厅是从来不允许工作人员将当天剩下的食材带回家的,必须扔掉。为什么呢?这不是浪费吗?其实餐厅这样做正是为了减少浪费。因为如果允许员工将剩下的食材待会家的话,难免会有厨师为了晚上能多带一点回去,早上就故意多买一点食材,那对于餐厅来说,损失只会增加。

还有,大家如果见过火车上卖特产或者卖盒饭的行为的话,会发现一个现象,比如一份盒饭,最开始是卖15元的,然后跑两趟之后就变成10块钱一盒了,在转两圈,快要收摊的时候就卖8块钱一盒了,那如果有心的人,就会专门等着,等降价了再买。这其实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经验。

那说到商家把过剩的牛奶和棉花倒掉扔掉,而不免费发给穷人,其实也不是特别难理解。商业时代,我们无法各取所需,而是要遵循商业运行规则。那作为商家,他们之所以买棉花,买牛奶,肯定是为了售卖,而且是要高于采购价格售卖,这样他才有做这件事情的动力和意义嘛。那如果他的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会亏本,亏多少呢?买牛奶和棉花的钱肯定是亏进去了,虽然换成了实物,但是如果无法销售的话,牛奶和棉花根本没用,存着还得花库存的钱,所以,不如处理掉。那其实,如果是在当前的情况下的话,怎么处理对商家是没有区别的,不管是扔掉还是给穷人,已经沉淀的成本是回不来的。但是,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商家之后的运营,以及整个商业的运转是会有不同的意义的。如果免费发给穷人的话,一方面,穷人本来要花钱买的东西,因为买不起反而免费得到了,那他们肯定以后也不买,等着发,长此以往,商家肯定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的,最后就会导致,大家都没有牛奶喝,没有棉花用,甚至没有衣服穿;另一方面呢,因为会免费得到东西,那为什么还要劳动赚钱呢?没人劳动的话,社会无法运转,连牛奶都没人去挤了,大家就只能坐着喝西北风了。


一切正在发生


悟空啊,为师的来啦!首先,这个问题混淆了企业的属性与政府的属性。对于企业而言,利润最大化是其毕生追求的目标,尤其是罗斯福新政时期,资本家是没有义务考虑穷人的死活的,为了改变企业产品过剩的情况,他们把牛奶倒掉,把棉花扔掉,就可以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平衡,就能重新找到保证合理利润的均衡点,但免费给了穷人是没办法找到这个均衡点的。

要知道,罗斯福新政的要点之一就是复星工业。

对于罗斯福而言,他可能希望企业能把这些东西免费给穷人,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可以为他赢得国民的支持,甚至可以赢得连任总统,但这些不符合企业家的利益,而他作为总统又不能干涉企业正常经营行为。

这一现象也是被教科书反复批驳的地方,说资本主义就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资本家和工人之间没有丝毫温情可言。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部分克服了这些弊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开始了滴灌式扶贫,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纷纷参与到这场扶贫攻坚战中来。

罗斯福之后的美国企业,也在持续进行调整,现在可以看到的结果就是,比尔盖茨是大慈善家,巴菲特是大慈善家,美国成立了很多慈善基金会,所有这些都是对100年前体制弊病的有效矫正。这也应了一句话,企业做大了就应该是属于全社会的。


富凯财经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词,供求关系。当供给大过了需求,那么价格一定会下降。当经济危机到来,没有那么大的需求的时候,只能够控制供给来确保市场价格。所以,资本家宁可将牛奶,倒进下水道,将棉花铺进公路,也不能用来接济穷人。



这样做的人,罗斯福时代的企业家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早在17世纪,就发生过很奇怪的一个现象,当时在荷兰,郁金香是非常昂贵的商品。但是,却有一些贵族雇佣士兵,将一整片花田的郁金香全部踩死,只留下他手上的一株。这样,他手上的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孤品”。



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也有相似的场景。原本有三块价格昂贵的玉玦,商人会故意摔碎两块,只剩下那最后一块,成为独一无二的玉玦,卖出的价格比原来的三块加在一起都更高。小说里说,这个商人利欲熏心,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尊重了市场规律。



那么罗斯福时代的穷人怎么办呢?资本家的牛奶不能救济给他们,他们就该饿死吗?并不是这样的。罗斯福时代有一个政策,才避免这个情况,叫作以工代赈。 既然工人们失业,是因为工厂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那么就由政府来创造工作岗位,政府新建水坝,新建铁路,建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来提供工作机会,穷人们通过参与政府工程,获得了收入,而他们的工资可以用来进行消费,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转效率。




另一个问题是,资本家生产了过剩的牛奶,那么还是要有人来购买的,谁来买呢?有慈善机构来买。那慈善机构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是由有钱人捐赠的,有钱人向慈善机构捐赠,获得了捐赠证明,可以减免同等价款的税。 在这个意义上,政府虽然没有出钱来为穷人购买牛奶和棉花,但通过减税的方法,实际上鼓励慈善家和慈善机构这样做。从整个社会的效果上看,比起资本家直接拿那些卖不出去的牛奶和棉花救济给穷人,效果好的多。


林海


这也是资本社会残酷的一方面,当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时候,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攻击一旦超过了需求,就会变成买方市场,定价权就在消费者的手里,因为消费者可以找到更多低价的货源,所以厂商不得不降低价格出售产品利润被不断的压榨。这样企业的效益就会不断降低,最终导致没有钱给工人发放工资,面临破产,造成更大的恶形循环。所以只有减少不给才能够满足需求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有很多产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现象,因为机器代替了人工,产能有着更大幅度的提升,产能过剩就导致价格下跌利润下滑。

