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木牛流馬:載重八百餘斤,每小時走二十里

諸葛亮“工械技巧,物究其極”。他創制的木牛流馬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運載工具,由於記載不詳,很久都是一個謎。直到宋代,才有人提出是一種木製獨輪車的看法。陳師道《後山叢談》卷四載:“木牛,即小車之有前轅者,流馬,即獨推者,而民間謂之江州車子。宋人的這一觀點,為後世所廣泛接受。

諸葛亮木牛流馬:載重八百餘斤,每小時走二十里

木牛流馬果真是木製獨輪車嗎?不是。木製獨輪小車出現在東漢,成都羊子山二號漢墓出土的畫像,就有獨輪車的畫面。獨輪車”這一名稱,是到宋代才有的。在漢晉時期它叫什麼名字,那時叫鹿車。如果,木牛流馬既是鹿車的改良,理應更為人們樂於使用,可為何不見廣泛使用的記載?歷來人們都認為木牛流馬是一種“先進的運載工具”,在狹窄的小路上運用最為輕便,但是,魏晉時代的人並沒有依法制作,廣加使用。為什麼人們不理睬諸葛亮對鹿車的改良?如果說木牛流馬只適用於山道,為什麼在蜀山也不見有再使用的記載呢?

諸葛亮木牛流馬:載重八百餘斤,每小時走二十里

木牛流馬不是鹿車(獨輪車),更不是它的改良,而是一種人力木製四輪車。諸葛亮的《作木牛流馬法》日:“載一歲之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一歲之糧是多少呢?據《居延漢簡釋文》卷二載:合今848市斤。這848斤,這就是木牛載重量的相對數字。木牛載多行少,運行很慢,“特行數十里,群行二十里”。有專家指出,這兩句話是速度概念,如果以“日”為時間單位,速度的確很慢。如果換成每小時,則比較合理。因為一個成年人每小時的路程是15-20裡,因此這裡很可能是指每小時行走二十里。

諸葛亮木牛流馬:載重八百餘斤,每小時走二十里

流馬是在木牛的基礎上製成的,結構更復雜。流馬可載糧食318斤,因此速度更快,諸葛亮便將木牛的名字改為了流馬。通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木牛流馬不是獨輪車,而是一種人力木質四輪車。運載車從雙輪,發展到獨輪,在發展到人力四輪車,這應該算諸葛亮的一種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