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昨天,一個號稱270億規模的私募,跑路了…

01

私募基金是力哥平時幾乎從不涉及的理財領域,因為單筆最低門檻100萬,要求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

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

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和咱普通老百姓關係實在有點遠……

所以這事本來力哥不想說的,但說巧不巧,昨天下午,力哥正巧去浦東商城路辦事,辦到一半,工作群裡就炸了:

“力哥,你現在是不是就在張楊路八佰伴附近啊,那邊的上海銀行出事了,快去看看啊!”

因為很近,跑去看了下。

我勒個去,銀行裡面都是穿藍色制服的常規保安三步一崗,門口站著一排穿綠色迷彩服的緊急調派來維持秩序的保安,外圍是警車和武警……

看,就是這條截圖,昨天在網上傳瘋了——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P2P最近天雷滾滾,持續發酵,鬧得人心惶惶,樓上這位頸部以上被截掉的藍衣美眉,是嫌恐慌情緒還不夠大,要把銀行也拖下水嗎?

雖然上海銀行第一時間已出面闢謠,並向警方報案,但這年頭,官方闢謠老百姓都是反著聽的,所以力哥還是想來普知一下,幫大家理解這個“謠”闢得有木有道理。

02

首先,什麼是“理財產品”?

在力哥的理解中,理財就是理生活,連職場、創業、人生規劃都和理財能沾上邊,更不要說股票、債券、基金、黃金、P2P、房產這些實打實的理財範疇內的投資了,在我眼裡,都是一種理財產品。

但大部分沒有接受過系統理財教育的普通老百姓眼裡,房子是住的,車子是開的,股市是賭場,黃金是臭美用的……他們眼中的“理財產品”特指在銀行買的保本保息的“銀行理財產品”。

雖然從法律上說,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也已不再保本保息

,但一般人還是認準這個死理:我在銀行櫃檯買的理財,就一定得是100%安全的,如果連國家開的銀行都不可信,那我們還能相信誰?你們銀行不就和網上那些騙子P2P一樣了嗎?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嗯,沒錯,很多人意識形態裡,銀行還都是“國家”開的,很多不懂也不碰P2P的人,下意識覺得所有P2P都是騙子……

然而上面截圖裡用了“理財基金”四個字,這“理財基金”又是什麼鬼?

呃……嚴格意義上說,世界上不存在“理財基金”這個東西。

銀行自家發行的理財,都叫“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代銷的基金,分成公募和私募。

以投資方向和風險等級來劃分,公募基金分成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和貨幣型四大類,進一步細分的特種基金就有很多了,力哥在《手把手教你玩轉基金》這本書裡有詳細說明。

其中唯一和“理財基金”四個字能沾上一點點邊的,是介於債基和貨基之間的創新型基金——“短期理財基金”。

這類基金原來叫短債基金,流動性接近貨基,收益率略高於貨基,後來就都轉型成短期理財基金,期限固定,和短期的銀行理財產品差不多,沒啥亮點。

但這次跑路的可是私募基金,和“理財基金”半點邊挨不上。

那藍衣美眉為啥要編造謠言呢?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因為藍衣美眉自己買的私募跑路了,但私募這貨太小眾,而且都是富人專利,絕大部分吃瓜群眾無痛感,但把它和門檻5萬且過去8年100%沒出現過壞賬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混淆,就能引起社會恐慌,從而引發高層關注。

人治國家,老百姓骨子裡還是相信“青天大老爺為民做主啊”這套邏輯,覺得只有把事鬧大,驚動D中央,才能更快更好解決問題……

在其他領域,這個套路或許還管點用,但在投資領域,基本沒用,泛亞,e租寶,等等……

03

那“私募基金”又是什麼呢?

