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人民的名义》深度反映反贪现实,我严重支持。但是,我对她在女性主义文本上并不赞成。在这部号称十多年来最大的反腐剧中,女性最好的形象也只不过是陆亦可,一位奔忙在一线的反贪局处长,她是一个成功的搭档和辅助者形象。其余有权势的女人,基本都是坏女人,包括官场交际花高小琴,贪婪官太太欧阳菁。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我十分不解的是,迄今为止,关于反贪的中文文本中,女性的形象还是停留在非常低级的层次,鲜少看到对于女性政治权力的反思。

中文文本中的官场女性

在大部分中文文本中,当代官场中的女性都是“阴影中的女性”,她们或者是情妇,或者是红颜祸水,或者是坑夫的欲望主妇,坑爹的傻白闺女。剩下的好女人也都是些忠诚的仆妇,绝不可能代表女性参政的独立与进步意识。

比如说,在2009年火爆一时的国产电视剧《蜗居》中,有一位李念扮演的绿茶情妇海藻。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这位女孩清纯美丽,曾经有一位非常爱她的男朋友(文章扮演),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姐姐(海清扮演)。但是在生活的重负中,被蜗居压得喘不过气来,最终成了官员宋思明的情妇。

编剧对这位女性给予了很大的同情,在她的笔下,宋思明误以为海藻是处女,所以对海藻抱有真爱,最终甚至成功给她留下了财产,而她也为他生下了孩子。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这样的女性,在有关腐败的文本中,已经算是相当幸运的了。因为她只是无意中闯入官场生态中的小白兔。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更多的女性,在有关贪腐的文本中,形象是非常不堪的。由于涉案剧近年来被禁,有关反腐的文本,多见于张跃文、周梅森们的官场小说,以及对于大要案的深度报道中。在这些文本中,情妇必然是其中最津津乐道的篇章。

在这种文本的泛滥中,刘震云官场小说的女性主义角度显然更有高度。在去年备受关注的《我不是潘金莲》中,刘震云塑造的烈女李雪莲,她孤身闯入森严的官僚体系中,以一己之力对抗的不仅仅是一个腐败的官场,还是一个男权社会结构。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李雪莲的老公是一位有处女情结的大男子主义者。

她想要找一个帮助自己的男人,但是男人们很少不向她讨要回报,包括这位理性的屠夫。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她的情感问题被官员们拿来作为解决问题的筹码。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当她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位真正关心自己的男人时,这个男人原来是官场的卧底。

《人民的名义》:做情妇是女性参政的唯一途径吗?

像这样的反腐文本比那些津津乐道于升官图、现形记的文本更让人肃然起敬,从中能看到真正的反思。

在我看来,任何不反思女性地位的反腐剧,都很难脱离对女性身份猥亵轻浮的描述。而这样的反腐本身对女性就是不公平的,也是腐败的一种。

因为它侧面承认了,做情妇才是女人参政的唯一途径。一个女人要想清白,只有远离官场。这样的逻辑,显然是男权的逻辑。

一个优良的政治生态中,不可能只有坏女人和女仆。

在“人民的名义”中,怎么可能缺了女性的名义?

开屏映画

终端娱乐观察家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文艺连萌 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