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爲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藍瑛 雪山行旅圖 絹本設色 縱178.5釐米橫86釐米

《明史》並未為他立傳,他卻是明朝最著有的人物。不讀書做官,也不養家掙錢,一生只為遊山玩水,最終跑遍大明的兩京一十三省——徐霞客,他走過的是一個怎樣的旅途?

徐弘祖(1587—1641),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陰市)人。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是個讀書人,後來無奈當了老闆。

徐有勉的兒子徐霞客,其實是個天生的讀書材料。陳函輝《霞客徐先生墓誌銘》載:徐霞客“童時出就師塾,矢口即成誦,搦管即成章。”

拋開家族的科舉陰影,徐有勉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至於兒子們,讀書歸讀書,科考歸科考。

徐霞客的家族是江陰名副其實的名門望族,曾有田產四萬餘畝。家族繁衍,分家析產,徐霞客的曾祖徐洽仍得田產一萬二千六百畝。到徐霞客的父親徐有勉時,徐家有些大不如前,但這完全是相對的。決計告別科考的徐有勉,一心振興家業,而妻子王氏,又是徐有勉的得力幫手。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明代繪畫

王氏同樣出自江陰城大戶,不僅是位大家閨秀,更是一位奇特女子。徐家的主業是田稼,王家的產業則是紡織。王氏嫁入徐家後,與丈夫開闢了新的掙錢門徑:織布。徐家的織布作坊,有織機20餘架,這在當時已是相當規模的紡織企業。徐家的紡織沒有品牌,卻相當馳名,陳繼儒《王孺人傳》載:徐家“織布精好,輕弱如蟬翼,市者輒能辯識之。”顧客一看就知道是徐家的產品,華亭、松江(今上海)的市場被徐家佔領,家業在徐有勉夫婦手上再度中興。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遊戲

徐有勉夫婦更重要的收穫,是老來得子。王氏四十一歲時生下了徐霞客,這時徐有勉的長子已經二十一歲了。當時女子的生育年齡多在二十來歲,徐霞客的出生,算是一個奇事。徐有勉夫婦對這個“老來子”,不能不格外偏愛。

王氏是一位當家理財的好手,一手打理家庭紡織,業餘時間還喜歡種豆。王氏種了一大片扁豆,藤蔓形天然的涼棚,“豆實垂垂,機聲軋軋”,王氏讓織工在豆棚下織布,工作環境優美,勞動效率高,王氏還是企業文化的有心人。放棄了功名之念,徐有勉一心經營田產與紡織。有錢又有閒,徐有勉興趣是侍弄園藝,然後就是四處遊玩。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雲龍大案

徐有勉時有遠行,有時乘船,有時騎馬。有一次,徐有勉騎馬外出遊玩,不小心墮落馬下,掉進了河裡。所幸沒出大事,徐有勉只是受了重傷,摔折了一條腿,從此跛足而行。這位有錢的徐跛子,時常帶著兒子徐霞客遊山玩水。

這時的徐霞客,正是上學讀書的時候,並且對讀書很有興致。徐有勉對徐霞客學業並不太上心,這要是有了好去處,說聲走就走,還帶上兒子一起走。

先生教的書,當然還是正統的那一套。讀四書五經,以謀求功名為目標,圍繞科考的指揮棒,這也是主流的價值觀。徐霞客很有讀書的天賦,但卻喜歡讀一些“閒書”。有一次在私塾裡偷看一本探險遊記,不經意間眉飛色舞,塾師一看原來如此,趕緊向徐霞客的父親告狀,要他管管孩子,這樣下去會耽誤孩子的前程。徐有勉卻說:這是孩子的愛好,追求什麼功名啊!

喜歡看的書,先生不教,徐霞客只有自己買,自己讀。徐霞客特別愛書,有時外出發現新書,手頭一時缺錢,徐霞客二話不說,脫掉身上的衣服賣了,弄得家裡到處都是書。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明代繪畫

讀了近十年書,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十五歲的徐霞客參加了一回童子試,自然沒有考取。沒有人有他讀的書多,也沒有人知道他讀書幹什麼。

明季的社會,已經有點亂,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徐有勉又遭遇盜匪綁架,徐家上下亂作一團,只有王氏格外冷靜。徐家與人並無冤仇,災禍肯定是衝著錢財來的。王氏決定不報官,找通黑道的中間人與綁匪交涉,甩出一筆錢,贖回了丈夫。遺憾的是,徐有勉沒有妻子老道,與綁匪爭執時被打成重傷。一年之後,徐有勉不治身亡。

這一年,徐霞客十八歲。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明代裝束

十八歲,意味著成年,徐霞客與兄長分家。與父親相比,徐霞客學會父親的遊玩,也喜好上了遊玩。但父親理財的本領,徐霞客一樣不會,也毫無興趣。儘管羅氏是把當家的好手,但母親太瞭解兒子了,仍舊不放心。母親王氏與徐霞客生活在一起,幫助徐霞客當家理財。

成年的徐霞客依舊悉心讀書,但讀書又不去參加科考。除了讀書,徐霞客依然不經營家業,沒事就四處遊蕩,到處交友,成為鄉鄰眼裡的“白相”——不務正業之徒。有一天,徐霞客竟然對母親說:我要出趟遠門玩玩。

王氏一聽,興奮地說:好啊!什麼時候帶我出去看看?

後來,年邁的王氏還真的與兒子一道,出了幾趟遠門,共同遊山玩水。天啟四年(1624年),年屆八十的老母,跟隨徐霞客遊玩了常州荊溪、句曲(茅山)。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明代繪畫

以現有的《徐霞客遊記》疏理,徐霞客的旅行始於二十一歲,終於五十四歲去世前的一年,有明確出遊記錄的年份計達二十年。徐霞客的一生,超過三分之一的生命是在旅遊的路上。實際時間,應該遠不止這些。

飽學而不求功名,父親贊同,母親支持,這時的徐家,已經與大明傳統的價值觀徹底決裂了……

(選自拙作《明朝大博弈》)

兩京一十三省,一生只為遊山玩水,徐霞客與大明王朝鬧什麼彆扭?

明朝大博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