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为了让孩子远离手机、电子游戏,燃起对学习的兴趣,

我曾向大家提出了一个看似和学习无关的策略——“生活教育”,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一致的肯定。

但是具体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走进生活,发展智慧,热爱学习,

彻底告别沉迷手机和游戏的生活呢?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谈谈一些具体做法: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比如,在生活中培养数学式的眼光和思维

如果孩子还很小,就可以培养他们用数学表达思想的习惯。

5岁的浩浩是我堂弟家的孩子,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到我家来玩。

浩浩喜欢吃水果,所以他妈妈会经常买水果。

一天,浩浩告诉我:“妈妈买了苹果和香蕉。”

我问他:“有几个苹果和香蕉呢?”

“4个苹果。啊,香蕉有几个?……忘记了。 ”

可是,下次他再来的时候,我还没问,他就主动走过来告诉我:

“妈妈今天又买了4个苹果和6个香蕉,共10个。 ”

如果带孩子去超市购物,可以教会他们认识钱币,

让他们看商品的价格牌,在结账前就计算好东西的总价格。

孩子稍大一点,

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并能保证东西不会漏、钱不会找错。

过去,曾有家长这么训练孩子,

几次之后,孩子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带回来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 l 角、2 角、5 角、1 元、2 元、5 元一张的钱,没有 3 角、4 角、3元、4元一张的?

比如,学看钟表,并试着让他们自己掌握时间。

去银行存钱,别让孩子坐在一边玩,可以让他们参与“理财”:

如果妈妈今天把50000元存进银行,定期一年,年利率是2.25%的话,一年后妈妈一共可以从银行取回多少元?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

心理学发现,人的思维方式是有习惯的。

在恰当的引导下,思维方式可以得到训练,思维品质可以得到提升,

而善用数学去表达思维,不但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升、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

而且容易让孩子发现数学的魅力和强大的用处,产生对数学的强烈兴趣,

当他们日后在书本上接触数学的时候,

他们不但不会感到遥远和神秘,反而会感到亲切和有趣。

有很多聪明的孩子对数学“不来电”,

数学家华罗庚一语道破其中缘由:

“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

所以家长在生活中就可以让孩子利用数学、使用数学,

最好是形成数学思维的习惯,

不但能培养数学兴趣,还使生活省力,数学学习充满快乐。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现在,全社会都在提倡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这个观点非常科学!

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不但锻炼了身体、手和脑、培养了责任感等,

而且直接发展了他们的认知和智力!

这对年龄越小的孩子效果越好:

家务劳动使孩子有生活的参与感,

人们发现,当孩子深入生活,他们会产生很多的问题,如:

电灯为什么会发亮?汽车的里程表是怎样计程的?树叶为什么秋天就变黄落了?瓶子为什么总是做成圆柱形?一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1.3米,一个身高1.4米的人在水池里学游泳安全吗?……

这些问题会极大地刺激着他们的求知欲,

激励着他们去寻找答案。

如果此时他们能够在书本中找到答案,那么他们就会喜欢书本,爱上学习。

在这个时候,家长们可以聪明地把他们的目光从生活转移到书本,对他们说:

“让我们一起到书里找找答案去。”

而大家都知道阅读的好处——

那真是数都数不清,几乎所有的成绩优异和成才成功都和阅读有关。

美、日、英、法、德、意、奥、加等各国政府向人们提倡一种“书生活”,并警告人们远离电子游戏和适当地收看电视。

阅读为什么能够成为强有力的成功、成才途径?

因为人不能缺乏优质精神滋养,优质精神对于人的重要性,就像鱼儿离不开水。

书是人精神的食粮,能够极大地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阅读的过程是精神获得享受的过程,也是训练优良思维品质的过程。

中国古谚:书可以医愚。

所以,如果你爱你的孩子,

一定要让阅读成为你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当他们的精神世界不再空虚、得到滋养和圆满,他们就不会迷恋手机、电视、或电子游戏。

这里重点提出:一定要让他们阅读课外书,而不仅仅是必学的教科书。

因为人常常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才会真正拥有精神的自由。

而眼界的改变和思维品质的提升,会令他们喜爱学习,对自己有更高要求。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上文提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

在生活中提高孩子的语文水平也是随手拈来:

放学回家,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的说给父母听,是学习语文;走在大街上,看外面的广告语,是学习语文;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或难题,征求父母的意见,讨论解决方法,是学习语文;让孩子接、打电话,是学习语文;出门走亲访友,和人交谈,是学习语文……

哪怕是把好好的事情搞砸了,

孩子也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原来语文学习那么重要,一个字弄错,意思都会完全不同,都可能造成误会和纠纷。

那英语学习怎么办呢?

