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GDP貴州增速第一,原來和軍工製造有關!

目前為止,全國28省相繼公佈2018年經濟運行情況,貴州GDP以10%增速領跑全國。

28省GDP貴州增速第一,原來和軍工製造有關!

如此高速的增長當然離不開支柱型產業的支持,通常情況下製造業的支柱型產業都是像汽車、電子等這種現代化的製造業,貴州GDP的增長確實靠煤、煙、電、酒等傳統行業拉動。這些從側面反映了貴州現代製造業需要轉型升級的迫切性,如果一直依靠傳統行業,增長空間始終有限。

除此之外,貴州的軍工製造也是發展比較好的產業。貴州有包括中國航空工業標準件製造有限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成為C919客機的供應商,同時為大飛機提供駕駛艙操縱分系統,貴州也為“神州”系列飛船、“嫦娥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提供連接器配套設備,為“長征”系列火箭提供泵,並能夠製造出FK-3地空導彈、KS-1“凱山”導彈,和彈炮結合的FK-1000導彈等。

28省GDP貴州增速第一,原來和軍工製造有關!

貴州的發展離不開“三線”建設,“三線”建設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開始,從備戰出發而進行的以國防工業建設為中心的戰略大後方建設。毛主席出於國家安全考慮,同時解決工業佈局不平衡問題,開始“三線”建設,沿海地區是一線,中部地區是二線,後方地區為三線,貴州處於三線位置,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成為“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

“三線”建設促進了貴州工業化的發展,從一個農業省走了出來,變成了現代化、工業化的省。同時為了建設軍工企業,貴州相繼增加了大量的高新科技如當時的“雷達”、“紐扣”電池等,引入和培養了大批的優秀技術人才,許多沒有接受過教育的人在這次建設中成為了專業的技術型人才。

貴州在“三線”建設中獲益良多,軍工實力也在不斷取得輝煌,但軍工企業的人才卻在流失,高端技術型人才更是缺乏。是由於軍工企業所處地理位置原因,導致發展速度不快,人才培養模式固化、人才激勵措施不到位等。

28省GDP貴州增速第一,原來和軍工製造有關!

製造業是一個國家或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製造業人才是支撐起製造業的基礎,在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路上,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才是企業轉型升級,走向智能製造的關鍵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