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镀金的年代,看上去很美

01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双眉紧锁的青年,手里拿着干涩的面包,聚精会神地看着桌子上破世界地图。

他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国家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是什么?国际形式会怎样发展?怎样处理好国际关系?如何对美军、台湾全面作战,如何处理汇率的上升?一个个难题他需要思索,需要抉择。

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剧烈的砸门声,一个声音高叫着:“都他妈把门打开,不然踹门了,把身份证暂住证都准备好。”

他含泪默不出声…..

一会儿外面的人走远了,强大的信念再次站了起来,他迅速调整好了情绪,满怀激情地进入了下一番思考。

这是个镀金的年代,看上去很美

02

C城,中国南方边角的一个小县城。常住人口80万人,总面积378.35平方公里,农用地222.10平方公里。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80.33亿元。2011年,外贸出口总额13.47亿美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土豪遍地。乱象横生。

我住在这个如大工业区的县域的城乡结合部。

一边是日渐破败的农村,一边是不断新建的商品房;外来打工人员与本地贫困人口杂居于破旧的老房子,吸毒赌博酗酒;企业主政府人员开着锃亮豪车在尘土飞扬的路上呼啸而过,衣着光鲜出入夜店酒楼夜夜笙歌...

新与旧,贫与富,开放与闭塞,文明与野蛮,传统与反传统,无秩序的野蛮生长与逐渐规范化的各种规则,在这里汇聚纠缠碰撞。旧传统旧习俗逐渐被摈弃,而无新文化新信仰熨贴人心。

一如整个中国此时的状态,城乡结合部,是中国一个典型的缩影。

年轻一代开始负担生活,或忙于赚钱,被柴米油盐房子车子劳役,无暇亦不屑于金钱之外的精神世界,或沉醉于抖音快手、网络游戏、娱乐节目、网络小说这些麻醉剂,一如美国当年蹲守电视机前的人们。

这是个镀金的年代,看上去很美

03

前一段重新读到郭路生的《相信未来》,那种七八十年代的浓重的家国观念,对人与社会的深切关怀,对自身命运的认知,饱含着天真的纯净的激荡人心的理想主义。

七八十年代迸发的启蒙运动,虽然在那一年夏天戛然而止,从此全民向钱进,但仍深远的影响着今日的中国。

而这种情感,这种东西,在今天叫天真,或者叫傻帽。

“庆幸”的是我们已经几乎在年轻一代身上看不到了,只能到旮旯里旧书堆寻找。

正如这几年火起来的民国热,尽管很多人只是觉得那个时代很有文艺范,关注民国只是为了更好的装13。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这是一个镀金时代。哪怕浮夸低俗反智麻醉,至少看上去很美,然而这个镀金时代未曾展开,似乎即将过去...

04

一直喜欢读书看电影,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爱好,早已磨灭了野心去表达什么。只是单纯的享受那种沉浸其中的感觉。

然而我想或许可以试着开始写些东西,反思检视下自己的人生。

毕竟这是个魔幻的时代,在这片魔幻的土地,每天都会发生荒诞魔幻的现实。

而我,一个城乡结合部的不合时宜的伪文艺青年,偶尔也会如文章开头那个傻X一样胡思乱想。满腹牢骚。不吐不快。

所以除了关注吃喝玩乐风花雪月装逼,慢慢的学习写些浅薄粗陋的文字。

不管生活如何艰难,世道如何变化,终须在内心给自己保留一方小天地。独与天地相往来,有时也是一种享受。

最后,分享西尔万·泰松的一段话。

“我在贝加尔湖畔雪松北岬的一座西伯利亚小木屋里居住了六个月。村庄在一百二十公里以外,没有邻居,不通道路,偶尔有人造访。冬季,气温降至零下三十摄氏度,夏季,熊在湖岸陡坡出没。简言之,这儿是天堂。

我带去了书籍、雪茄和伏特加。至于其他——天地,静寂,孤独——已在那里。”

这是个镀金的年代,看上去很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