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爲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大唐軍隊

01

公元626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得知唐帝國的權力變更,突厥的頡利可汗不失時機的帶來了自己的“賀禮”。不過他的禮物的確有些使人難以下嚥——二十萬精騎,如蝗蟲般橫掃過來,一路幾乎沒有受到什麼象樣的抵抗。

此時的大軍已經南下進攻涇州,而後一路挺進到武功,都城長安受到嚴重威脅。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突厥鐵騎

02

突厥作為中國北方邊境的一個古老民族,逐漸強大於北齊、北周間。隋文帝時期,為了統一華夏,對突厥大舉進攻,大敗東突厥,使之稱臣。到了隋煬帝后期,天下大亂,各路反王粉墨登場,東西突厥也趁朝廷無力暇顧之際,在多次南掠隋朝北疆。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擄掠

李淵在起兵太原時,因為自己的力量嚴重不足,又怕突厥在後邊襲擊,曾派人出使突厥,許以財帛金銀的同時,還俯首稱臣,這才換來後方的無憂和突厥的支持。正因為對突厥的這種依賴,突厥一直不斷欺凌唐朝。

李淵當了皇帝之後,雖然給了突厥非常多的賞賜,但仍然填不滿突厥的慾海。

突厥自持其功,每次派使者來長安要財物,都非常蠻橫無理。李淵則因國家初建,四海未平,一直忍著,不敢與突厥翻臉為敵。

頡利可汗當上可汗後,更是輕視唐朝。李淵忍無可忍,終於在雁門與突厥兵刃相見。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雁門關

這次的交鋒,是因為準備充分,因此大敗突厥。

李世民率百騎迎擊他一萬精騎,頡利退縮不出,繼而中了李世民反間計,與突利不和,無功而返,這成了他一生的一個大恥辱,他發誓這次要用李世民的鮮血或降書來洗雪前恥。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踏平長安

03

好幾年沒有音信的老對手,乘著政權更迭國基未穩之際,又出現了。而且這次來者不善 ,大有一舉踏平長安,報幾年前雁門之仇的意思。

李世民親率文武百官,八千騎兵,三萬步兵傾城而出,在渭水河南擺開了陣勢。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河對岸

頡利可汗在河對面看著唐軍熟練地安營佈陣,不無羨慕地向軍師突利道:“若論策騎拼殺之術,我突厥勇士足以以一當十,只是說到排兵佈陣,我們似乎練得少了。”

突利也有些奇怪的說道:“李世民的輕騎兵是從不輕易使用的王牌,今日竟也陳列在陣中了。這是要拼命的架勢呀。”

頡利和突利最清楚李世民輕騎兵的厲害。 他的戰馬不穿盔甲,雖然降低了防護能力,但速度卻快了一倍。在“唯快不破”的冷兵器時代,速度往往成了成敗的決定因素。所以李世民的這支部隊屢立奇功,今日怎麼用在正軍陣中?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遠望

04

李世民一身金黃鎧甲,策馬越眾而出,來到河邊,一揚馬鞭,長聲笑道:“頡利可汗,不知你千里而來,有何貴幹?”

突利在頡利身後冷笑道:“大汗,要不然我隔河一箭射死他算了?”

頡利搖了搖頭,道:“隔著一條河,距離太遠,萬一射不中到顯得我們失去了禮數。”

頡利單騎竄到河邊,大聲道:“聽說世民兄榮登大寶,小弟甚為欣慰,不枉你我一番辛苦,此次帶孩兒們來,一是為了給兄賀喜,二是塞外苦寒,想請世民克將長安讓一塊出來,給小弟留個住處。”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頡利可汗

李世民以誠相待:“大漠民風剽悍,非頡利大汗能夠統治。但中原 與草原情況迥異。唐朝以仁義治國,與大汗以武力治國不同。你我各司其職,互不侵擾,中原突厥,永享太平,豈不美哉。”

頡利道:“自我一統突厥以來,草原各部落皆來服,人口日多,僅以遊牧為生,已不敷日常所用。中原膏腴之地,世民兄匯天地之財,怎忍心坐視我部落窮困潦倒?”

