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學基礎知識:腸管之間的「親密接觸」——腸套疊

什麼是腸套疊呢?今天,中公青海衛生人才網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種腸管之間的“親密接觸”,希望可以對大家的生活和學習都能有所幫助。

很多寶媽寶爸描述說寶寶突然不明原因地一陣哭鬧,過後又安然無事,過一會又放聲大哭。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會認為是寶寶餓了或者在調皮搗蛋。但要注意咯,若是2歲以內的寶寶出現這種症狀時,要警惕腸管發生了腸套疊,應帶寶寶迅速就醫哦。

腸套疊就是前段腸子套入後段腸子的管腔中,形成腸梗阻,如果治療不及時,可能導致腸壞死、穿孔,甚至休克、死亡,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腹症之一。2歲以內的嬰幼兒為腸套疊高發人群,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多加註意哦!

寶寶發生腸套疊主要與嬰兒回盲部系膜固定未完善、活動度大有關。此外,寶寶在添加輔食或者增加奶量的時期,由於寶寶腸道還比較脆弱,不能很快適應飲食變化帶來的刺激,會導致腸道功能紊亂,也成為誘發腸套疊的一個原因。另外,腹瀉、病毒感染等也可導致腸蠕動紊亂,從而誘發腸套疊。

如何判斷寶寶得了腸套疊呢?首先寶媽寶爸們要學會識別腸套疊的四大症狀:

(1)患兒突然發生劇烈的陣發性腸絞痛,哭鬧不安,屈膝縮腹,面色蒼白,出汗,拒食。持續數分鐘後腹痛緩解,可安靜或入睡,間歇10~20分鐘又反覆發作。

(2)出現嘔吐症狀。

(3)大便呈現暗紅色果醬樣血便。

(4)在右上腹部觸及臘腸樣腫塊,表面光滑,略有彈性。出現上述四大症狀,父母一定要立即帶寶寶到醫院治療,因為寶寶極有可能患了腸套疊。因腸黏膜腫脹缺血,從而出現血便。

一旦寶寶患了腸套疊,是沒有辦法在家中處理的。作為爸爸媽媽,最重要的是能夠儘早發現寶寶患了腸套疊,及時帶寶寶到醫院進行治療。如果早期就醫,可以通過空氣灌腸進行復位;如果腸套疊超過48〜72小時、疑有腸壞死或腸穿孔的病例,就必須採用手術治療了。所以,腸套疊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