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亥革命前夕,哥老会这一活跃在社会底层的帮会组织,传入银川。哥老会原是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其宗旨是“反清复明”。成员主要是社会底层的小手工业者、遣散军人、破产农民和矿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革命活动及其政治纲领也深深地吸引了哥老会。

西北同盟会革命组织与宁夏哥老会互相联系,秘密发展同盟会员,建立革命组织。哥老会组织在银川、平罗、灵州、中卫等地秘密结社。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早在1911年兰州的“西北革命同盟会”就派出同盟会员到宁夏府城开展工作,积极联络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会党组织。宁夏哥老会首领高士秀、刘华堂等人,被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所吸引,纷纷加入同盟会组织,并建立了宁夏革命同盟会支部。革命党人与会党组织密切合作,把哥老会组织变成了革命的骨干力量和战斗指挥部。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波及陕西,陕西同盟会在西安发动起义,一举光复省城,组建了陕西革命军政府。然而,清王朝在西北的势力仍很强大。陕甘总督长庚和陕西巡抚升允等人,准备在清廷危急的情况下,联络新、甘、蒙为一气,拥宣统皇帝西暂谋偏安,慢慢图谋恢复。他们为实现割据西北、拥立帝制的美梦,立即调兵遣将分三路出兵意在扑灭西北革命火焰。为了使革命迅速成为星火燎原之势,陕西革命军政府要求宁夏革命党人火速起义,策应西安的革命活动,牵制甘肃清军反扑,以减轻陕西的军事压力。

宁夏同盟会在宁夏府城东岳庙紧急召开各方联合会议,决定举行起义。宁夏起义民军,准备兵分四路,在11月15日晚向宁夏府城发起进攻。谁知起义的消息不慎走漏,驻防府城的清军早已有了戒备,起义民军并不知情,仍然按原计划发动进攻,因此未能攻克府城,只好撤退到城北八里桥一带休整。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而东路起义军负责人高士秀到达灵州后立即研究部署灵州起义。由于守备衡门的人也是哥老会的成员,因此起义军没有费一枪一弹就攻占了守备衙门,并且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壮大了起义队伍。第二天,灵州的老百姓才发现变天了。

灵州光复的消息传到宁夏府城后,极大地鼓舞了起义军的斗志。哥老会党首领刘华堂等联络府城驻军中的会党人员,决定里应外合,一举攻克宁夏府城。经过激战,宁夏府城光复。11月23日,“支那宁夏革命军政府”正式宣告成立。宁夏府城内外,城乡各地,家家户户纷纷插上写有“顺南”二字的三角小旗,表示响应革命,归顺南方,服从武汉革命军政府的领导,清廷在宁夏的统治在革命的风暴里土崩瓦解。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宁夏府城光复后,距银川西10余里的满营新城(今宁夏银川市金风区)尚有清朝政府的驻防旗兵2000余人,他们装备精良,弹药充足,且城池坚固。宁夏革命军政府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决定分三路攻打满营新城,双方交战不久,民军即败退下来,初战失利。此后,民军昼伏夜攻,与满营清军激战10日,始终未能攻克防设坚固的满营新城。

宁夏府城等地的光复,使得宁夏的革命形势变得非常有利,西安、宁夏府城都成立了革命军政府,组建了新的政权,与灵州相邻的陕北三边等地,也出现了许多支由哥老会首领组建的民军。一时间,陕甘两省的革命力量有联合作战的趋势。这时清廷大员们,唯一可以倚重的是俗称西军的“精锐军”统领马安良部,同时还有不少地主豪绅纷纷组建民团,为清廷卖命。

随着清军的反攻开始,民军腹背受敌无力抵挡,虽然奋力抵抗,坚持战斗,终因力量过于悬殊,被西军攻破府城刘华堂率领起义军余部突出重围,向平罗、石嘴山一带转移。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高士秀退往陕北后,于1912年积极响应孙中山“二次革命”,号召多次联络陕、甘、宁、绥各族反袁军民力量,转战于陕北各地。1924年冬,到北京与辛亥革命军领导秘密会晤,支持冯玉祥五原誓师,被任命为国民军中将骑兵师长,参加于右任领导的北伐救陕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在榆林开展“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活动。1938年,被任命为中将总参议,为抗日救国做出了贡献。

军民顺南应共和 义旗插上州府城

银川地区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虽然最终没能完全摧毁清王朝在宁夏的坚固堡垒,但却打破了西北顽固派妄图保清废帝西逃、重新复辟的美梦,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初步深入到当地民众心中。

来源:《银川史话》(宁夏地方史话丛书)

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爆文重奖!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