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景到Opera 瀏覽器統治五大洲的時機再次來了嗎?

2018年7月27日,瀏覽器Opera迎來新生登陸納斯達克,上市首日股價上漲9.25%至13.11美元,市值約14.44億美元。

從網景到Opera 瀏覽器統治五大洲的時機再次來了嗎?

Opera是歐洲老牌瀏覽器廠商,2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起起伏伏,幾經波折。2011年以中文名“歐朋”名字進入中國,最高市場份額做到第三名(易觀2012年數據,彼時前兩名分別是UC和QQ瀏覽器),後來市場份額一路萎縮,速途研究院從2017年以來發布的歷次瀏覽器市場分析文章,均顯示Opera已經退出國內一線陣營(筆者注:國內市場份額的變化,也和Opera專注海外市場的策略吻合)。

在2016年2月9日,崑崙萬維與360等組成中國買方團,對Opera SoftwareASA進行100%股權公開要約收購,於2016年11月3日完成 100%股權轉讓的交割。從歐洲企業變成中資企業的Opera,被崑崙萬維的周亞輝親自出手改造,重新確定了發展戰略和產品規劃,又迎來了復興。

在營收層面,2018年第一季度Opera的淨利潤和去年同期相比大漲55%,持續自我造血能力加強。在用戶層面,Opera有超過3億用戶,1億MAU集中在非洲,1億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6000萬集中在歐洲。各項數據都呈現出,比收購之前更快的發展速度。

在Opera上市之際,CEO周亞輝接受媒體人雷建平的採訪時說Opera在納斯達克上市,幾乎要把五大洲整個市場都聯繫在一起,這真是很有趣的事情,或許是納斯達克歷史上第一家這樣全世界都參與的公司。

縱橫五大洲或許是周亞輝和Opera的一個夢想,但瀏覽器統治全球互聯網的願景我們早在20多年前就一次次喊起,並且差一點就成為了現實。

今天的Opera上市,會是瀏覽器統治五大洲的時機再次來臨嗎?

夢迴1994 瀏覽器就是互聯網

1994年真是一個神奇的年份,科技、電影、文學、時尚、經濟....幾乎每個行業四面開花,誕生了很多影響後世的優秀產品和企業。

1994年也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的元年,中科院和清華、北大的網絡線路剛剛連接互聯網。在中國互聯網蹣跚學步之際,大洋彼岸的地球兩端,出現了人類互聯網歷史上兩個偉大的產品,分別是25年前刷爆全球媒體的Netscape Navigator和上週刷屏我們朋友圈的Opera,這兩個產品國內翻譯為網景和歐朋。

提到網景,可能我年輕的讀者沒有聽過,但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網景是被認為最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其江湖地位相當於後來的雅虎和今天的谷歌。1995年8月9日,網景上市,原本股票價值,為每股14美元,但很快倍增至每股28美元,上市當天股價升至每股75美元,幾乎是當時創記錄的漲幅,市值接近30億美金。

網景在1995年的上市,被譽為全球互聯網商業元年,早已經被載入史冊。由此,通過瀏覽器連接互聯網成為了我們的早期認知,所以在當時瀏覽器就是互聯網,互聯網就是瀏覽器。

很可惜,早期的網景還有Opera,火的快,洩的也快,市場早在90年代末期就被微軟旗下的IE統治。但當IE成行業老大的時候,人類已經進入桌面互聯網時代,瀏覽器已經不是互聯網的中心,取而代之的是雅虎的新聞和後續谷歌的搜索,新的入口和中心不斷吸引著我們的用戶。比Opera和網景用戶大了10倍不止的IE,也只被人當成工具看待了,難以複製當年輝煌。

再之後,特立獨行的火狐橫空出世,谷歌旗下的Chrome也讓瀏覽器進入了嶄新的境界。然而這些明星產品,雖然革新了瀏覽器行業,但對於互聯網產業來說也只是下了一場綿綿細雨罷了。

滄海橫流 移動互聯網瀏覽器成主要入口?

到了2011年,我感覺SNS開始疲軟、百度搜索負面纏身、微信剛剛出世.....而以UC為代表的移動瀏覽器,在3G時代必然大紅大紫。當時手機瀏覽器市場除了UCWEB、Opera、海豚等獨立手機瀏覽器企業外,騰訊,百度,360等巨頭也進入手機瀏覽器行業,與此同時飛流下載、飛信等手機客戶端軟件也內置瀏覽器,手機瀏覽器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寵兒。

於是乎一個念頭又湧出來“這個時候,終於輪到瀏覽器再次統治互聯網世界了吧”,當時我在速途負責專欄運營和線下活動策劃,我們以“移動時代瀏覽器新藍海”為主題,拋出了“瀏覽器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入口”的大討論,並且在北京工商大學舉行了線下沙龍研討活動,十幾位嘉賓做了發言分享。

當時雖然各方觀點各異,但都對瀏覽器的未來發展充滿了信心,甚至我本人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現在APP這麼多,下到手機裡都找不到,還不如讓一個瀏覽器,一站式搞定我們所有的互聯網服務所需”。

7年過去了,再回過頭來看當初那場活動我們做的一些設想,很多都成為了笑談。UC瀏覽器早已經“叛變了革命”,被阿里收入麾下;QQ瀏覽器也不溫不火,在騰訊內部已非戰略產品;360和搜孤等瀏覽器雖然支持多平臺運行,但也早已經不在舞臺的中央;至於喜歡強制捆綁的IE,就讓它在PC平臺繼續發揮餘熱吧。

Opera雖上市 但瀏覽器尚可飯否?

從1994到2011,再到2018,Opera幾乎走過了瀏覽器歷史的每個階段,不僅僅是見證者,更是行業發展的推動者,但然後呢?

上週末,Opera上市大漲,獲得了14億美元的市值,看起來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開局,但市值這種東西我們應該看看當初的買入價格。

2016年崑崙萬維和360等企業收購Opera,耗資有12億美元和15億美元兩個版本的傳言,後來又有媒體曝光收購失敗,改成6億美元的一個部分資產收購的替代方案。但不管哪個版本,對照今天Opera的14億美元市值來說,算上通貨貶值和時間成本,可謂是大虧而歸了。

Opera相比其他瀏覽器,早已經跳出了瀏覽器的範疇。全面的涉足新聞流媒體服務,並且在全球各地經營,利用人工智能技術探索創新價值。尤其在東南亞和非洲市場,Opera做的很不錯,但今天的Opera縱然做到全球老大,也只能說涉足五大洲而非統治,其統治力也遠不如當年的網景和IE。

當然,無論如何Opera由一個日薄西山的老牌明星產品,在中國互聯網人的努力下,重新煥發了新生,並且在全球各地開展業務,這件事情本身的行業意義就遠比一家企業的市值更重要。往小了說,它的成功鼓舞了無數迷茫的老牌企業,通過轉型是可以再獲新生的;往大了說,Opera這種企業走的路線,不正是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理念最好的踐行者嗎?

寫在最後: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是一個全面去中心化的時代,瀏覽器也好,社交平臺也好,搜索也罷都不是用戶上網入口的唯一。“瀏覽器統治互聯網”就讓我們當做懷舊過去的一個念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