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2018-07-31 07:28 | 黄岩上垟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似有钢铁脊梁,默默守护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似有金刚之躯,从不畏惧前方的刀山火海。他们身着军装时,是守家卫国的军人;他们褪去军装时,是自强不息的老兵。

山河为碑,历史为证,那些身负使命的光荣岁月几多辉煌,几多豪迈!值此建军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向每一位军人致敬!

夏蝉悠悠,艳阳灼灼,抬眼望去,看到的都是祖国的繁荣昌盛。今年,距离抗日战争胜利已经过去73年,曾参加抗战的老兵大多已经进入步履蹒跚的晚年,但在那段峥嵘岁月中练就的坚定意志从未在他们身上褪去,他们的事迹也将永远闪耀……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2015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为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颁发了抗战七十周年纪念章。当时,上垟乡全乡共有六位抗战老兵获得纪念章,在之后的三年内有五人去世,目前健在的仅剩住在莆田村的吴志祥。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老人出生于1922年,今年已经97岁,曾是黄埔军校十八期学员。1942年,参军没多久的吴志祥在福建税警三团担任了文书一职。1943年,他又考入第三战区兵站总监部经理人员训练班,并在上饶受训。

结业之后被分配到江山后勤35粮库工作,后来转到军需处管理枪械,在前线参加抗战2年。

抗战胜利的那一年,吴志祥与现在的妻子祝轩结婚成家。

两人相互扶持,共同经历了七十多年的风雨。因为年纪的关系,吴志祥出现了严重的视力、听力障碍,记忆力也出现了明显衰退,无法尽诉当年的抗战经历。阿婆特意翻找出老伴儿亲手写下的笔记,残破的纸张上写满了这位抗战老兵对过往的回顾。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他写道为了打击敌人,曾在大山中埋伏了一天一夜;他写道为了躲避敌人的炮击,曾加急转移阵地,连续小跑了十几公里;他写道在饥寒交迫时,在老百姓的援助下才得以突破困境;他写道……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笔记中的字迹隽秀有力,清新飘逸。都说字如其人,从俊秀的字迹不难想象老人年轻时的壮志情怀和永远向阳的坚定信念。得幸充满苦难的悲歌已经过去,惟愿老人幸福安康,安度晚年。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林定军是莆田村的另一位退伍军人,他出生于1951年,在1972年参军入伍。当时全国各地展开了一系列的征兵宣传,林定军深受鼓舞,心中的爱国情怀如火焰般被点燃,成为义务兵的想法在他心中迅速生根发芽。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经过筛选,21岁的林定军告别家人朋友,独自去往海南省陵水县,成了当年上垟唯一一位到海军部队服役的航空兵。

对部队生活,林定军记忆犹新。他记得,除了日常操练,每周三和周六会有专项训练。他记得,自己在部队机场的油库部门任职,主要负责战斗机的油料供给。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林定军(左)与战友的合影

1974年4月21日傍晚,那天并不是规定的训练时间,但林定军看到有飞机陆续从其它地方调来部队。他心中一惊,预感有紧急情况。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8点,部队就收到了中央军委下发的命令文件,西沙群岛上事态紧张,战况一触即发。他跟着大家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在与越方周旋的一个多小时内,他全力保障了油料需求。最后,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以我方胜利告终!

1977年3月27日,林定军光荣退伍。

退伍以后,他选择在家务农,种过水稻,种过西瓜。到现在,说起这段部队往事,他依旧感慨万分,他说:“我们那个时候去当兵,没有考虑很多,就觉得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该去。当兵是很光荣的一件事,如果人生能重来,我还是会选择去当兵。”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责任感使然也好,使命感驱使也罢,相信每一位老兵都和林定军有着一样的想法,曾在1959年出生的翁伟荣如是。他是上垟乡沈岙村人,现居黄岩城区。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翁伟荣的父亲翁良春也是一位抗战老兵,曾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淮海战役。翁伟荣从小听父亲讲了不少关于保家卫国的热血故事,深受影响。高中毕业那一年,学习成绩优秀的翁伟荣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响应国家号召报名参了军。

1978年12月,翁伟荣踏上了离乡之路,去往安徽服役。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翁伟荣(右下)与新兵连战友的合影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翁伟荣在部队获得的勋章

因为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翁伟荣在入伍的第一年就被评为“雷锋式战士”,这在当时的部队是个不小的荣誉。之后,他又在1000多人的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警卫连的一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翁伟荣所在的南京军区被派往前线,他本人则主动要求到前线支援。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翁伟荣在前线部队

二月中旬,翁伟荣随部队抵达中越边境,主要负责保卫首长的工作。大约过了十天,他驻扎的营地就受到了越南的炮兵攻击,他的左手因此被炸伤,落下了七级伤残。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当时,受伤以后的翁伟荣被迅速送到后方进行治疗,并在3月初撤回国内。从前线回来的翁伟荣又在云南的部队坚守了三年。

