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關注︱台州「微權力」有爲有畏 「清廉風」吹進鄉村

2018-07-31 10:21 | 新華每日電訊

新华社关注︱台州“微权力”有为有畏 “清廉风”吹进乡村

台州溫嶺市紀委“項目廉診”走進大溪新岙裡村。(資料片)

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去年10月以來,浙江台州以群眾獲得感為標尺,以“班子清廉、幹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為目標,在路橋區、臨海市、天台縣三地試點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並於今年初在全市範圍整體鋪開。通過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並行、探索小微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大力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等措施,突破現行村級民主監督體制機制的侷限性,助力鄉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破冰,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

從警示牌到指揮棒,小指數激發大效應

“去年我們村‘清廉指數’全區第一。村裡的錢每一筆都用在刀刃上,百姓心裡自然有桿秤!”台州路橋區路北街道三角陳村位於主城區,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超過700萬元,問及資金流轉和村幹部的廉潔、履職等情況,許多村民由衷豎起大拇指,誇起村裡的“當家人”。

如何全面精準把握農村基層政治生態?如何科學評判村級廉情?2017年10月起,台州各地陸續制定“清廉村居”建設考核辦法和“清廉指數”考評體系,明確各鎮(街道)每年需完成的指標,將結果作為村居考核重要依據。

在臺州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陳廣飛的辦公桌上,擺著一份清廉指數考評表。考評以100分為滿分,聚焦黨建工作執行、各項制度落實、黨員幹部遵紀守法、清廉文化建設4個項目,下分民主決策、廉潔自律、“三資”管理、“三務”公開等8個具體指標。

“每季度測評一次,採取鄉鎮考核、第三方測評、特色工作加分的方式,按照得分高低劃出A、B、C三個等級,標註綠、黃、紅三色警示,定期公佈。”陳廣飛說,就是要將每個村居的廉政情況明明白白地曬在群眾眼前,方便群眾監督。

“清廉指數給村幹部套上了‘緊箍’,也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村幹部。”三門縣亭旁鎮鐵場村黨支部書記王正永深有感觸。今年5月,他用一個手勢制止了一場可能發生的違規操作。當時,該村面積達130平方米的老廠房要出讓,有人悄悄找到王永正想私下低價購買,他一句話都沒說,當即把人帶到了公示欄旁,“對方一看到上面貼著的清廉指數考評表,馬上知難而退了。”

溫嶺市太平街道北山村,是一個曾經村集體收入僅為10萬元的薄弱村,今年的收入卻超過千萬元,華麗蛻變的同時,“清廉指數”也排在全市前列。這些成績歸功於村黨支部書記林財富和他所帶領的村班子。

前幾年,當溫嶺市出讓購物中心股權的消息傳來,村黨支部書記林財富覺得是個機遇,提議增股10%。不料村兩委聯合商議後提交村民代表大會時,卻遭到了部分村民代表的反對。於是,林財富帶領村幹部不辭辛苦地做通工作,讓村民意識到必須把錢盤活,才能獲得更高收入。

功夫不負苦心人,第二次村民代表大會上,該決策全票通過,並在村裡的數字電視上公開。村民說,村裡所有收支,大至股權收入,小到一瓶水的支出,每月都逐筆公開在數字電視上,“每筆花銷都清清楚楚,村裡不隱瞞,我們心裡很踏實,一心跟著村幹部走!”。

每到一個村,溫嶺市紀委書記李利兵都會反覆向村幹部叮囑一句話:“如果一個村做不到班子清廉、幹部清正,這個村就沒有核心,就發展不起來。清廉村居建設的成效最終要體現在推動村級經濟、文化等多方位發展上。”

為進一步增強村班子核心作用,台州市還實施村居幹部“底線”管理,完善村居幹部競職、創業和辭職“三承諾”制度;路橋區建立“先進帶後進”的幫扶機制,讓清廉指數排名靠前的村居班子負責人走進排名靠後的村居,給村班子“問診開方”;三門縣將主體責任彙報制度延伸至村一級,組織15個村黨支部主要負責人同臺報告、公開質詢、現場評議。

從路線圖到一網通,雙線聯動管牢“微權力”

6月初,臨海市大田街道嶺外村的村民王三強承包15畝地種植黃桃,相關手續辦好僅用了半個月,他說全靠《村級權責清單30條》:“這本小冊子記錄了30條事項,還有流程圖。以前很多村級事務的辦事流程不清晰,村幹部說啥就是啥,現在找誰辦、怎麼辦都清清楚楚。”

“小微權力進清單,清單之外無權力”,這句話在臺州農村悄悄流行起來。從鄉鎮到縣市區再到市本級,一場針對村級組織權力事項的全面梳理有條不紊地展開,聚焦涉及黨員群眾重大利益、權力運行風險較大的事項,各地陸續制定出臺《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明確辦理步驟,確立統一標準。

釐清邊界的同時,三門縣還明確“雷區”,制定《村居幹部履職紅線“二十條”》,從政治紀律、八項規定精神、集體資金使用、項目管理紅線等五方面出發,列出村級小微權力的“負面清單”。

台州市紀委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三務公開、三資管理等制度一直在嚴格落實、不斷完善中,其他配套制度也不斷跟進。圍繞集體產權交易、工程招投標等關鍵環節,農村產權交易管理、村級項目工程招投標管理改革、農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村級非生產性開支管理等各項制度均在細節方面有所優化。

