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山海之間 描繪發展圖景

台州:山海之間 描繪發展圖景

台州自古是個江南水鄉,群山連綿、水道縱橫,城鎮面貌千姿百態,不僅佔盡山水形勝,更是飽含人文風雅。

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台州立足“山海水城”的地域特色、“製造之都”的產業特色和“和合聖地”的歷史文化元素,精準發力, 按照“絕不把違法建築、汙泥濁水、髒亂差帶入全面小康”以及“更高質量整治、更有特色提升、更可持續發展”的總體要求,搶抓進度,奮勇攻堅,不斷銳意創新,打造亮點做精品,帶來了小城鎮的華麗蝶變。

經過各方的不懈努力、協同作戰,台州111個小城鎮已全部通過省級達標驗收,達標率100%,樹立省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34個,市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樣板30個。

回望兩年整治工作,台州的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環境整治,讓鄉容鎮貌煥然一新;文化挖掘,盤活小鎮歷史文脈;產業升級,使小鎮經濟發展更富活力……台州市正在抓長效、促提升,在鞏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成效上下功夫,開啟美麗城鎮建設新徵程。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椒江前所街道集鎮全貌

量身定製

盤活台州山海文化

台州依山傍海,小城鎮大多生長於“山海水城”的方寸之間,聚落因山而阻,因水而興。如何立足台州山形地貌,繪製整治“藍圖”,成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關鍵。

“台州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既要因地制宜分類規劃,又要把握整體,牢固樹立‘全局一盤棋’理念,做到規劃覆蓋全、水平高。”台州市建設局局長、小城鎮整治辦主任王加潮介紹。

在整治過程中,台州結合“山、海、水”的和諧生態以及三門灣、台州灣、樂清灣三灣相連的地域優勢,深度挖掘農耕文化、水運文化和海洋文化,放大地方特色,展現出小城鎮水韻田園、海灣漁港和海防江城的獨特魅力。

椒江大陳鎮結合大陳海島、大陳文化和大陳旅遊景區創建的實際,突出海島韻味,體現漁家風情,全力打造“藍天綠島、枕海人家、紅色大陳、漁樂鄉村”,實現鎮區面貌煥然一新。

仙居淡竹鄉堅持山水相依、融入田園的規劃理念,重點抓好集鎮區景觀風貌建設,結合韋羌溪休閒綠道建設,提升園林景觀。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淡竹多措並舉,用一年的時間顯著提升了城鎮建設水平。

三門蛇蟠島以漁光曲路為龍頭,帶動其他道路的整改,打造“兩縱三橫街路”;以壯大產業為導向,將蛇蟠建設成集品海鮮、觀海景、採海貨為一體的旅遊勝地,打造中國鮮美小鎮。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溫嶺石塘鎮漁業港口

溫嶺石塘鎮抓住小城鎮綜合整治的契機,同步推進石塘半島省級旅遊度假區建設、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建設、台州市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建設等多項重點工作,致力打造石文化旅遊風情小鎮。

這些小城鎮立足自身自然稟賦,“量身定製”規劃內容,並在各個環節,注重保護和延續小城鎮的自然風貌,注重挖掘和傳承小城鎮的文化基因,在小城鎮風貌塑造上,充分展示了自身獨有的生態、文化、產業特色。

王加潮認為,建設小城鎮既要講好“好城好事好文化”的人文故事又要講好“好山好水好風光”的自然故事,避免千鎮一面,使鎮鎮各具特色,做到“面子”與“裡子”整體提升。

仙居縣白塔鎮定位“神仙居所,氧吧小鎮”,在規劃上與神仙居景區遙相呼應,在建築形態上與景區山水高度融合,在功能上側重於服務旅遊業;三門縣健跳鎮全面引入“親海元素”,把“山魂、海魄、水韻”融入城鎮建設;玉環市雞山鄉按照建設“休閒漫島、漁韻雞山”的總體思路,有效提升生產、生活與生態環境質量。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黃岩

此外,台州堅持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特色民居建設和美麗宜居示範村建設相結合,突出地域地貌特色,融入村居建築佈置、村莊環境整治、景觀風貌特色指引、歷史文化傳承等內容,採用白牆、黑瓦、坡頂、花格等“浙派民居”元素,充分凸顯“浙派民居”的台州韻味。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臨海尤溪鎮全景

文化注入

復興台州傳統文脈

如果說特色是小城鎮的生命,那麼文化則是它的靈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不是粗糙地“除舊迎新”,而是要將“歷史”規劃到“將來”之中。

在天台赤城街道,一個佇立於縣城鬧市區的小鎮正在講述著“和合故事”。和合小鎮以旅遊為形、文化為魂,通過和合旅遊商業街、和合文化產業園、和合書院、和合民宿的打造,將“和合文化”的精髓滲透到方方面面。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天台街頭鎮歷史文化古街

在三門亭旁鎮,街道煥然一新,青瓦坡屋面、砌築馬頭牆、白色外牆、木式門窗從規劃圖躍至集鎮街道。亭旁充分利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契機,整合紅色資源,收集歷史物件,挖掘革命故事,重現了起義時期亭旁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歷史場景。

在臨海河頭鎮,羊巖山茶場裡到處是層層疊翠的茶樹。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以來,河頭圍繞“水清、山綠、茶香、人和”的目標,著力把河頭鎮打造成生態環境良好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小鎮。

