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賣玉米品質成絆腳石,短期我國玉米副產品將供不應求

拍賣玉米品質成絆腳石,短期我國玉米副產品將供不應求

由於今年我國東北玉米品質為近年來最佳,深加工企業產能大幅擴張提高玉米需求量,自去年秋收起我國用糧企業玉米收購十分狂熱,一季度我國玉米市場價格整體較去年同期高出350-400元/噸,山東深加工玉米掛牌價於3月中旬觸及年內最高點2100元/噸,吉林深加工玉米掛牌價二等最高1800元/噸。

4月12日國家臨儲玉米拍賣啟動,對玉米供應起到緩解作用,對玉米價格形成平抑作用,但是由於存儲年份偏久,必然導致玉米陳糧的加工價值低於新糧,蛋白質質變、玉米提胚難度高和含油量降低等導致下游深加工產品供應量下降和價格上漲。但是自今年4月起隨著我國玉米供應主力由社會糧源轉向國儲陳糧,並且主要成交的拍賣玉米生產年份為2013-2015年,然而新玉米出油率要高於存放時間長的陳玉米。

由於玉米胚部含高脂肪,約佔整個玉米籽粒脂肪含量的 77%-89%,長久存放之後,脂肪在空氣中與氧接觸,易發生嚴重的自發氧化酸敗,因此酸敗首先從玉米胚部開始,也極易分解黴變。此外,玉米籽粒中含量最多的澱粉,隨著儲存時間延長粘度下降,糊化溫度增加;蛋白質出現質變,表現是醇溶、鹽溶性降低,被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消化率減少;遊離氨基酸含量降低,其中賴氨酸含量下降最為明顯。

雖然當前我國玉米市場在國儲拍賣的穩定投放下市場價格保持平穩,較前期新糧價格低100-200元/噸,但是深加工企業開機率卻較上半年明顯降低。除了政府補貼深加工企業結束之外,玉米原料品質低和提胚難度高等,導致華北澱粉企業停機率增加,加上環保督查壓力導致不噴漿纖維與胚芽粕供應減少影響共振,近期國內玉米副產品價格走勢整體繼續偏強運行。

總之,中美貿易戰推升國內豆粕遠期價格,拍賣玉米品質不如新糧導致提胚榨油量下降,環保督查壓力使得噴漿玉米副產品量增加,因此在國內玉米深加工產品價格整體偏強的預期下,短期不同副產品價格走勢還將有所分化,由強到弱依次為不噴漿胚芽粕、噴漿胚芽粕、不噴漿玉米纖維、噴漿纖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