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與算法技術待突破丨十年後能否無人駕駛就看這兩點

  在《中國製造2025》明確將無人駕駛作為汽車產業未來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後,智能汽車的發展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矚目。隨後《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等系列政策的落地,智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是汽車發展主流趨勢已成為大眾的共識,但智能汽車未來如何發展,存在哪些難題,這需要行業內人士去了解和思考。

傳感器與算法技術待突破丨十年後能否無人駕駛就看這兩點

擁堵反造智能駕駛的進步

 在日前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廣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峰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對智能汽車的下一個十年趨勢作出預測。

 楊學桐表示,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年汽車銷售量將達到3500萬輛,汽車保有量將超過3.6億輛。屆時城市交通擁堵情況將會變得更加嚴重,城市內的市民出行,平均耗時達30分鐘以上,這對汽車駕乘的便捷性和駕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智能化交通系統和智能駕駛汽車的推廣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傳感器與算法技術待突破丨十年後能否無人駕駛就看這兩點

 再加上對環保核對駕駛安全的要求,汽車發展將會迎來變革,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輕量化將會成為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

 楊學桐表示,全球汽車行業已經入智能網聯汽車實用化競爭的階段,汽車產品將加快向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我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的環境也正在形成,但行業仍面臨著頂層設計不足、核心技術缺失等問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除了協同創新之外,還應該標準先行”楊學桐說道,智能汽車的相關標準政策仍在逐步完善之中,這些標準的形成對智能汽車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結合電動化才能更智能化

 廣汽集團汽車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祁宏鍾對智聯網汽車的發展趨勢預測則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相結合,他認為,智能網汽車發展將主要分為三分階段,包括DA(輔助駕駛)、PA(部分自動駕駛)、CA(有條件自動駕駛)。

 在這三個階段中,DA時,傳統燃油汽車與電動汽車在產品技術上差別不大;PA時,純電動汽車與智能化結合的優勢開始顯現,但未能形成核心優勢;到CA時,純電動汽車與智能化技術的結合優勢突顯,CA的產品核心功能上需要建立在純電動化的基礎上。因此,廣汽集團正致力於研製下一代的電動化智能汽車,把電動化和智能網聯網相結合。

 祁宏鐘錶示,目前中國的智能汽車產品技術水平正越來越先進,但與國外相比還是存在個別方面的差距,“主要是傳感器,我們的這一設備比較落後,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好的傳感器,智能駕駛將無從談起,所以祁宏鍾認為國內車企應著力突破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桎梏。

傳感器與算法技術待突破丨十年後能否無人駕駛就看這兩點

算法技術將成為行業關鍵

 除了傳感器,算法也是智能汽車的核心技術之一。景馳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陳雲峰接受@新浪南方能源頻道 採訪時表示,當智能汽車達到L4級別時,傳感器的技術差距已經不大,更多的是比拼算法技術。

  他表示,因為國內智能汽車行業起步較晚,所以相比美歐等發達地區,我國的智能汽車在包括傳感器在內的硬件、軟件方面都有所差距,整體差1—2年。

 陳雲峰坦言,國內智能汽車行業要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算法技術的進步必不可少,這需要企業多采集數據,獲得更多的場景和路況情況,以幫助算法的不斷優化。此外,國內在智能駕駛的人才儲備較少,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參與其中,才能幫助技術突破、行業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