想要改变这样的困局,只有在提升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才能够将产品卖出比较好的价格。高的价格是最好的品质的体现,因为所有高价的产品的售卖都会比低价产品的售卖要更加复杂和困难,一旦将产品卖出高价,必然会面临着客群减少的问题,但是高价产品才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因为有了高价产品才有更高的利润,这些利润能够用来企业研发后续产品。所以很多低价的产品企业在售卖的时候,虽然利润降到非常低,可是对于后来的研发,支持力度不够,最终企业也会走向下坡路。

所以在罗斯福新政时期,商家企业愿意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会发放给穷人,这是社会的一个基本运行秩序,如果人人都可以免费或者低价拥有,对于商业的打击是非常巨大的。大家会对这些产品有着固有的认知,定价策略就难以提高。


变革家


事实上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的现象最早发生在罗斯福新政之前的大萧条时代,这么做的目的是解决物资过剩问题——当市场上的物资供应供过于求时就意味着物资价格的下降,这时销毁部分过剩物资而使价格回升。如果把产品免费分发给穷人,吃饱后的穷人还需要企业的产品物资吗?那么企业的利润从何而来呢?美国是一个奉行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这意味着即使是美国总统也无权干涉企业的日常经营,对企业主而言最优先考虑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润,所以他们宁愿把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费分发给穷人。

然而恰恰也正是罗斯福新政标志着美国由自由放任的经济体系向国家干涉的国家资本主义体系过渡——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在罗斯福新政之前的美国和欧洲所有政府都只扮演着市场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国家只保证市场的自由竞争,至于每个人参与市场竞争的结果是不会管的。罗斯福新政后美国政府明确了一个基本理念:人民享有免于贫困匮乏的自由,也就是说保证不饿死人成为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具体的解决之道是:以工代赈——让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强购买能力,刺激经济复苏。同时一些公共项目也得到了发展。这要比单纯把牛奶、粮食、棉花免费送给人民好的多。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政府的职能是保证国家不受外来侵略和恐怖活动的袭击,为人民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与此同时保证人们至少满足最低生活水平,至于人们所希望获得的幸福生活则必须依靠自己的奋斗努力,如果由政府来包办一切无异于用社会公共资源养活一群闲人懒人。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这是角度的问题,从穷人的角度就肯定是认定这是资本的原罪:资本家占有大量的优势资源,主导着商业社会和制定交易的规矩,宁愿把这些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给穷人分发,这简直就是犯罪,这是所有穷人的观点。然而,当我们把角度放在整个商业社会的发展、经济发展规律时我们就应该明白,这种做法也有其“合理的逻辑”。


罗斯福新政时,工业化发展,生产大量的过剩,而这且过剩的生产不仅占有生产企业、资本家的庞大成本,而且商业社会和经济网都是相通相联的,一旦这些生产企业大规模的出现危机,必将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化事件,经济一出事就是大事,比如把这些过剩的产品给穷人,那么,这些生产企业将无法获得新的消费机会,没有新的消费就更加速了危机,还有一点,商业商品一旦把价值拉低,再想拉上来就是很难的,因为全体民众都认为:这东西不值钱,这更是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二者之者选其重,经济问题是大问题,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能轻易解决的,会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里最可怕的可能是国外的资本入侵,一旦出现国外资本的野蛮侵夺,最终倒霉的还是穷人。


我们看问题要多个角度,其实我们学习提升自己意识这本身就是痛苦的,因为当你看得越来越清时,你就给人一种越来越冷酷越无情的感觉,我上学时也是愤青,总是以为自己的爱某来行使,还记得当年哈某上校的爱国事件,其实现在我们回头看看,很多时是我们的思维不够全面,从今天这个问题上看,我想很多人都会骂‘为富不仁’,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事实是:这个社会为富才仁,为富才可能仁;为穷才不仁,因为为穷没办法仁。



过剩的牛奶和面包的问题一直是我们质疑某资本的常见案例,但是我们只要明白经济和商业社会的本质和逻辑时就会更加客观,比如这次的我们中美贸易事件,我们无需了解,但只是应该明白:经济的事不光是你一个区域的事,所以,当你站在全局和全球的角度讲,过剩的牛奶和面包、棉花就必须丢掉,这是在当时的唯一可能正确的选择,虽然很被质疑,但在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


互联网创业投资不懂营销怎么办?关注这里,每天都有新内容、新方法:真实案例、边学边干,更多原创回答,请关注孙洪鹤。


孙洪鹤


这样类似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碰到,例如经常在电视上报道某个种植户几分钱的大白菜没人买,最后全部烂在地里;一毛两毛的西瓜没人来收,也是烂在地里当肥料。。。罗斯福新政时期将过剩的牛奶、棉花扔掉跟这个有些类似,都是因为供过于求造成的(当然菜农可能是销路不畅造成的),所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过于求,市场过分饱和,扔掉是为了保住现有的市场和价格体系:

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产能过剩,导致很多商品供过于求,而如果将这些过剩的商品分给哪些穷人,则会间接地导致潜在的目标客户减少,使原本不足的市场变得更小,而且一旦将这些过剩的商品免费分发出去,势必会影响现有的价格体系,使本来不好卖的市场更加难做。所以,哪些商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愿倒掉也不发给穷人!

二、从成本控制来说,免费发放会产生额外的生产成本:

即便是有些有良知的商家愿意将这些过剩的商品发给穷人,他也得考虑一些由此产生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等等,再就是同行其他商家的反对,所以,对于商家来说,最经济最省事的做法就是扔掉!

三、当时的阶层对立比较严重,jie级矛盾恶化:

在经济危机发生前夕,社会阶层对立比较严重,zi本家和工人的关系非常紧张,所以,从感情的角度来说,那些zi本家也不可能把自己过剩的商品免费分发给穷人!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