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什么样的礼品茶

送歪了礼得罪人呐!

逢年过节,很多朋友都为如何送礼而头痛。大众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粽子、月饼漫天飞,收礼的家里堆积如山,能消耗掉的仅占极少一部分,过期只能扔掉,浪费惊人。送礼的出于各种原因又不得不送,除了粽子、月饼,适合长期存放的普洱茶开始成为礼品袋中不可或缺的新成员。送礼送健康,礼品茶市场前景广阔。什么样的礼品茶正是市场所需要的?这是值得厂商深入探讨的话题。

这几年,一些厂家尝试开发过针对节日消费的礼品茶产品,诸如粽子形状的紧压茶,月饼形状的小茶饼,包装风格也努力往礼品方面“贴”,但普遍市场反映平淡,库存积压现象严重。

这种情况并不一定是礼品茶性价比不高,或厂家营销做得不到位,而是没搞明白节日应景消费与日常消费的区别,这样的产品自然不可避免地与市场真实需求发生错位,“卖不动”就毫不意外了。

什么是应景?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这就是应景。送礼的明知道对方可能并不缺这一份过节礼,但必须得送出去,这就是应景。除了应景的粽子、月饼,作为“配角”的茶礼、烟酒或其它更为贵重的东西其实更要紧——前者不过是个由头罢了。厂家把茶做成粽子、月饼的样子,并不能取代这个由头,如果以“配角”身份与真正的粽子、月饼一同送出,岂不让对方觉得怪异?

需要什么样的礼品茶

应景消费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错过了送礼的高峰期、过了节日这一天,即使打再低的折扣也无人问津了,端午粽子、中秋月饼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针对这类大众化节日开发的礼品茶,包装的节日特征越显著,处境往往越尴尬。常规产品好办,今年卖不掉明年可以接着卖;礼品茶则不同,今年的端午节如果拿上一年的“粽子茶”送人,岂不让对方觉得怪异?

至于日常消费,更不会有人去买这种“过时”的礼品茶了。

这就是一些厂家下大力气开发礼品茶,却无法讨好市场的根本原因。

不能将所谓的礼品消费与市场真实需求割裂开来,生造出若干款礼品茶出来。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大众化节日,应景的“主角”是早已固定下来的,最好的“配角”礼品茶应该是特色鲜明的常规产品,比如口感易于为多数人接受、且具备一定养生功效的熟茶、柑普茶等。厂商要做的,只是在节日前夕重点推介若干款适宜用作礼品茶的常规产品,或根据终端需求,配搭“应景”的礼品盒、礼品袋等节日套装,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对于大众用户来说,节日选择礼品茶,应从送礼对象的日常饮茶习惯出发,投其所好当然是最好的。首选品牌产品、常规产品,不必为华而不实的外包装花冤枉钱。最忌讳的则是那些来路不明的“杂牌茶”,送歪了礼得罪人呐!

需要什么样的礼品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