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音樂大師,偉大的音樂,偉大的人!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被尊稱為“西方近代音樂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巴赫把西歐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融為一體。他集意大利、法國和德國傳統音樂中的精華,曲盡其妙,珠聯璧合,天衣無縫。代表作品 《勃蘭登堡協奏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出生於神聖羅馬帝國時期的薩爾茲堡。35歲便英年早逝的莫扎特,卻是歐洲最偉大的古典主義音樂作曲家之一,他留下的重要作品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在鋼琴和小提琴相關的創作,他無疑是一個天份極高的藝術家,譜出的協奏曲、交響曲、奏鳴曲、小夜曲、嬉遊曲等等成為後來古典音樂的主要形式。代表作品 《費加羅的婚禮》《唐·喬萬尼》《魔笛》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出生於德國波恩,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20餘年間,他數量眾多的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偉氣魄,將古典主義音樂推向高峰,並預示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被後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代表作品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c小調第五交響曲》《d小調第九交響曲》


弗朗茨·舒伯特,作曲家。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也被認為是古典主義音樂的最後一位巨匠。舒伯特的創作生涯雖然很短暫,卻給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樂財富,600多首的藝術歌曲,為世界音樂寶庫增添了耀眼的光輝,在音樂史上被譽為“歌曲之王”。代表作品:《魔王》、《鱒魚》、《菩提樹》

喬治·弗里德里希·亨德爾,英籍德國作曲家。1706年後,在漢堡威爾及倫敦兩地進行創作,不久成為英國的音樂權威人士。是樂壇上的常青樹和多面手:他一生近60年的音樂生涯中,在德、英、意三國乃至全歐洲都獲得了巨大的聲譽;他的作品熔德國嚴謹的對位法、意大利的獨唱藝術和英國的合唱傳統於一爐,成為世界音樂史上的瑰寶。代表作品 《阿爾米拉》,《哈利路亞》。

赫伯特·馮·卡拉揚,奧地利著名指揮家、鍵盤樂器演奏家和導演。卡拉揚在指揮舞臺上活躍60多年。他帶領過歐洲眾多頂尖的樂團,並且曾和柏林愛樂樂團有過長達34年的合作關係。他熱衷於錄音和導演,為後人留下了大量的音像資料,包括眾多的管絃樂,歌劇錄音和歌劇電影,涵括從巴洛克到後浪漫主義歐洲作曲家的作品。卡拉揚在音樂界享有盛譽,甚至在中文領域被人稱為“指揮帝王”。


朱塞佩·威爾第,意大利作曲家。當時意大利正處於擺脫奧地利統治的革命浪潮之中,他以自己的歌劇作品《倫巴底人》、《厄爾南尼》)、《阿爾濟拉》、《列尼亞諾戰役》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來鬥爭,因之獲得“意大利革命的音樂大師”之稱。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1685年10月26日出生於那不勒斯,意大利作曲家。斯卡拉蒂的奏鳴曲的音樂特性中充滿了意大利音樂的旋律美、豐富的和聲、多采的轉調手法並且帶有西班牙音樂的明快節奏等風格,使之超越巴洛克、洛可可的時代界限,成為古典樂派鍵盤樂器音樂的宏偉藍本。代表作品 555首鍵盤樂奏鳴曲。

尼科羅·帕格尼尼,意大利小提琴/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早期浪漫樂派音樂家,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師之一,屬於歐洲晚期古典樂派,對小提琴演奏技術進行了很多創新。被稱為小提琴之王。


約翰·菲力浦·蘇薩,美國作曲家、軍樂指揮家。蘇薩一直都是激動人心的美國音樂之象徵。代表作品 《星條旗永不落》、《棉花王》、《華盛頓郵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