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家裡有傘的孩子,固然是幸運的。

沒傘的孩子,也不用唏噓...

這不,最近又到了大學錄取季

“寒門貴子”這個話題再一次熱了起來:

7月22日,當17歲的雲南曲靖學子崔慶濤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時,他正和父母在工地上幹活。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和父母一起拌砂漿的崔慶濤

今年高考考了707分的王心儀被北大中文系錄取,當北大的錄取通知書寄到家門口之時,她卻隻身一人在異地打工。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陽光積極的王心儀

縱觀評論,滿是點贊和鼓勵:這屆孩子真勵志。

但同時大家也還會忍不住感慨一句:寒門貴子,不容易!

那麼,我們應該感謝貧窮、感謝苦難嗎?

我想培養好孩子,讓他上名校,是不是就要創造機會讓他吃苦?

在《看見》中,陳虻對柴靜說過:“痛苦是財富,這話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

“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

感謝貧窮並不是是對的,貧窮除了讓人為了節衣縮食而費盡心思,為了親人不治而悲慟萬分,只會帶來自卑和無休止的隱忍。

我們應當感謝的是這些孩子讓我們看到一個平凡人為了改變命運而付出的辛勤努力,看到一個樸實的家庭帶給孩子的寶貴成長經歷和家庭教育,而不是這種命運本身。

“寒門”出身,他們的內心可以面對任何挑戰、挺過任何困境都不放棄、不退縮的力量是什麼呢?

力量一

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

王心儀在自己的文章中說:

“其實本可以讓我們寄宿在學校,一週接送一次,但鄉里學校的伙食實在很貴,媽媽又心疼正在長身體的我們,卻苦了體弱的自己。有時候免不了要讓我們下車跑一會兒。

於是,每天上學跑上一公里就成為了我和弟弟的鍛鍊方式。記得一次下大雪,雪積了有一尺厚,車子出不了門,媽媽裹著棉襖,頂著風,走到學校來接我們,一路上也不知道有多少雪融化在母親的臉上。

但我和弟弟興奮的不得了,一邊玩雪,一邊和媽媽說著今天學到的新知識。我們三個人就這樣一直走到天黑才到家。

那時我便懂得了,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於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並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王心儀的家

力量二

苦難不能迴避,只能超越

在採訪報道中,當問家長,“你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時候,農村父母的回答,大多數是樸實而直觀的。

有個爸爸說:孩子考差了我們不會打罵他的,就是會讓他體驗下我們乾的活,讓他知道沒文化的苦。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崔慶濤的父親接受採訪

樸實的父親相信:孩子自己的路,靠父母永遠不如靠自己。孩子的將來成功與否,成就高低,與他的人生歷練正相關。

靠他們自己在成長中摔打、領悟、體驗、思考而得來的眼界和格局,遠比我們父母投射給他們的更深刻、更有意義。

據曲靖電視臺採訪報道,對於未來的規劃,崔慶濤表示“走出大山我也會回到大山,但我回到大山,(期待會)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力量三

生活絕不是一出苦情劇,而是責任和擔當的勵志劇

王心儀說初一一個男生很過分地嘲弄她身上那件袖子長出一截的‘土得掉渣’的棉襖,小心儀哭著回家給媽媽說,她只說了一句:“不要理他,踏實做事就好。”

是的,何必糾結於俗人的評論,那不過是基於你的外表與穿著,若他無法看到內裡的自我,不睬他也罷。

人生的路畢竟不是走給別人看的。那件衣服王心儀穿了初中三年,那句話也記到現在。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王心儀演講照片

北大才女劉媛媛的一次演講,更是讓整個世界都沉默: “大家都是出身寒門,我們家不算寒門,因為我們家都沒有門。”

“富”不代表心靈高貴,“窮”不代表精神貧瘠。不是所有的富貴都是幸運,不是所有的貧窮都那麼可恨。

現在,很多父母傾盡所有,想讓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條件。不少家庭雖不富裕,但仍盡己所能,為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把孩子的課餘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有人說原生家庭的差距阻礙了寒門逆襲,但是沒有多少人意識到自身的問題。

真正可怕的不是貧窮帶來的苦痛,而是深處底層卻失去突出重圍的決心與力量。

無論家境如何,只要心懷夢想,頑強拼搏都可以培養出懂得感恩,自立自強,成績優異的好孩子。

家庭的貧困只是暫時的,努力拼搏出的幸福才是長久的~

給孩子帶來力量的書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城市很大,安娜很小。雪,到處飄落,鋪天蓋地。”談到對夢想的渴慕,談到一生激情所寄,不得不去閱讀一個出身貧寒的洗衣婦之女追求芭蕾舞夢想的一生。

《天鵝》是由勞雷爾•斯奈德創作、朱莉•莫斯塔德繪製的講述俄羅斯芭蕾舞女皇安娜•巴甫洛娃的舞蹈與人生的一本人物傳記繪本,它並沒有因繪本容量有限而失去表現人物的完整度和感染力,繪本用簡潔詩意的文字,清新唯美的插畫,將文學、繪畫、舞蹈、音樂這些充滿美的藝術元素交匯融合,完整展現了安娜纖柔而有力度的一生。