李世民大笑道:“你我昔日並肩作戰,情同手足,今日大唐與突厥更為兄弟之邦。我安能坐視不管,只要數目開出,我可逐年派人送到突厥,不勞頡利兄長途奔波。”

李世民此言一出,身邊諸將都是一驚,這等於說,大唐要繼續每年給突厥納貢。如此一來,和過去唐高祖時代有何兩樣?但大家都不敢貿然開口說話。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隊形

05

突厥軍第一排將士忽然齊聲吶喊,馬人立而起,前蹄騰空,不等落地,第二排又一聲吶喊,勒馬而起,一排排傳將下去,象波浪一樣起伏。頡利看了一眼自己精心訓練的成果,問突利道:“你看李世民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虛張聲勢還是有恃無恐?”

突利皺眉道:“ 李世民行軍一向出奇制勝,召集他豳州有十萬伏兵,渭河南有四萬,這與我軍兵力大致相當,雖然定不如我軍強悍,但李世民怎麼肯把實力全都暴露出來?只要他再隱藏十萬奇兵,我們就很難對付。”

頡利笑道:“其時剛才李世民小子已經露出求和之意,只要他多出金銀玉帛,我們退兵又何妨?不然若他退守高城,我們帶糧不多,附近又沒什麼糧草可搶,十五萬人馬吃住都是問題。”

突利也笑道:“李世民才剛繼位,籤個城下之盟已夠難為他,我們留個面子給他,下次再來給他找點麻煩。”

頡利手一揮,突厥騎兵齊聲喝道:“大汗萬歲!”然後靜下來,再不發一點聲音。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觀陣

李世民一看身邊諸將有些瞠目結舌,便說道:“突厥兵確實騎射精湛,但你們發現沒有,他們以人馬掀波浪的,只是最前邊的不足一百排,而這些人也是適才練習騎射的人,朕有理由相信,他們只有不足三萬人訓練有素,其餘等不足論道。”

這時,一名突厥將領來到渭河北岸,隔河喊道:“大唐皇帝陛下,可汗請您面談。”

李世民於是打馬向河邊奔去。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歃血為盟

06

第二天清晨,當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頡利由突利陪同,李世民由秦瓊陪伴,從不同的方向到渭水橋兩側。

按事先約定,雙方士兵都退到三百步外。一匹白馬拴在橋中央,一邊擺有香案。一名大唐禮部官員在吉時以尖刁將白馬刺死,用盆接滿馬血,放到香案上,退了下去。

李世民同頡利兩人穿緊身麻布戰袍、赤裸雙手,緩緩登上渭水橋。在這個時候,他們不約而同的想起了曾並肩作戰,在中原作戰的情景。造化弄人,那時他們一定想不到,彼此會有這麼一天。

辰時到,李世民在盆裡蘸了一點馬血,頡利同樣動作。然後兩人將右手舉起,慢慢合在一起,兩邊大唐將士與突厥將士同聲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人各點燃一柱香,插一進香案上的香爐裡。李世民朗聲道:“大唐天子李世民,謹對天盟誓,與突厥永結兄弟之邦。”頡利亦朗聲道:“突厥可汗頡利,謹對天盟誓,與大唐永結兄弟之邦,即刻退兵。”

唐太宗赤手會盟退敵兵,消弭了戰亂,為以後的勝利爭取了時間

大軍撤退

盟誓即必,頡利再不回頭,扭身便走,突利緊隨其後。 頡利一聲令下,大軍起動,天邊騰起一片煙塵。

而李世民一直目送著他們,看著他們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茫茫的草原中。

李世民新登基,為了消弭一場可能的戰禍,不得不進行有限的退讓。但暫時的退讓並不是為了苟延殘喘,而是為了積蓄力量準備未來再奪回來。

五年以後,等唐太宗派兵征討東突厥時,神威大將李靖一舉擒獲頡利可汗,隨後西部各部落紛紛歸附,共尊李世民為“天可汗”,李世民的聲名達到極盛時期。

《舊唐書》·後晉·劉昫等

《新唐書》宋·歐陽修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