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開蓮子見芳鮮,來看看古詩詞文中的蓮子吧


蓮子是蓮花的種子。元代忽思慧編寫的《飲膳正要》中介紹蓮子:“味甘,平,無毒。補中養神,益氣,除百疾,輕身不老。”

古代文人寫蓮子的詩詞流傳至今的較多,比較喜歡寫吃蓮子的要屬宋代楊萬里。他寫的《食蓮子》有“蜂不禁人採蜜忙,荷花蕊裡作蜂房。不知玉蛹甜於蜜,又被詩人嚼作霜。”有“綠玉蜂房白玉峰,折來帶露覆含風。玻璃盆面水漿底,醉嚼新蓮一百蓬。”有“白玉蜂兒綠玉房,蜂房未綻已聞香。蜂兒解醒詩人醉,一嚼清冰一咽霜”等等。

蓮子可用來做湯。宋代黃庭堅寫的《鄒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蓮子湯三首》中有:“新收千百秋蓮菂,剝盡紅衣搗玉霜。不假參同成氣味,跳珠椀裡綠荷香。”清代曹雪芹寫的《紅樓夢》中有:“小丫頭便用小茶盤捧了一蓋碗建蓮紅棗兒湯來,寶玉喝了兩口。”清代吳敬梓寫的《儒林外史》中有:“煎了些龍眼蓮子湯,拿到床前,扶起來與他吃”等等。


蓮子可以用來煮粥。元代忽思慧撰寫的《飲膳正要》認為蓮子粥能夠“治心志不寧,補中強志,聰明耳目”,還介紹了蓮子粥的做法:“蓮子,上件煮熟,研如泥,與粳米三合,作粥,空腹食之。”

蓮子又名蓮實。漢代《爾雅》中有:“荷……其實蓮”,這大概是蓮實名稱的由來。宋代高翥寫了一首題為《蓮實》的詩:“膩玉肌膚碧玉房,累累波面趁紅芳。坐忘佛土三生夢,來結人間一夏涼。青子綻時仙裳溼,綠包分處蜜脾香。尊前笑摘酬風露,猶記西湖古柳傍。”

蓮子還名蓮肉。宋朝周密撰寫的《武林舊事》中記載了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提到宮中妃嬪懷孕七個月的時候可以得到賞賜,其中包括:“蓮肉五十斤”。此外,蓮子的別稱還有藕實、水芝丹、蓮蓬子等等。


蓮子心是蓮子中間的綠色胚根。清代凌奐編寫的《本草害利》中記錄了蓮子心“蓮子中青心,苦寒,清心去熱。”蓮子心苦的詩句有——唐代皇甫松寫的《竹枝》中的“斜江風起動橫波,劈開蓮子苦心多。”明代錢宰寫的《採菱曲》中的“心如蓮子苦,情似藕絲長。”比較著名的對聯是金聖嘆臨死前和兒子說的“蓮子心中苦,梨兒腹內酸。”

湘蓮是蓮子中的一種。南朝江淹寫的《蓮華賦》中有:“看縹芰兮出波,摧湘蓮兮映渚。迎佳人兮北燕,送上客兮南楚。”湘蓮常出現在古醫藥書中,如清代趙晴編寫的《存存齋醫話稿》中有個治痰血的方子——“白茅根,馬蘭頭,湘蓮子,紅棗各四兩。先煎茅根馬蘭,濾去渣,再入湘蓮紅棗,入罐文火燉。隨時取食。二旬即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