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顶尖生涯发展专家给你的10个建议

国内顶尖生涯发展专家给你的10个建议

001

不要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着急给自己定位,也不要试图一开始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职业前五年,没有太多职业经历,也没有太清晰的自我认知。在视野范围内,找到“还可以”的工作,先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在探索中积累对自己的认识。

002

选择方向的时候,在内心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求职的时候,在内心问自己:“我能带来什么价值?”如果反过来,前者会让自己不幸福,后者会让自己不成功。

003

工作五年之后,如果还依靠海投简历来求职,那一定“混”的不怎么样。五年的时间,足够积累出可以被周围人识别的价值了。猎头、同事、客户、上下游企业,甚至竞争对手,都是可以给自己工作offer的“贵人”,注意在这些人中间呈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004

转行要趁早。发现了更有利于自我实现的领域时,就是最早的时候,这和年龄无关,人生可以拥有无限可能,是这个时代的红利,一定不要浪费。重头再来,也不意味着摒弃了之前所有的积累,而是对之前的整合、迁移与创造。

005

职业化不是穿正装,循规蹈矩地讲究礼仪。职业化是一种适应性,在不同的行业、企业、场景里,职业化有不同的要求。能够让周围人觉得你是“自己人”,让旁观者觉得你就是“干这个的”,那就实现了职业化。

国内顶尖生涯发展专家给你的10个建议

006

这个时代是个体崛起的时代,但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相反,个人的价值发挥更需要依赖合作伙伴、组织和平台。一个人的合作性越强,就会越感到自由。合作性由两方面决定:自身价值与客户思维。就是回答两个问题:我有什么价值?客户需要什么?

007

工作中遇到困难是正常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挑战越大,机会越大。挑战困难的时候,对自己要分析工作的过程,查找原因,死磕细节。但是对于客户,不管是内部客户,还是外部客户,要用结果说话,不要奢望被人会给你第二次同样的机会。

008

永远不要把竞争当作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一场比赛。竞争只是划定了规则的一场游戏,游戏结束,你会找不到竞争对手。所以,入局的时候,既要全力投入,又要有能力看到局外事。在局外,实现各方共赢。

009

每个人最大的资源就是自己,经验和能力是过去的资源,状态就是当下的资源,愿景是未来的资源。经验和能力是选择的筹码,需要整合;状态是把握当下的缰绳,需要调整;愿景是引领激励的力量,需要展望。三者合一。

010

急功近利不是一种道德判断,而是一种格局的判断。选择职业的时候,就要看到收入之外的发展空间和未来机遇,就不会急功近利。利益分配的时候,看到自己份额之外的公允和人心,就不会急功近利。人际交往的时候,看到他人表面要求之外的其他隐藏需求,就不会急功近利。平衡工作生活的时候,看到的不只是焦虑,还有阶段的重心与未来的夙愿,就不会急功近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