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廣東省潮州市彩塘鎮華美村沈氏祠堂就有50多座。

這個村的沈氏家族,是從河南固始縣遷到福建,後又從福建遷徙而來。

遷徙始祖只是一人,而演續到現在就有9000多人。

這個村的祠堂不但有始祖祠堂,而且以後的各分支還有不同的祠堂。

這就形成了一個村一個姓就建有50多座祠堂。

這是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家譜委員會執行會長魏懷習先生應邀前往考察時(2013年7月28日)得知的。

華美村俗稱下尾沈。

在廣東省潮州市潮安縣城庵埠北2.5千米,彩塘鎮政府駐地東南3.3千米。

為華美一、華美二管理區駐地。

屬彩塘鎮。

人口9727人。

沈氏於宋末從福建來此定居。

(潮州府志)載名“下尾沈”。

地處韓江三角洲低窪地帶,有下水勢之稱,下水勢即下水尾也,為沈氏聚居地,故稱下尾沈。

又因古潮音“下”與“華”, “尾”與“美”同音,故雅稱華美。

潮安華美沈氏起源於今河南、安徽兩省間地。

春秋時,沈國被蔡國滅掉後,季載的後代子逞逃奔楚國,其孫沈尹戌,初隱居於零山,後仕楚為左司馬。

潮汕沈氏,人口雖不位居諸姓前列,卻頗有特點。

凡是沈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必建有武德祠,大的祠宇供奉二尊塑像:一尊是戴盔披甲的武將,一尊是溫文爾雅的文官。

小的祠宇則只供奉那尊武將,他就是沈氏漳潮開基祖、陳政、陳元光部將沈勇。

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華美沈氏致政公祠

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華美沈氏寬圃公祠

沈勇原名彪,字世紀,以字行。

原籍河南光州固始縣人。

早年隨陳政起兵,到福建廣東交界一帶子“嘯亂”,陳政死後,扶佐陳元光。

沈世紀驍勇善戰,官授司馬分營將,常駐詔安,並且在詔安安家落戶。

故他的後代居詔安的特多,有“沈半縣”之稱。

到了宋代,沈勇被封為武德侯,祀奉於神廟。

在詔安,每年的武德侯壽誕那可是萬人空巷,熱鬧非常。

在潮汕沈姓人聚族而居村落,也是該村的盛大節日。

沈勇17世傳至沈廷輔生有8子,名字皆帶木字旁,稱“八木公派”。

潮汕沈氏聚族而居的村莊共有澄海的富砂、金洲、金砂 (現屬汕頭市)潮安的華美,普寧的後田,揭陽的石港,潮陽的關埠,饒平的黃岡、赤坑、鳳山樓、沈厝、揭西棉湖的埔甲、境潭、車美園、沈厝場、上閘徑口,南澳的龍池等村(居),人口約10萬左右。

絕大部分是從詔安遷徙過來的。

且多屬二子沈楸和八子沈枝後代。

最早遷潮的一支是宋末元初,因元兵入侵,沈楸八代裔孫沈銳叔生有七子,其五子沈立、六子沈道、七子沈矩兄弟3人為逃兵禍,遂由詔安居潮州府(城)。

不久,沈立再遷揭西棉湖甲埔村,沈矩隨母居潮州府,沈道又再遷海陽縣上莆都華美鄉。

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一個村,一個姓,九千多人,50多座祠堂,這個姓在潮汕並不是大姓

另一支也是遷詔安,應屬於沈枝派下。

其10傳裔孫沈金桓原居詔安港頭,於元末明初攜沈南山和沈西川二子由港頭移居海陽縣雲步村。

不久,沈南山與沈西川兄弟又移居南澳,因患風潮水患,居未久又從南澳遷現在的澄海外砂鎮沈洲村,稍後,沈西川又遷創與富砂相隔的富砂村。

由於福建詔安與潮汕互為比鄰,來往較為方便,故潮汕沈氏還有不少屬於自然形態的遷徙,說來便來,說住便住,星星散散,難定宗支本源。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皆為後來被神化了的唐代將領沈勇或沈世紀後裔,也皆遷自福建詔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