簡單說,公募基金是可以公開發行,可以線上銷售,允許到處打廣告的,門檻最低1分錢,管理相對更嚴格的一種投資基金形式。

私募基金則是隻能私下發行,必須線下銷售,不許公開打廣告的,門檻最低100萬,管理相對更寬鬆的一種投資基金形式。

但力哥覺得,私募和公募相比,真正最大的區別,在於“非標”

所謂標準化資產,是指在銀行間體系或證交所體系內交易的資產,這兩個體系裡的投資和資金流轉受到銀保監會嚴格監管,在這兩個體系內打轉的資金,存在虧損可能,比如你買的股票跌了,你買的債券違約了,但不存在老闆攜款跑路的可能。

我們時而聽到新聞說,銀行工作人員私刻“蘿蔔章”偽造虛假理財產品(飛單),隨後跑路。這錢就是轉移到銀行可監管的體系外,不管是被私人老闆拿去炒股炒樓炒幣,還是跑去澳門花天酒地輸得精光,都完全無法被監控,也很難被追回。

所謂的非標資產,從資金監控角度看,和“蘿蔔章”沒有本質區別,都很難監控。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最主要的非標資產形式,就是信託私募

當然,現在還要加上P2P。

04

既然是私募跑路了,為啥這鍋要上海銀行背呢?

我們還得從頭捋一捋事件的來龍去脈。

這年頭P2P跑路早就爛大街了,但這麼大規模的私募跑路,還真稀奇,很多人納悶:這是咋做到的呢?

這就得再細說私募基金分類了。

私募最主要分兩大類,一類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類叫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雖然只要持牌合規在證監會備案,這兩類基金都可以發行,但前者只能投資證交所體系內的標準化資產。

說白了,就是高配股民,可以用期貨期權等各種工具,玩比較高大上的複雜投資策略(長短倉、市場中性、套利等等),但不管怎麼玩,這錢都在股市裡,銀行作為託管方,能對資金100%監管,就算你路子再野,也只是high到爆倉而已,沒辦法把錢提出來跑路。

所以,徐翔、王亞偉這些所謂私募大佬,玩的就是這個。

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又叫PE,投資的是未上市的公司股權或債權,未上市公司的操作空間就大得多,銀行託管賬戶只是在基金募集時臨時放錢的地方,成立後,基金要你把多少錢打到哪個公司賬戶,一般就直接打過去了,監管流於形式。

這次跑路的是規模龐大的“阜興系”,實際控制人朱一棟。

阜興帝國的錢主要是通過3個私募基金平臺籌來的:意隆財富、西尚投資、鬱泰投資,共發行150多隻私募,其中多數都屬於後面這類,這就給了朱一棟非常大的操作空間。

話說阜興集團業務龐大,盤根錯節,雖然這些私募從程序上看都是合規操作,但這錢實際上最終都投向了自家公司或關聯公司。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用P2P雷潮中最令人膽顫心驚的兩個字來形容,那就是“自融”

沒錯,把投資者的錢都放到自己口袋裡打混賬,鬼知道賬面上給你看的那個投資項目背後到底是啥,理論上說,人家只要有心,隨時可以攜款跑路……

上個月唐小僧暴雷推倒骨牌後,再加上股市暴跌(據說拿錢炒股爆倉),導致意隆財富暴雷,朱一棟也跑了。

朱一棟失聯後,中國基金業協會在7月13日發佈了一則公告,但看得力哥差點一口老血吐出來——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最後那句話太逗了,人家老闆都跑路了,你還讓人家儘快回崗,如果人家要保護投資者權益,還會跑嗎?

這就像你女票帶著你的存摺跟一個小白臉跑了,你跑網上發個《告女友書》,說我那麼愛你,你怎麼忍心拋棄我呢?趕快回來和我重修於好吧……

行業協會的公告就像個笑話,根本於事無補,那報案有用嗎?

