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规定你都知道吗?

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规定你都知道吗?

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规定你都知道吗?

“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谚语都表示食品的重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今天法官就来和大家聊聊,当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该怎么办~

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规定你都知道吗?

我在超市购买的食品过期了,是否可以要求超市赔偿?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经营者没有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此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我在超市购买的食品经检测其中脂肪含量与食品预包装上标注不一致,该怎么办?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了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的允许误差范围,其中脂肪含量允许误差范围为≤120%标示值。如果食品预包装上的标示超过合理范围,则商家或生产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卖家在宣传广告中显示其销售的产品有预防疾病的功效,我买回家发现该商品仅仅是普通食品,卖家的广告宣传是否违反法律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我通过某网站购买了进口食品,后来发现食品预包装上没有中文标示,卖家是否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口的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应当有中文标签;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因此,卖家违反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

我购买了的减肥代餐食品,后来发现该食品中添加的某种成分被列入中国药典,该食品是否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当前我国食材种类繁多,已经被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确定收录在许可添加和禁止添加名单当中的中药材仅是一小部分,大量的中药材是否可以向食品中添加在目前尚未作出准确界定和区分,食品中添加了许可名单和禁用名单之外的中药材并不意味着该食品一定不符合安全标准,因此,对于该种情形下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需依赖于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专业判断。

我在某网站购买的食品,卖家快递食品至我家,如发现食品存有问题,我应该去哪家法院起诉?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信息网络方式订立的买卖合同,通过信息网络交付标的的,以买受人住所地为合同履行地。因此,消费者可以选择收货地法院进行起诉。

我所购买的食品在外包装强调零添加某种成分,但是没有在配料表里注明,是否违反了法律相关规定?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11)的相关规定,如果在食品的标签上特别强调一种或多种配料或成分的含量较低或无时,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或成分中的含量。

我从超市购买的食品不符合法律规定,我手里只有一张购物小票。但是销售者、经营者却称食品并非他们销售,这个举证责任应该由谁来承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相关规定,在合同纠纷案件中,主张合同关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当事人对合同订立和生效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对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负有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其提供了购物凭证、所购商品的实物,就可以认为其完成了初步的证明责任。如因购物凭证记载信息不全、不明确导致不能精确指向所购商品型号。销售者、经营者主张诉争食品并非买卖关系的标的物的,考虑到购物凭证系经营者格式化制作和出具,而消费者对购物凭证的具体化程度通常难以要求,不具有进一步举证的能力和可能,所以此时应把举证责任分配给销售者、经营者。

我在超市购买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我应该找食品生产者索赔还是找销售者索赔?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关于食品安全,这些法律规定你都知道吗?

供稿:卢沟桥法庭 郝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