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

今年以来,汉中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农业追赶超越各项工作稳中向好,取得显著成效。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4.1%、居全省第一。

发展,来自思路转变和务实举措。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立足农业强市战略,以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多措并举,同向发力,跑出现代农业更可持续、更合理化的新路径。当下时节,走进农村,一片片生机盎然的稻田,一个个标准化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无不诉说着我市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这些成果既有量的突破也有质的飞跃。

主导产业引领发展 招大引强打响品牌

汉中市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增长,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上半年,我市小麦平均亩产221.76公斤,同比增长2.7%;中药材产量8.08万吨,增长12.2%;茶叶产量3.38万吨,增长8.2%;蔬菜产量123.60万吨,增长5.1%;水果产量1.77万吨,增长3.9%。生猪出栏168.82万头,牛出栏4.28万头,羊出栏8.38万只,家禽出栏571.59万只,肉类总产量13.28万吨。

特色产业积极寻求市场机遇,深化对外交流合作,走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茶叶产业与京东集团西北公司合作,由京东集团西北公司为我市茶企定制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专业的整合营销资源和金融服务。果业产业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城固“徐香”猕猴桃成为中国首个获准进入欧盟市场销售的猕猴桃品种。

汉中市牢固树立“招商就是发展,引资就是建设”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策划包装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先后参加或举办“苏陕协作2018年特色农产品南京宣传推介周”“南通汉中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等招商引资活动4次。上半年,8个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5亿元,谋划项目2个;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个,协议未来5年投资30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资3300万元。

扎实推进产业扶贫 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全市产业扶贫以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主线,以发展产业助农增收为目标,全面打响春季攻势和夏季提升行动,圆满完成半年任务。茶叶、养殖、食用菌、果业、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覆盖带动9.3万户27万贫困群众增收;依托产业扶贫110服务体系开展技术培训指导6.4万人次;新培育各类带贫经营主体496个,新型经营主体达到5596个,带动贫困户7.9万户。立足产业扶贫脱贫增效,积极做好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申请注册涉农商标94个,我市被表彰为“全国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示范市”。

我市出台了《汉中市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产业振兴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为破解农村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的难题,市农业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协调市投控集团以股权投入的方式组建汉中市振兴乡村产业服务公司,目前公司已正式挂牌运营。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农业经济的提升有赖于人才的挖掘和培养,尤其是基层农业人员。为此,我市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培训,上半年开展基层农技人员培训690人,使得他们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阔了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视野和思维。同时,继续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做好教育培训、帮扶指导、资格认定和政策扶持工作,上半年完成培育职业农民1702人。

我国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我市为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继续做好良种引进遴选工作,重点推广粮油机械化耕种收、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此外,还加大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新技术引进和示范推广,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

把好质量安全关 加快推进深化改革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市扎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制定了《2018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方案》,预计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9.99%。大力发展“三品一标”,上半年23个农产品通过“三品”认证,镇巴花魔芋、大黄、天麻和汉中银杏4个产品顺利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专家评审,全市地标产品达20个,稳居全省第1。

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扎实推进今年473个贫困退出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应开展清产核资2122个村,已有2122个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797个村已完成清产核资工作。473个贫困退出村中,已有294个村完成清产核资,244个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90个“千村试点”工程村中,60个村完成清产核资,43个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在新形势新发展下,我市将以五大新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拓宽农业发展思路,创新农业发展路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全方位、立体化推进现代化农业,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