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張萌時間:對話2018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對話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吳曉求,中國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是中國證券理論研究、證券教學和教材體系的重要開拓者,也是中國最早培養證券研究博士生的導師。他在宏觀經濟、金融改革和資本市場等領域有深入而獨到的研究,是我國經濟學界在資本市場研究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專家之一。如今的他百般榮譽加身,仍舊緊跟時代步伐,堅守在金融領域研究的前沿,密切關注著世界經濟的動向。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左:個人品牌專家、暢銷書作家、立德領導力創始人張萌

右:著名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吳曉求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獨特視角解讀金融市場

吳曉求是博學多才的學者,每年都有大量論文和著作發表,他是聰明睿智的演說家,每場論壇都富有邏輯、風趣幽默。無限風光的背後,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專注,今天的泰然自若,正是因為付出了足夠多的精力,讓自己成了有底氣的人,吳曉求深知,任何事情都沒有捷徑可走。

吳曉求對媒體談論度極高的中美貿易戰進行了解讀,他表示中國對美國存在很大貿易順差,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是中國的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而美國缺乏相關的產業基礎,人工成本也高,不得不依靠進口。第二,美國如今依然維持著冷戰思維,他們抑制著很多產品的出口,尤其是高技術產品,這就更加大了兩國的貿易逆差距。貿易戰爭產生的原因,本質上還是想要抑制中國的崛起,但各國的發展都有其客觀規律,中國按照自身速度前進,經濟的崛起是歷史的必然,是不可能被遏制的。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當下移動支付和金融科技大興,年輕人的信用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過去所講的“信用”有很多附加條件,例如這個人的地位、財產、收入、名望等,但實際上信用與這些條件並不存在直接的聯繫。日常行為才是衡量信用的依據,是信用最後的軌跡。金融的效率和行為密切相關,不同的金融業對應不同的信用度量,年輕人要有嚴格的契約精神。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學無止境,開放思維

一個人在年輕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往往會對他的整個人生產生決定性的影響。1993年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吳曉求專注研究宏觀經濟學,這給他帶來了良好的框架思維,那段日子每天就是看書、寫文章、思考問題,甚至幾次因為過於投入撞上電線杆。後來他開始轉型做金融研究,特別是資本上的研究,資本研究有實時更新的特點,需要不斷對發生的新內容進行思考,不然就會被落在後面。

現在吳曉求每天都會花很長的時間,去尋找最新發生的問題之間的內在邏輯,這個“日更”式的職業讓他懂得了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具備不斷更新自己的開放新思維,才能牽引著自己深入探索未知。

張萌時間|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對話價值影響力人物第1季第3期

對於吳曉求來說,不要過分看重個人的前途與成就是長久以來遵循的人生法則,過於在乎名利會讓人混淆初心。那些真正的“武林高手”大多是單純的,因為心無雜念所以能夠專注。對於未來的年輕人,吳曉求送上了三點寄語,一是善良,秉承這個道德基礎,用善良的眼光看人;第二是簡單,不把多餘的能量用在思考沒有意義的事情上;第三是正直,有自己明確的價值觀,不去附和那些有悖社會公正的事。所謂萬法歸一,這些質樸的寄語正是成就一個人的根本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