藉助“互聯網+”,線下“路線圖”碰撞線上載體,監督渠道多方拓展,便民服務一網通辦,百姓盛讚“制度的執行力抬頭可見、觸手可及”。

臨海市汛橋鎮在原有以公開欄、短信、數字電視等傳統方式公佈三務的基礎上,建立微信公眾號,18個村實現“一村一號”,定期推送黨務、村務、財務信息,村民即使身在外地也能實時監督。

“網絡監督模式有效打通村級民主監督渠道,人人成為監督員,村裡各項事務都公開透明,群眾心底更明白,幹部箱底更亮堂!”不久前,汛橋鎮下灣張村通過微信公號發佈了某工程款項的最終數目為1.4萬元,看到留言上大家的認可,村黨支部書記黃金華長舒一口氣。

一週前,該村在微信公眾號上公佈了村裡1月份的財務清單,有眼尖的村民發現某工程款項多出來了的750元是稅款,認為“應該包含在工程費用之中,另收不合理”,黃金華當即表示會協商解決。

陽光之下,“小微權力”不再任性;便民服務中,“小微權力”證轉化成基層群眾滿滿的獲得感。目前,村級代辦服務信息終端正加快建設,代辦事項和辦事指南正進一步梳理規範,一體聯動的線上線下便民服務體系成效初顯。

椒江區大陳鎮村民欣喜村裡建成了“區鎮村”三級聯動審批,添置了小魚辦公軟件視訊系統,不出村、不出島就能把事給辦了;玉環市蒲田村村民林章良感動村幹部包辦代辦的暖心行動,來回往返城鄉替家中患腦癱的獨子申請殘疾人補助;仙居縣溪港鄉永溪村70多歲的老大爺呂良花驚訝村裡便民服務中心補辦社保的速度,只跑了1次,工作人員後臺聯網審批,當天就走完了全部手續……

亮劍祛除“微腐敗”,最是清風動民心

今年5月,天台縣白鶴鎮嶺跟村村民們談論的焦點是村黨支部原書記金才秋、村委會原主任金兆跳。經查,2014年下半年,二人偽造土地綜合整治建設用地復墾項目申報材料,騙取侵吞政策處理費10萬元,分別受到開除黨籍處分,並被司法機關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近年來,全市各地亮劍為民,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對準“三資”、扶貧、涉黑等重點領域,深入實施農村點題巡察與作風巡查一體化。

精準、全面、迅速,台州市、縣兩級成立巡察組,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案件和信訪件,運用“常規+機動”“重點+專項”“延伸+交叉”等巡察機制,破除人情關,深挖細查“微腐敗”。同一時間,同一態勢,各地以縣級層面為主導,鄉鎮層面為主力,通過實地走訪、民主測評等方式,直擊村幹部吃拿卡要、刁難群眾、形式主義等34個方面的作風突出問題,嚴查嚴辦,一案雙責。

6月26日,台州市紀委通過微信、報紙全媒體通報近期查處的9起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引起群眾強烈反響,震懾力輻射至全市鄉村。據統計,目前全市共巡察3691個行政村,立案查處涉及農村黨員幹部案件1613起,黨政紀處分1473人,交由公檢法處理160人次,通報曝光典型案例432起。

重大疑難農村涉紀信訪件化解也是台州市積極回應群眾訴求、推進農村基層正風肅紀的重要舉措。年初市紀委排查梳理129件農村基層涉紀重複舉報件,“一對一”個性化解,上半年共“掛牌銷號”71件。

天台縣龍溪鄉寒巖村是唐代詩人寒山子的隱居地,也是和合文化的發祥地,這裡建立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村幹部2000餘人次。夏日清晨,千畝荷花競相開放,行行白鷺盤旋飛翔,清風吹拂,蓮香四溢。這裡還修起“一路清廉”主題道路,樹起“蓮陣”主題雕塑,配上和合文化長廊、清廉臺、清風林,濃厚的清廉氛圍撲面而來。

汲取和合文化的廉潔基因,豐富發展農村清廉文化建設,台州各地深度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名人鄉賢、村情村史、村規民約,歷久彌新的傳統文化底蘊與鮮明的時代特色元素相得益彰,呈現“一地一品”的趨勢。

手拿《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三門縣40餘名村幹部走進沙柳街道大周村文化禮堂,抬頭可見牆上刻著的12條戚家軍軍紀。作為明朝名將戚繼光的抗倭戰場,該縣紀委整理出流傳至今的戚家軍軍紀,將傳統清廉文化與黨規黨紀、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相結合,“守紀律、講規矩的意識大大增強了!”

和合養廉,家庭成為新陣地、新據點。近日,一場特殊的擂臺賽在椒江區洪家街道兆橋村文化禮堂座舉行,9對村幹部夫妻先後登臺打擂,共述廉事、共話初心。這是椒江區打造村幹部“廉政夫妻檔”、建設和合家庭的一幕。此外,仙居縣著眼本地歷史上的50餘名御史監察官,遴選1200餘家規、訓誡,編印成冊,廣泛傳播,弘揚御史家風。同時,“親情寄語”家庭助廉、齊家講堂、家書展廳、家風評議會等系列活動也在多地不斷開展。

如今的台州,廉政新風有效淨化了農村基層政治生態,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和諧。台州市紀委一份材料表明,2018年上半年,農村涉紀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7.2%,全市涉紀信訪總量同比下降49.43%,涉紀信訪重複件同比下降31.7%。

(原標題:《“微權力”有為有畏 “清廉風”吹進鄉村 浙江台州實施“清廉村居”建設助推鄉村振興》,編輯楊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