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特色小鎮建設風險控制與發展路徑

瞿衛國:特色小鎮建設風險控制與發展路徑

一、特色小鎮新政解讀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關於實施2018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的通知》,重點任務包括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提高城市發展質量、加快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深化城鎮化制度改革等五個方面。

其中,在提高城市群建設質量的重點任務中,提及到要引導特色小鎮健康發展。《通知》明確指出:落實《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強化監督檢查評估和規範糾偏,支持一批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對已公佈的兩批403個全國特色小城鎮、96個全國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開展定期測評和優勝劣汰。省級人民政府要強化主體責任,調整優化特色小鎮實施方案、創建數量和配套政策。

《通知》的發佈,意味著已公佈的499家特色小鎮部分面臨被淘汰風險。事實上,國家發改委在2017年底發佈的《關於規範推進特色小鎮和特色小城鎮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已有表述,特色小鎮將實行動態淘汰的創建達標制度。

二、特色小鎮風險控制

那麼,哪些特色小鎮被淘汰風險最大呢?以下列舉5種典型情況:

1、增加政府債務風險的:那些政府舉債建設而加重債務包袱的特色小鎮面臨淘汰的風險很高。包括:縣級政府綜合債務率超過100%的風險預警的;通過融資平臺公司變相舉債立項建設的。

2.、房地產化傾向嚴重的:與重產業運營的特色小鎮相悖的“假小鎮真地產”項目,面臨淘汰風險高。

3、簡單堆砌和碎片化開發的:盲目進行小鎮開發,政府過度干預,無統一規劃引導的。

4、無鮮明特色的:無產業特色,無文化特色、無功能特色和無建築特色等,內容重複、形態雷同、特色不鮮明和同質化競爭的。

5、脫離實際照搬照抄的:盲目發展、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生搬硬套浙江經驗,不具備相應的要素和產業基礎的。

國家發改委出臺此類優勝劣汰的規定,主要為了規範特色小鎮市場發展,尤其通過此類測評,讓各類建設和運營主體意識到急功近利的危險,有助於此類特色小鎮的可持續發展。

瞿衛國:特色小鎮建設風險控制與發展路徑

三、特色小鎮發展路徑

1、從傳統建制鎮發展而來

絕大多數特色小鎮以前都是有行政區劃的建制鎮,基本上是一級政府的模式,社會服務沿襲傳統的政府管理模式。

優點是小鎮區域範圍清晰,行政管理和社區管理機構完整;缺點是管理模式難免帶上傳統行政管理色彩,而且沒有經過市場機制的資源配置組合,過於強調了行政管理的區域邊界,與現代化小鎮不完全契合,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社會經濟和城鄉協調發展,從傳統建制鎮轉化為現代化小城鎮。

2、從產業園區發展而來

這類小鎮往往是一些產業集聚明顯的特色小鎮發展路徑,由於傳統的城鎮產業集中建設,讓一些產業集中區比較成功的區域逐漸發展成為產業發展型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發展模式為工業園區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在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開發區治理模式的轉型突圍,可以作為未來開發區模式轉型升級的經驗借鑑。

3、隨交通樞紐站場建設發展而來

比如很多的高鐵新城、空港新城等,由於近些年國家大力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在鐵路、公路、機場建設的大背景下,各地掀起了建設空港新城、高鐵新城的熱潮,從而在一些城市周邊形成了以交通樞紐為依託的特色小鎮和社區。

這類小鎮很多需要國家交通規劃部門的參與,往往是當地政府、交通部門、企業、當地居民共同參與,並且與當地主城區形成互補,才能較好地發展起來。

4、城市功能分區型特色小鎮

由於城市建設規模越來越大,早期城市建設過程中對功能區規劃和建設可能存在空白或薄弱環節。

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很多規模比較大的城市在規劃建設時提出了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國際社區、步行街、度假療養中心、留學生創業園、大學城等概念,這些補充城市功能的社區逐漸成為現代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又相對獨立。

與傳統的城市中心區不一樣,有的發展成類城市副中心或某一個功能中心,有效地連接了城鄉,成為一些特色明顯的現代城鎮。

5、由特殊的資源稟賦形成

很多特色小鎮由於擁有獨特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歷史文物、革命遺址等,成為了自身獨特的標籤,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獨特性,在某一方面形成了壟斷性,成為關於某一方面資源的代言人,形成了聞名中外的特色城鎮。

6、由市場機制自發形成

很多特色小鎮的形成並沒有政府力量的過多介入,是由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形成的,比較典型的是一些特色產業集散鎮、區域性市場和物流中心,有些城鎮的特色產業起初只有少數個體戶和大戶在從事,後來通過“傳幫帶”,一大批當地人從事同一產業,從而形成了頗具規模的特色產業鎮,這個路徑需要當地政府去引導和鼓勵,促進“傳幫帶”,逐漸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7、特殊的地理區位形成的特色城鎮

這些城鎮由於特殊的地理區位,吸引了一批產業和人口入駐,成為了很有特色的現代城鎮,全國很多縣區非主城區的較大城鎮。

雖然不是主城區,但是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離主城區又比較遠,在周邊區域又沒有

其它大城市輻射和吸引,從而在周邊一定區域內具有一定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成了當地除了主城區以外比較具有吸引力的大鎮,較好地吸納了農村人口入城。

另外就是距特大城市較近又不隸屬於特大城市行政區的一些鄉鎮也較好的發展起來,比如江蘇靠近上海的花橋、河北靠近北京的燕郊等。

8、產業資本投資形成

這些城鎮由於被一些擁有雄厚資金實力的產業投資集團相中,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加大投入形成了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效應,從而出現了頗具特色的產業小鎮。

比如某某度假區、某某影視城、某某產業“谷”等,很多都屬於此種發展路徑,產業資本投資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必須符合產業資本逐利的要求,吸引產業資本的入駐,才有可能發展起來。

因此,產業資本投資路徑需要有專業的產業投資和規劃團隊及對宏觀經濟有研究的學者參與。

四、觀點

儘管當前我國特色小鎮建設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不過,《意見》出臺的初衷在於規範有序推進特色小鎮建設。因此,在今後的特色小鎮建設中,要遵循市場經濟基本規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遵循城鎮化發展基本規律,堅持前瞻性、統籌性,做好長遠和整體規劃,科學推進特色小鎮的建設佈局,走“少而特”、“少而精”、“少而專”的發展之路,避免盲目發展、過度追求數量目標和投資規模;堅持實事求是和循序漸進,不能不顧實際,急於求成,急於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項目。

免責聲明:部分圖文內容及數據來自網絡,內容僅供學習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歡迎關注“新農業匯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