還有古色古香的潮濟老街、歷史悠久的埠頭古鎮、水鄉古鎮澤國老街、藍天綠島枕海人家的大陳和“山塢花香日落遲”的塢根……特色文化底蘊正成為助力小城鎮實現鄉村振興的源泉。

小城鎮蛻變的背後,是規劃先行,是謀定而後動。台州在推進整治過程中,嚴把規劃引領關,因地制宜,立足各鄉鎮街道的自然稟賦和歷史人文,在地域文化、產業特色、歷史傳承、風土人情等方面深入挖掘,突出城鎮特色,讓小鎮的歷史文脈得到更好的保護和開發。

“台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傳統街巷格局完整,傳統民居留存豐富,建築風貌相對完好,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與物質空間環境。”台州市建設局副局長劉建軍介紹。

據統計,台州擁有世界遺產預備名單1處、國家級文保單位10處、省級文保單位41處,成功申報了歷史文化名城2座、省級歷史文化街區3處、歷史文化名鎮8處、歷史文化名村8處、中國傳統村落75處、省級傳統村落52處……經過保護和修繕,這些歷史悠久的建築和老街重新煥發昔日的風采,為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添磚加瓦。

為了挖掘歷史文化、傳統文脈,台州市政府專門出臺《關於在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專項行動中加強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通知》,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傳統歷史文化保護貫穿始終。台州堅持整治行動與歷史街區、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工作緊密結合,全面開展歷史文化資源的普查,充分挖掘歷史文脈,努力完善保護機制;堅持整治行動與鄉鎮歷史故事、非遺工藝、歷史街區和歷史建築修復、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等緊密結合,通過同步進行景觀風貌設計,環境整治與風貌管控、整體修復同步實施,使古街、歷史建築、傳統村落等得到有效保護利用,重新煥發光彩。目前全市共修復歷史文化古街95條,修復歷史建築383處,發掘非遺項目191個。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仙居白塔鎮白塔老街

產業賦能

集聚城鎮發展動力

台州是中國民營經濟發祥地、股份合作經濟發源地,台州的小城鎮發展與民營經濟和“台州製造”息息相關。在建設過程中,台州因地施策,堅持“一鎮一園一品”,將汽車及零部件、通用航空、模具與塑料、醫藥醫化、智能馬桶、縫製設備、泵與電機等七大千億產業元素全方位融入到小城鎮環境整治和形象提升中。

在溫嶺,依託泵業發展的大溪鎮,打造了一座中國泵業智造生態城。小鎮依山傍水,融合了產業、文化、旅遊、社區四大元素,重點推進泵業智造、孵化、技術、交易、物流、文體、商務、旅遊八大中心建設。小鎮的建設目標是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泵業生產基地、國際化的泵業公共平臺服務中心、以泵業為主題的工業旅遊示範區和生態宜居新區,已有1167家泵業企業入駐,包括上市企業2家,去年實現產值138.5億元。

在黃岩,依託模具產業發展的新前街道,打造了一座全球模具智造的“夢工場”。小鎮的目標是建成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模具產業基地,打造成國內領先的模具產業集聚區,成為黃岩模具的展示窗口。目前,模具小鎮已集聚了30家上規模的模具生產企業。

在路橋,圍繞汽車產業做文章的蓬街鎮,建造了一座“北歐風”的汽車主題小鎮。小鎮以吉利V汽車項目為核心,緊扣“汽車”和“北歐”兩大元素,建設全國先進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生產、研發、貿易中心,打造現代汽車的標杆地、汽車文化的體驗地和特色風情的遊玩地。建成後,將集聚人口約為3萬人,年產值將達1300億元,實現稅收100億元,旅遊接待人數30萬人次以上。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路橋吉利小鎮亞歐汽車製造廠

“建設小城鎮最根本的就是要發展特色經濟、培育支柱產業,開發挖掘城鎮建設的發展內動能,否則小城鎮就會淪為‘空殼’。”劉建軍說,台州通過產業特色小鎮的打造走出了一條可持續的新型小城鎮建設新路子。

藉著全市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契機,台州以先進製造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深化改革為突破,把優化存量與擴大增量結合起來,把修復舊動能和培育新動能結合起來,把政府有形之手與市場無形之手結合起來,強勢推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帶動高質量發展,為全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供台州經驗、台州樣板。

玉環將老舊工業點改造提升和小微企業園建設作為治理“低散亂”、整治“髒亂差”、消除嚴重安全隱患的突破口,闖出了加快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一條新路子;天台以“提質減排”為目標,以“低散亂”整治為抓手,整合電鍍小企業,引進龍頭企業資源,建設國內一流的行業電鍍小區;仙居“三抓並舉”措施,徹底完成“低散亂”塊狀制磚行業整治工作。

放眼2019年,台州將抓住新機遇,邁開腳步乘勢而上,加快小城鎮有機更新,為美麗城鎮建設打下紮實基礎。下一步,台州將以更大力度抓城鎮環境整治、做大做強城鎮產業、統籌城鎮和鄉村的公共服務,打開鄉村振興新天地。

台州:山海之间 描绘发展图景

三門健跳鎮沿河景觀

(本版圖片由台州市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