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文苑」難忘扶貧路

「赤水文苑」难忘扶贫路

脫貧攻堅,是貧困地區的“王屋”與“太行”。

要打好打贏脫貧攻堅這場戰役,需要我們每一個幹部有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科學的方法、務實的行動,需要發揚“愚公”精神,有“攻堅必定有我”的擔當氣魄。

2016年11月,受組織安排,我被派駐丙安鎮擔任赤水市脫貧攻堅第五督導組組長,對丙安鎮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導,一駐就是180多天。在此期間,我與其他4名督導員一起,本著“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和“較真碰硬”的態度,冒嚴寒戰酷暑深入村組,走村串戶,踏遍了全鎮的每一個角落,走訪了2000多戶農戶。整個督導工作精準挖掘,發現問題、梳理問題、研判問題、反饋問題,真正幫助丙安鎮發現了水、電、路、房、訊等基礎設施和易地搬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00多個,最終促進這些問題得到全面整改落實,確保了該鎮在2017年7月順利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評估。

「赤水文苑」难忘扶贫路

孔令雄(左二)在習水縣寨壩鎮走訪瞭解貧困戶情況

隨著赤水市迎接國家第三方評估在即,全市各鄉鎮脫貧攻堅工作仍存在推進不平衡的情況。根據市脫貧攻堅指揮部的統籌安排,我被抽調到市脫貧攻堅指揮部工作,具體負責督導兩河口鎮、復興鎮和文華街道3個鎮(街)迎檢準備工作。我們通過不斷深入走訪,找準了3個鎮(街)不同的工作特點和存在的不同短板,採取有針對性的督導措施,制定不同的督導標準,嚴格聚焦精準發現、精準溝通、精準建議、精準督辦和精準管理的工作思路,在較短的時間內,改變了他們的工作狀態和精神狀態,提高了工作水平,真正達到了國家第三方評估的標準,為他們順利迎接國家第三方評估打下了堅實基礎。

「赤水文苑」难忘扶贫路

孔令雄(右一)在官店鎮走訪瞭解貧困戶情況

赤水在接受國家第三方評估期間,我又被安排為市級嚮導組副組長,負責國家第三方評估組在赤水整個評估期間20個入戶調查小組的嚮導工作,帶隊工作沒有出現任何差錯。2017年10月31日,經國務院扶貧辦確認,貴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覆同意赤水市脫貧出列。

在赤水整個脫貧攻堅工作期間,我服從組織安排調度,遵守工作紀律,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得到領導的表揚和認可,被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評為“赤水市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赤水文苑」难忘扶贫路

孔令雄在習水縣泥壩鎮督查反饋情況

脫貧攻堅工作永遠在路上。按照遵義市委脫貧攻堅工作要求,在2017年10月,我又被選派到交通環境困難、自然資源匱乏、基礎設施薄弱、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的習水縣,擔任赤水市駐習水縣脫貧攻堅業務指導組副組長,幫助指導習水縣脫貧攻堅工作。

2017年10月9日,國慶節剛一過完,組織上一聲令下,我就踏上了習水這片熱土。

“習水不脫貧,我們不脫鉤!”能到外縣參與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役,是我人生之幸。同時,也深感肩上的擔子沉重。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挑戰,我義無反顧。“硬骨頭再難啃也要咬牙堅持!”雖然在來到習水之前,已經有思想準備,但習水縣的貧困狀況和貧困深度仍超出了我的想象。

剛到習水的第一天晚上,在空蕩蕩的寢室裡,面對陌生的環境,我失眠了。我不停地問自己,習水的脫貧攻堅督導工作該怎麼幹呢?回想當初的情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第二天,遵義市脫貧攻堅駐習水縣督導組組長、遵義市扶貧辦副主任王凱同志對我們督導組成員進行了分組分工,我被分到了第六小組,並擔任第六小組組長,具體牽頭統籌負責本小組所包片鄉鎮脫貧攻堅業務工作的督導和指導,我也深知這個組長的責任。

隨即,我們的進村入戶督導工作正式開始。就這樣每天從早到晚,不斷深入到鄉鎮、村組、農戶進行遍訪,瞭解脫貧攻堅工作的難點和存在問題,瞭解鎮村組最急需、最迫切想要解決的問題。比如:由於習水縣對各鄉鎮危房改造沒有統一明確標準,導致有的鄉鎮在改房問題上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改,也不知道要按什麼標準改?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嚴格按照國家第三方評估對危房評估的標準進行指導和督導,統一了改房標準。有的鄉鎮迴避問題,作風不實,工作不精準等,這些問題都是我們督導工作的突破口。我們駐習水督導組的同志,以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務實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分嚴寒酷暑堅持一天天的走訪和督導,使全縣各鎮、村的水、電、路、房、訊等基礎設施逐漸改善,教育、醫療等保障政策一項項得到落實,促進當地幹部作風一天天轉變。駐村工作隊的工作在不斷用心用情,原來組織渙散的村級黨組織也開始慢慢的恢復了活力,村裡群眾不再冷眼旁觀,開始主動參與到脫貧攻堅工作中來。我們用腳步丈量習水縣的貧困,用真情付出續寫赤習兩地人民的友誼。

「赤水文苑」难忘扶贫路

孔令雄在習水縣習酒鎮鎮石林村反饋督查情況

在習水幫扶的10個月裡,我先後深入全縣22個鄉鎮86個村(社區)開展業務知識培訓和講解扶貧政策35次,參加村、組群眾會60餘次,走訪農戶2178戶(其中:貧困戶1445戶,非貧困戶733戶),傳授“赤水經驗”,得到習水縣各級領導和幹部的一致好評。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如今的習水,一條條貫通山區的大道,一片片生機蓬勃的產業,一個個精神煥發的村莊,一張張幸福洋溢的笑臉,印證了習水縣上下一心、攻堅克難、決戰脫貧的生動實踐。

從目前國家第三方評估組對習水縣反饋情況來看:評估組共調查了習水縣1720戶農戶,是遵義市2017年度4個申請脫貧退出貧困縣中核查戶數總量最多的,核查結果僅有疑似錯退4戶,錯退率還不到0.6%;疑似漏評1戶,漏評率幾乎為0,評估結果非常令人振奮!

回顧在兩年脫貧攻堅戰場上,我們不知熬過多少夜,流過多少汗,受過多少累。有負傷至今未愈的同事,有的扶貧幹部永遠就倒在扶貧路上,他們是時代的英雄。好在我為之服務的赤水和習水兩縣市,都獲得國務院第三方脫貧攻堅評估組的好評。更為重要的是,10餘萬貧困群眾享受到扶貧政策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這讓我驕傲和自豪。

這段扶貧經歷,值得我一身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