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也称作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土地革命,反对国民党恐怖统治的内战时期。从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结束。

毛泽东这一时期的诗词以波澜壮阔的社会革命和社会斗争场面为创作题材,以革命家和艺术家的独特感受,史诗般地再现了中国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画卷;象浪花一样随社会革命的浪涛而跳跃,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浑然一体,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的斗争历程。给大家展现出一幅中国革命战争的宏伟画卷。

让我们一起,继续走入毛泽东诗词的瑰丽世界,领略伟大革命领袖的战斗豪情与杰出诗人的创作激情,来一次引人入胜、美不胜收的精神远足和灵魂的洗礼!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〇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1929年底,在古田会议期间,蒋介石策动了“三省会剿”,向闽西根据地发动进攻,妄图摧毁闽西革命力量。1930年元旦春节期间,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一部分从古田出发,向北经连城以东的古田、宁化、清流、归化等地,越过武夷山到江西去。在这次行军途中,毛泽东以“元旦”为题写下了这首小词,以此来描述这次进军的情景。

全词六句33字,采用细节描写和白描手法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地记录了红军长途行军的路线、方向和目的,讴歌了红军战士无坚不摧、胜利前进的革命精神。第一、二句写红军战略转沿途艰难进军的情景,写得尤其美妙,二个字一顿,一连六顿,读来朗朗上口;第三、四句写红军战略转移的方向和目标,以设问引领下文,自问自答;第五、六句写红军到达目的地胜利实现了战略转移的情景,“风展红旗”般的大气显示出毛泽东诗词的一贯特征。

这首词是毛泽东的创新。三个地名连在一起,“宁化、清流、归化”。过去几十万首词中,只有连用两个的,没有连用三个的,“山下山下”这是词牌的规定。在这里要重复,与上面一个“山下”连在一起,三个“山下”这个重复是有意思的。

《如梦令·元旦》词看似粗拙,实含匠心,语言简洁生动,明白晓畅,却是精于锻字炼句。用典信手拈来的毛泽东在这首词里未用一个典故,所用字也非深奥险僻,而是通俗常见,却又精简概括、准确至极;几种物象之间,并无词连接,却又浑然一体,读起来音韵和谐、畅达,意境开阔、清朗;词语明白如口语,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工农大众,听了也容易明白,从而深受鼓舞,力量倍增。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一九三〇年二月

漫天皆白,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由欧阳柄写的《木兰花》词中”同在木兰花下醉“句得名,原词是七言八句,后来一、三、五、七句都减去三字,并调配了韵律,故称《减字木兰花》。

1930年2月6日~9日红四军、五军、六军及赣西特委在吉安县陂头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作出了攻打吉安城的决定,并作出相应的战略部署。据推断,这首词作于这次联席会议之时或之后,回忆了1930年1月中、下旬行军在广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可以看做《如梦令·元旦》的姊妹篇,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结尾。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漫天皆白”全景展现了恶劣的行军气候;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十万工农下吉安”,一个“下”字,加强了工农武装力量雷霆万钧的气势和必胜的信念。词中雪弥漫,山险峻,风猛烈,关险要,旗飘扬,领袖的豪情及红军将士昂扬的斗志,寥廓数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壮丽磅礴的画面。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一九三〇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红三军团于1930年7月28日攻进长沙,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9月13日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退军时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

这首词词风十分豪迈,运用了许多比喻,将革命风暴卷席中国得迅猛,工农们非常踊跃进入红军队伍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赞扬了将领黄公略的勇敢和机智。词的上阕以虚实相生、正反对比等艺术手法着重叙事而又渗透着热烈而深沉的情感活动,笔调由雄浑凝重转而活脱轻灵。下阕作者挥洒酣畅的笔墨,真实描写与概括如火如荼的工农武装斗争形势,讴歌了广大工农群众革命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

《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一词初稿为《蝶恋花·进军南昌》,有研究者认为:此词应是先在马背上酝酿和低声哼着,即从7月11日“偏师借重黄公略”起,就开始考虑词作内容了,但未足稿,直到经过沙溪、藤田、古县、永丰县城,住在下西坊三天两夜,才有充分时间把马背上的酝酿整理成篇,认为毛泽东很有可能是在永丰县城下西坊12号“毛主席旧居”填成下列初稿:“六月红军征腐恶,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十万工农各会合,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统治阶级余魂落。”

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春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此诗作于1931年早春,其时正值冬春交替之节令。1930年12月7日蒋介石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以十万兵力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12月30日红军在龙冈伏击张辉瓒并全歼其十八师,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

本诗上半阕是毛泽东喜闻龙冈之战大捷的当晚一气写成的,第三句原为“唤起工农千百万”,而后在次年春,闻知敌人将结集更大兵力作第二次大“围剿”时,心潮起伏,一气补写出整首诗的下半阕。完稿后,毛泽东发现上下两阕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之句,便将上半阕的第三句改为“雾满龙冈千嶂暗”。由此可见,此诗上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半阕却是再发雄音以表第二次迎战之决心。

词中出现了两组“红“字词组:”红烂漫“”红旗乱“。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使毛泽东看到了“红色”的希望,喜悦之情当难以言表。最后一句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氏族首领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意喻红军将士最终将推翻蒋家王朝。毛泽东不愧为一位有预见性的诗人,在最艰苦的岁月已看到遥远的胜利的曙光:在他的诗作中,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群众,每一个人都成了使得“天柱折,地维绝”的大英雄,这些大英雄们将与他一道“同心干”,砸碎黑色锁链,建立红色政权。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一九三一年夏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枯木朽株齐努力,枪林逼,飞将军自重霄入。

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

横扫千军如卷席,有人泣,为营步步嗟何及。

1931年5月,蒋介石调集二十万军队,开始了第二次大“围剿”,改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步步紧逼。毛泽东亲自率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以三万兵力歼敌三万人,缴获枪械两万余支,于5月30日胜利粉碎了第二次大“围剿”。

这首词写于1931年夏,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先写战役将近结束时的白云山战斗,然后倒笔追叙战役整个过程。上阙重点的描绘了白云山战斗,“枪林逼,飞将军自重宵入”,歌颂了红军战士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和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下阙形象地描绘了工农红军长途进击、连战皆捷的雄伟气势,以无比辛辣的笔调,极为传神地嘲讽了敌军,歌颂了胜利,文笔真是摇曳多姿!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会议成员黄修荣:“这首光辉的革命诗篇虽然才62个字,却以气吞山河之势,酣畅淋漓地展现了革命队伍的英雄气势。”

毛泽东诗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豪情与创作激情(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