翁伟荣一直以来的良好表现让上级领导想安排他到军校学习、深造,但翁伟荣婉拒了,一来因为手部受伤,他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二来他念及故乡的父母已经上了年纪,需要人照料。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翁伟荣与战友在中越友谊桥上的合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翁伟荣回到黄岩,去到了国企工作。1997年,国企改革,他开始自己创业。在创业的过程中,翁伟荣遇到过许多困难,但他始终按照军人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待人诚信,遇事沉着淡定。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在创业有所成就的时候,翁伟荣不忘反哺家乡。他为了让村民们尽快走上致富路,自费前往安吉数十次,希望与当地的竹制品加工厂形成互动,将上垟乡丰富的毛竹资源转化为村民的幸福生活。

在子女的教育上,他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办法。在她女儿三岁的时候,翁伟荣就自制小黑板,教女儿识字、写作。因为父亲的用心关怀,女儿从小成绩就很好,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深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翁伟荣的两个侄子入伍当兵时,他都亲身前往送行,并给予了莫大鼓励。因而,在后辈们眼中,翁伟荣不仅是一位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退伍老兵,更是他们成长路上自立自强的好榜样。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很多参军的热血青年都觉得:好男儿就该到部队锻炼锻炼。军旅生活之所以令人难忘,不仅是因为部队生活不同于我们的日常,更是因为它能充分锻炼一个人的心智。现任西洋村党支部书记的林明土,谈起自己的部队生活,便是如此感慨的。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林明土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前线

受军旅题材的影视剧影响,林明土在很小的时候就萌发了参军入伍的想法。1981年,他如愿应征入伍,去到金华服役。在新兵连接受基础训练之后,林明土因为个子相对较高,手指纤长被分到炮兵连。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林明土(左二)与战友的合影

1984年,应上级要求,林明土随部队去到了云南老山地区。在那里,他参与了另一场对越自卫反击战。为期六个月的阵地防御作战中,林明土表现出机智勇敢,与战友们共同挫败了敌人的几次偷袭,多次打垮了敌人的疯狂反扑。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他曾数次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中抢救伤员,运送弹药,被上级领导认定为“有着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工兵排排长身负重伤,林明土更是奋不顾身,在敌人密集攻击的情况下,只身闯入硝烟之中,将排长救出。

事后,他对此不以为意,甚至主动让功,为全连评功评奖树立了榜样。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1986年,退伍回来的林明土先是去到了企业工作,后来担任了村支部的相关工作,曾经飒爽的军人风范延续到了为人民奉献的道路上。

去年,他被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更是加快了自己的学习步伐,为村民办了一件又一件实事。

眼下,村里正进行着道路扩建和村农贸市场筹建的工作,为了让工程顺利展开,中午的休息时间他也守在办公室,深怕村民和施工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七月的烈日下,碧绿的西瓜地里影影绰绰可见一个个硕大饱满的西瓜,一位身着蓝色短袖,头发胡须皆微微泛白的老人在其间细心查看着。他叫谢选献,今年60岁,是上垟乡下方村人。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1978年,刚刚20出头的谢选献怀着满腔热情应征入伍。他和所有新兵一样,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乡亲,随部队来到安徽霍邱,那个距离家乡上垟约八百多公里的地方。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致敬老兵!一身军装已褪去 自强自立不言息

当兵的日子虽然艰苦,但充满意义。一次次高强度的训练,磨炼着谢选献的意志,他曾无数次想过放弃,却无数次选择了咬牙坚持。没有轰轰烈烈的奇遇,晨迎清风、夜数繁星的生活也让他感到十分充实。谢选献有时也会想家,家乡上垟的山,家乡上垟的水,是他心中永远的牵念。

同在1979年,谢选献被调到云南昆明军区支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方战火硝烟弥漫,作为后勤兵的他在后方没有任何松懈。思想不落后,作风不落后,能力不落后,是他对自己的要求。耕地种粮食,开着拖拉机运送物资,他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

1981年,谢选献光荣退伍。他回到让他魂牵梦萦的家乡上垟,租了几亩地,开始种植水稻。2003年,他成为上垟外出农业大军中的一份子,到宁波种西瓜。时光流逝,斗转星移,如今的他正计划着与家人一起回家乡安享晚年。

一朝戎装穿在身,一生流淌军人血。老兵的故事未完待续……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要明白,我们之所以能拥有安宁岁月,是因为有中国军人在负重前行。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守护着万里河山,用最热血的青春为我们树立了时代标杆,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

回望中国军人走过的91年风雨征程,在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之歌中,我们读懂了91年的温暖守护。

向你们致敬,中国军人!

(原标题:《〔上垟 · 老兵故事〕 一身军装已褪去,自强自立不言息》,编辑杨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