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大學發力醫學:七成建醫學院

近一年來,“雙一流”高校通過成立醫學院等教研機構方式發力醫學的態勢引人關注。據《中國科學報》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已有32所建立或籌建醫學院,比例高達76%。

“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不甘落後,最新一例便是位於陝西西安的西北大學。

據西北大學官網消息,5月22日下午,該校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大會在長安校區舉行。成立大會上,西安市衛計委和西北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直屬附屬醫院建設、醫學教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才隊伍建設和臨床診療等方面深化合作,促進醫教研融合發展。華大基因有限公司和西北大學簽訂《共建西北大學華大學院暨秦嶺基因庫協議》,雙方將致力於為生物產業領域培養國際一流高端人才,培育重大科研成果,助推生物產業健康發展。

與會嘉賓分別為“西北大學醫學院”“西北大學藥學院”“西北大學生態學院”和“西北大學華大學院”揭牌,併為“西北大學附屬醫院”“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授牌。

兩所附屬醫院由西安市衛計委與西北大學共建共管,其中,西安市第一醫院命名“西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安市第三醫院命名“西北大學附屬醫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楊煥明受聘為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籌委會主任、西北大學華大學院院長。

據介紹,西北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將下設生命科學學院和醫學院,在生命科學學院框架下,積極推進生態學院、藥學院、華大學院建設。

西北大學生物學科創建於1924年,是我國大學中創建最早的生物學科之一,1937年設立生物學系,2000年組建為生命科學學院。

此次揭牌成立的醫學院將立足“小規模、高起點、有特色”的辦學定位,充分發揮該校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藉助生物基礎理論、基因測序技術、生物醫學分析工具和生物醫學大數據平臺,聚焦“精準醫學”研究,開啟具有“未來醫學”視野的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範式。

另據西部網報道稱,西北大學醫學學科起源於20世紀早期的北平大學醫學院。抗戰全面爆發後,北平大學醫學院改為西北聯大醫學院。1939年,西北聯大改為西北大學,並將原西北聯大醫學院獨立設置,改稱西北醫學院。抗戰勝利後,1946年,西北醫學院併入西北大學,成為西北大學醫學院,直到1950年再次獨立出來,複名西北醫學院,後併入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學科門類中一直有醫學藥學類的學科專業。

從“十二五”開始,西北大學針對籌建醫學院事宜陸續開展相關調研論證,並將其作為學校重點工作予以推進;“十三五”以來,西北大學梳理各種辦學資源,積極報請省市領導支持醫學學科復辦工作。今年4月23日,西北大學與西安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管、醫教協同”的原則,共建“西北大學(西安)醫學院”。

近一年來,“雙一流”高校通過自建、共建、合併等方式成立醫學院已不乏先例。

去年9月1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西北工業大學正式成立西北工業大學醫學研究院,該研究院由西北工業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和陝西省人民醫院三方合力共同建設。

10月14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建“醫工學院”。

12月23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揭牌成立,安徽省立醫院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2018年4月23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東北大學與瀋陽軍區總醫院簽署醫學與生物信息工程學院共建協議,探索醫工結合培養“新醫科”拔尖創新人才的新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