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操纵的?美国你太幼稚了!

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操纵的?美国你太幼稚了!

近期,美国方面指责中国在美中贸易战中操纵人民币汇率,并表示正密切关注人民币走向,以寻找是否存在操控的迹象。“中国汇率操纵论”是美方老掉牙的理由,但明显缺乏客观根据,不符合逻辑,更有悖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指出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有贬有升,双向浮动,中方无意通过货币竞争性贬值刺激出口。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定义,“汇率操纵”是指一国利用对本国汇率的长期、大量、单方向干预,导致汇率对本国贸易有利,从而在贸易中获取非正当利益的行为。当下,我国没有操纵汇率刺激出口的动机和必要。一方面,当前出口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在减弱。刚刚公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8%,其中,消费对GDP的贡献度激增至78.5%,而净出口则贡献了负值,净出口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逐步降低,我国没必要通过干预人民币汇率的方式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干预人民币贬值是不经济的。当前我国正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采取了多项措施扩大进口,若此时干预人民币贬值势必大幅增加进口成本,且当前我国货物贸易的进口增速远远高于出口增速(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长4.9%,进口同比增长11.5%),在这种情况采取人民币贬值策略是得不偿失的。此前,IMF对中国的评估结果也显示,人民币币值与基本面大致相符。这表明人民币汇率已实现基本均衡,不存在“被低估”。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近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呢?

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操纵的?美国你太幼稚了!

首先,中美货币政策分化是本轮人民币贬值的直接诱因。从时间维度看,本轮人民币贬值主要是从4月份开始的(4月份以来下降8%),此时正值中美货币政策逐步分化的节点。从国内来看,今年以来,央行先后3次定向降准并多次实施中期借贷便利(MLF)操纵,货币政策总体上呈现“宽货币”态势。而美国方面,货币政策则处在加息及缩表进程中,3月和6月先后两次加息,并将2018年加息次数由3次提高到4次,同时配合相应的缩表措施,回收流动性。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不同国家之间货币购买力或物价的相对变化。由此可见,本轮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正是由于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所导致的市场行为,不存在干预的成分。

其次,全球避险情绪升温,刺激了人民币汇率的走跌。特朗普先后多次发出的贸易威胁以及将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传言进一步刺激了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在此背景下,资金倾向于转换成美元。如7月6日,贸易战正式开始后的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较上一交易日大幅下调156个基点;7月18日,特朗普再次威胁准备针对5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消息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走低,半个小时内跌约300点,最低报6.8244。此外,从上半年情况来看,美元指数总体上涨了2.45%,但同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仅下调了1.67%,远低于美元指数的升幅,因此,7月以来的人民币贬值更多的是避险情绪升温下市场自发的“补跌”行为。

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操纵的?美国你太幼稚了!

此外,在中美贸易战前夕,为提振人民币信心,央行5位官员先后向市场喊话,力挺人民币汇率,也用实际行动驳斥了美方所谓的“通过人民币贬值刺激出口”言论。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仍是我国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扩内需政策的落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将进一步加大,中国完全没有干预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必要。美方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可以理解,但将中美贸易逆差简单归咎于“汇率操纵”的观点是不客观的。这样的言行回避了产生中美贸易逆差的深层次原因,因此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

人民币贬值是中国操纵的?美国你太幼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