可惜,據說警方認為意隆財富是持牌正規機構,老闆只是暫時失聯,還不能定性為集資詐騙,所以還沒正式立案。

百般無奈,總得找個背鍋的吧,於是就想到去找託管銀行要說法。

一查,發現阜興系私募多半是上海銀行託管的,所以目標鎖定上海張楊路……

力哥也順手在私募基金業協會查了查,發現的確如此——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託管託管,託付管理,你沒把錢管好,讓人家跑了,你得給我個說法吧?

05

那作為託管行,這鍋是不是就得自己扛下來呢?

很可惜,無論是目前《基金法》的規定,還是證監會、基金業協會發布的相關文件,亦或是今年4月出臺的“資管新規”中提出的“打破資管行業剛性兌付”的要求,都不支持這種訴求。

其中法律效應最高的《基金法》第36條第一款指出,基金託管人應當履行“安全保管基金財產”的職責。

但是《基金法》第2條又指出,本法只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公開或者非公開募集資金設立證券投資基金”。

注意,必須是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公募基金或者是私募基金中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換句話說,託管託管,託付管理,你沒把錢管好,的確有責任,但私募股權除外。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所以在公募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中,銀行作為第三方對資金進行託管,的確能起到至關重要的防火牆作用。基金操盤手發出操作指令,所有資金運作全部由銀行完成, 做到投資操作和資金運作完全隔離。

但在私募股權基金中,所謂的託管,除了滿足合規要求,白白給銀行多賺一道託管費,真沒什麼卵用。

再說句露骨點的,銀行說我一年就賺你0.01%託管費,你丫還要我兜底,腦子抽風了吧?

當然,不同銀行,內部風控管理水平不同,對私募的資金去向審核要求也不同。

有些小銀行,點收的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基本沒怎麼審核,要我咋弄就咋弄;有些比較負責的,還會仔細審一下,覺得沒貓膩再把錢打出去。

但不管嚴不嚴,要是真遇到朱一棟這種財技高手,都沒卵用。

從某種角度看,公募基金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託管,才是真託管。

私募股權的託管,可能比P2P的存管都不如。

06

現在不少已經上了存管的P2P也雷了,道理和這個私募巨雷一樣,非標資產,存管行不可能像對公募基金管的那麼嚴。

但那些P2P平臺當初可是把上線存管作為平臺實力和安全保障的重大背書而喜大普奔,到處宣傳的啊,弄得很多小白以為只要上了存管,平臺就安全了,以後就算有啥岔子,也有銀行兜底……

嗯,太天真了。

剛剛,270億私募跑路,銀行遭圍攻,真相居然是……

力哥常說,別考驗人性,人性往往經不住誘惑。

尤其是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在巨大利益面前,還能堅定信仰,毫不動搖的,真心沒幾個。

今天聽來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但是當年,連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也都出現過跑路。

所以用制度牢籠遏制人心之惡,用嚴刑峻法恐嚇作惡的膽魄,要比不痛不癢地呼喚商人要“流著道德的血液”,管用得多。

前兩年有個段子:富豪死於信託、中產死於非標理財、屌絲死於P2P,總有一款適合你。

現在有了新版本:胎兒華大,嬰兒長生,幼兒三鹿,少年紅黃藍,青年現金貸,中年P2P,老年鴻茅藥酒,總有一款特供等著你。

你說媽蛋,沒法混下去了,老子要趕快攢夠錢,全家移民!

但賺錢不易,為了儘快移民,你可能也會昧著良心幹起傷天害理的事。

當你終於攢夠了錢,交給移民中介之後,可能又一個大坑等著你……

今天說了這麼多,歸根到底一句話:

咱老百姓理財不容易,在天朝理財更不容易,出手前,務必擦亮眼睛,看懂了再下手。

因為無論P2P、私募還是信託,股票亦或房產,還是更高大上的海外投資,在天朝,想騙你的人,早就從張楊路一路排到南京路,一眼望不到頭。

如果怎麼也看不懂,那就不要碰,被通脹侵蝕,慢性自殺,也比血本無歸,自尋死路強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