方法也很多:

比如,你喜欢看美剧、或者刚出的美国大片,

你可以邀请孩子和你一起看,不知不觉中,孩子就会对英语有感觉和兴趣。

看完之后,可以让他们进行影评,

用嘴巴说,或者让他们尝试用英文发表影评,

还可以让他们把写好的英文影评发布到网上,

如果有句子、语法的错误,运气好的话,说不定网上某人看不下去,会给孩子纠正。

甚至可以把英文影评发到英文网站上,

国外的人看到,如果有反响、或者留言,

孩子不但会感到快乐、刺激,精神上大受鼓舞,

而且会有了学习英语的环境、兴趣和动力。

其他的科目,如物理、化学、生物等,

走进生活的孩子不难发现他们的有趣。

因为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

只有让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人才会发现知识的作用,才会对知识有真正的爱好和兴趣。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还有,那些看似占用宝贵学习时间的“玩”、“淘气”,

对孩子的学习恰恰具有无与伦比的促进作用:

比如,带着孩子去钓鱼,

锻炼了孩子的毅力、技巧和耐性,

孩子自然就会明白:

成功往往来的都不是那么快,没有毅力、坚持、耐心和技巧,会一事无成。

和孩子一起读报纸、看新闻,

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就会有素材,

而且,关心天下事的同时,

让孩子扩展了眼界、打开了格局和胸怀,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待问题。

当年,

年轻的周恩来要不是关心民众的疾苦、民族的未来,

又怎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愿,

成就了一代伟人。

带着孩子一起养花、种草,

这培养他们对生命的欣赏、尊重和爱惜,

因为能够精心的照料、静静地欣赏一朵花的绽放、一片叶的舒展,

饱含了多少对生活的热爱和情怀!

也许你会说,

出去找人闲聊、人际交往总和学习没什么关系吧?

答案未必——

12岁的牛顿从农村来到城里上学,在班里成绩是最后几名,同学都瞧不起他。

他想和别的伙伴玩,但是有一个身体比他强壮、学习比他好的孩子总是会欺负他。

牛顿一直都很怕他。

直到有一天,牛顿真的火了,

奋起反抗并且把那个孩子逼到了墙角,

那个孩子只好乖乖屈服。

这件事极大地鼓舞、启发了牛顿:

我不是也一直很怕学习吗?如果学习也用上这个劲头,是不是也能把学习制服?

然后,他拿出了这种不服输的劲头对待学习,

学习也真的被他制服了:

他二十二岁就发明了微分学、二十三岁发明了积分学,

最后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读到这里,相信各位一定已经想出了很多更好更丰富的生活教育方法。

我的前一篇文章:《 》是从理论上论述了孩子远离生活的危害,大家不得不防。

而真正能够让孩子从沉迷手机、游戏中走出来,还需要一些有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本文暂且只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不禁感慨:生活有多少种样子、多少种精彩,

是让我们觉得连生命都太过短暂。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时常想,

让一个人在一生中最初、最具有蓬勃生机的那几年却远离有血有肉的生活,

那是一件多么悲哀残忍的事。

诚然,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表面上看起来,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实在可恶至极,

是孩子的责任,

问题其实在我们身上,他们离真实而可爱的生活太远了,才会用手机、游戏等方式来麻醉自己。

孩子迷恋游戏、手机的本质是精神世界的空虚与匮乏。

不知道为什么,

大多数家长总是会关注好孩子吃饱穿暖、分数成绩,

却很少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思想情感,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

而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健康、丰富起来,

可以从根源上切断孩子迷恋手机、游戏的状态,

明白手机只是工具、游戏只是生活的调剂。

父母是孩子生活的引导者、孩子精神世界的领路人。

怎样才能使孩子的精神健康、丰富呢?

那就是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带入生活。(注意是“带入”就好,而不是利用生活来说教,或刻意去做什么,那样会令人反感。

素材可以从生活中去挖掘,

生活是永不枯竭的源泉。

让孩子远离手机、网游:“生活教育”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

所以别再让孩子站在生活之外,一心只读考试书了,

让他们走出教科书那小小的方寸之地,

走进真实生活那广阔的人生天地去。

在生活中锤炼、磨砺,感悟生活和学习。

哪怕是跌倒、哭泣、甚至头破血流,

这都是人生最宝贵的一课,

都应该义无反顾地让孩子勇敢地走进去。

不仅仅是学习,年少的他们将一生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