繪本以時間線為導索,一行行靈動跳躍的短句猶如輕盈、優雅、纏綿不絕的舞步,踏出安娜舞蹈與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同時將它定格為柔美永恆的畫面,似電影般呈現出安娜的一生,整個繪本表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美,令讀者思考渴望夢想的顫抖、追隨夢想的勇氣、一生所付的孤獨、致力嚮往人生的充盈。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朗讀,瑪德琳就是一個不喜歡大聲朗讀的女孩。她害怕被人嘲笑,但她非常渴望得到老師獎勵的一張星形貼紙,那樣她就可以許下屬於自己的願望。

幸運的是,瑪德琳在圖書館員迪姆普的幫助下參加“讀書給狗聽”的項目,她遇到了大白狗邦妮,從此,瑪德琳漸漸走出了心靈的困境。當你不擔心出錯的時候,閱讀就會變得充滿樂趣。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故事的主人公是阿醜。阿醜是女媧造人時遺留下來的泥娃娃,它想變成真正的人,就要獲得女媧口中曾經吹過的藍色風。在這場尋找靈活的奇幻之旅中,阿醜遇到了危險,收穫了友誼,獲得了成長。從中國神話中獲取創作靈感,把現代童話與傳統文化進行聯結,在“困難-尋找-獲得”的故事結構中注入遊戲精神,這本書為原創童話提供了新鮮思路。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這本精彩的詩體小說以詩歌的形式來敘述一個12歲非洲女孩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背井離鄉的不幸遭遇和艱難成長,語言凝練、飽含深情。這是一個關於毀滅和傷痛的故事,揭示了戰爭帶來的猙獰以及給無辜的平民帶來的身心創傷。

這也是一個關於親情和希望的故事,愛撫慰了傷痛,也給予重新振作的力量。這還是一個用藝術來治癒心靈的故事,歌讚了藝術創造的力量:阿米拉用爸爸送她的樹枝和得到的救濟品紅鉛筆描繪了她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劉虎的兒童小說《白鹿》是關於藏族孩子精神成長的故事。以藏族地區的生活為背景的兒童文學作品較為稀少,這部小說將生來就相貌奇特的男孩桑珠嘉措和一頭因基因突變而導致毛色變白的馬鹿之間相似的遭遇紐結在一起,因長相而自卑避世的男孩憐愛和照顧被鹿群驅逐的白鹿,白鹿最後以自信和勇敢成為了鹿群的首領,男孩也歷經曲折,擺脫了心理陰影,接納了獨特的自己。

主人公類似於安徒生筆下的“醜小鴨”,不過最終並沒有成為漂亮的“白天鵝”,但是他對自我的認同體現了直面現實困境的勇毅之美、尊嚴之美。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一本讀來非常親切感人的兒童小說。女孩愛瑪的爸爸要做心臟手術,她不得不去跟住在海邊的比婭姑姑同住兩週,而這位姑姑性格非常乖僻,完全可以說得上“恐怖”的級別,愛瑪怎麼才能與她相處呢?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成長過程。作者絕對是講故事的高手,她沒有刻意去解釋或者修飾,而是非常真實可信地描繪了一個身上有一大堆毛病(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有點變態)的大人形象,以此提供了一個真正的成長難題。這種小說比那種粉飾童年的小說有價值得多,因為孩子可以觸摸到更真實的生活,並在想象世界得到更有價值的歷練。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2006年國際兒童讀物聯盟(IBBY)世界大會上,曾設立過“弱勢兒童的閱讀”議題。但在中國,反映當下弱勢兒童生活的現實主義精品力作一直難得一見。

本書真實而藝術地反映了弱勢兒童和留守兒童現實生活,真誠而精緻,催人淚下又催人奮進。貫穿始終的民謠、童謠親切綿長又清新雋詠,琅琅上口又蕩氣迴腸。這是一部關於弱勢兒童、留守兒童的現實主義詩篇和理想主義頌歌。

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這些逆襲的寒門子弟能教會孩子什麼?

美國作家傑裡•斯皮內利的兒童小說《想贏的男孩》以簡潔輕巧的筆觸,敘述男孩辛可夫從小學一年級到升入中學的成長軌跡。他喜歡上學,心地善良,樂觀愛笑,對人友好,但因為“笨拙”而遭到同學的冷落和嗤笑。他有著一顆溫柔、體貼、悲憫的心,性格堅強。

辛可夫的身上有著動人心絃的力量,儘管他在各種比賽中常輸,但他善良而執著的心靈終會贏得尊重和喜愛。小說語言乾淨利落,敘事節奏明快,有許多動人的情境和細節如珍珠般散落各處,熠熠生輝。

本文綜合整理自南方都市報、世界華人週刊等。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文章發表後的30日內與愛閱公益聯繫。

歡迎關注愛閱公益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課程內容:iread-foundati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