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张萌时间:对话2018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对话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吴晓求,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是中国证券理论研究、证券教学和教材体系的重要开拓者,也是中国最早培养证券研究博士生的导师。他在宏观经济、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等领域有深入而独到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如今的他百般荣誉加身,仍旧紧跟时代步伐,坚守在金融领域研究的前沿,密切关注着世界经济的动向。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左:个人品牌专家、畅销书作家、立德领导力创始人张萌

右: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独特视角解读金融市场

吴晓求是博学多才的学者,每年都有大量论文和著作发表,他是聪明睿智的演说家,每场论坛都富有逻辑、风趣幽默。无限风光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今天的泰然自若,正是因为付出了足够多的精力,让自己成了有底气的人,吴晓求深知,任何事情都没有捷径可走。

吴晓求对媒体谈论度极高的中美贸易战进行了解读,他表示中国对美国存在很大贸易顺差,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是中国的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美国缺乏相关的产业基础,人工成本也高,不得不依靠进口。第二,美国如今依然维持着冷战思维,他们抑制着很多产品的出口,尤其是高技术产品,这就更加大了两国的贸易逆差距。贸易战争产生的原因,本质上还是想要抑制中国的崛起,但各国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中国按照自身速度前进,经济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是不可能被遏制的。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当下移动支付和金融科技大兴,年轻人的信用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过去所讲的“信用”有很多附加条件,例如这个人的地位、财产、收入、名望等,但实际上信用与这些条件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日常行为才是衡量信用的依据,是信用最后的轨迹。金融的效率和行为密切相关,不同的金融业对应不同的信用度量,年轻人要有严格的契约精神。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学无止境,开放思维

一个人在年轻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往往会对他的整个人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993年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吴晓求专注研究宏观经济学,这给他带来了良好的框架思维,那段日子每天就是看书、写文章、思考问题,甚至几次因为过于投入撞上电线杆。后来他开始转型做金融研究,特别是资本上的研究,资本研究有实时更新的特点,需要不断对发生的新内容进行思考,不然就会被落在后面。

现在吴晓求每天都会花很长的时间,去寻找最新发生的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这个“日更”式的职业让他懂得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具备不断更新自己的开放新思维,才能牵引着自己深入探索未知。

张萌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对话价值影响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对于吴晓求来说,不要过分看重个人的前途与成就是长久以来遵循的人生法则,过于在乎名利会让人混淆初心。那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多是单纯的,因为心无杂念所以能够专注。对于未来的年轻人,吴晓求送上了三点寄语,一是善良,秉承这个道德基础,用善良的眼光看人;第二是简单,不把多余的能量用在思考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第三是正直,有自己明确的价值观,不去附和那些有悖社会公正的事。所谓万法归一,这些质朴的寄语正是成就一个人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