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他是一名普通的社区民警却为辖区群众带来温暖和希望;他级别普通,但在社区百姓心中,他是“最贴心的人”;他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军转民警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职业的价值追求。

他是芙蓉分局定王台派出所民警

杨曙光

他还是全省百优社区民警、“学雷锋服务”

先进个人、全省公安机关“湘警之星”、“全省社区警务工作先进个人”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曙光的温度,温暖着孩子们的心底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2006年从部队转业后,杨曙光便扎根基层派出所,

成为了一名默默奉献的社区民警,

春华秋实、寒来暑往,这一干就是12年。

期间,他主动请缨接管被称为“烫手山芋”的丰泉古井社区和化龙池社区。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不管多难,都要无怨无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这就是杨曙光当时的表态,他也确实做到了。

每天早上7时,他都准时来到社区警务室,随身带着便条贴和笔记本两样“法宝”走家串户,随时将群众反映的情况、意见、建议和社区治安情况记在本子上,事后一项一项跟进落实,每完成一项就撕掉一张便条贴,同时在笔记本上做上记号。

很快,他就将辖区绝大多数居民住户走访到位,不但拉近了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也摸清了实有人口的底数,把准了社区的治安动态,把准了社区警务工作方向。

2016年8月,杨曙光在入户走访时听到群众反映,有两名十一二岁的小孩经常在辖区内流浪,小孩的父母均是强制戒毒人员,被收戒后小孩无人看管,已辍学在家。

得知此情况后,杨曙光整晚都睡不好,四处打听是否有学校收留孩子,当听到有人说一所希望小学可能接收两名小孩时,老杨连夜驾车找到校方说明情况,软磨硬泡央求校方领导收留孩子。如今,这两名小孩都被送到希望小学,重新融入校园生活中。

曙光的坚守,永远守护社区的平安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杨曙光所在的丰泉古井、化龙池社区,商业发达、人流密集,是中心城区里案件多发、治安形势复杂的社区之一。

为切实提高社区安全防范能力,杨曙光以“三实”信息采集为契机,采取成立专职信息采集组、调动社会力量、利用服务平台、建立微信公众号等方法,扎实做好工作对象登记录入工作。今年以来,杨曙光共采集人口信息1.58万余条,车辆信息1200余条。

在具体工作中,杨曙光采取“清、巡、管、打”等措施,着重加强社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组建巡防队,建立专职巡防、守点巡防及机动巡防制度。他还坚持带队巡逻,深夜12时,经常还能在辖区巷子里看到他骑车巡逻的身影。

针对化龙池酒吧一条街治安形势复杂、消防责任重大、噪音扰民等问题,杨曙光一家一家地排查消防隐患,并牵头40余家酒吧成立了酒吧协会,形成行业自律规范,自治管理。

针对沿街摊贩多、扒窃案高发的问题,杨曙光多次联合城管部门进行整治、打击。辖区内发案率降低了30%,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曙光的力量,成就社区和谐的佳话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自担任社区民警以来,杨曙光先后调解各类纠纷200余起,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

2015年10月,年近六十的张某刑满释放,内心一片茫然。“只要你愿意做一个社区好居民,我们就是朋友,有困难就可以来找我。”杨曙光主动找张某谈心。

在杨曙光的帮助下,张某在辖区内开设了一家小茶馆,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街坊邻里也逐渐接纳了他。“老杨的帮助,就像一束曙光照进我的生命,我终于可以挺直胸膛做人了。”张某激动地说。

杨曙光主动为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上门服务。2016年,家住百果园张嗲嗲当年已82岁,老伴去世,儿女不在身边,生活上有许多不便。有一次杨曙光发现张嗲嗲两腿出现了水肿,顾不上自己因处理纠纷整晚没睡觉,他立即将张嗲嗲背到医院,并及时联系其子女。医生对杨曙光说,幸好你及时把他送来,再晚点就可能瘫痪。张嗲嗲出院后,为防止他再次出现危险,杨曙光联系社区在他家里安装了一个“爱心门铃”,让张嗲嗲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联系上社区工作人员和他自己。尽管这样,杨曙光还是放心不下,他总要隔三差五利用工作间隙到张嗲嗲家里打个照应、嘘寒问暖,帮助解决一些生活上的难题。

2017年,78岁的杨娭毑住在化龙池社区,患有风湿病,行动不便。有一次她对上门走访的杨曙光说,想把自己的户口从外面迁过来,和儿子的户口落在一起。“我真没想到,随口的一句唠叨话,老杨却记在了心上!”当杨曙光为她跑前跑后办理好户口簿,并送到了自己手里时,她感动得落下了眼泪。

曙光的廉洁,根在忠诚为民的信念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杨曙光就是这样一个人,哪里有事就出现在哪里,而且从不吃群众的感谢饭。”辖区网吧老板刘正兵说。2016年11月,刘老板发现自己经营的网吧电表存在问题,他多次向物业反映却一直没有回应,无奈之下只好拨通杨曙光的电话求助。接到电话后,杨曙光及时找物业进行协调处理,为其挽回了10余万元的经济损失。事后,刘老板多次邀请杨曙光吃顿饭表示感谢,但都被杨曙光婉言谢绝。

闲暇之余,杨曙光会到自己帮助过的刑满释放人员张某开的小茶馆,喝上一口热茶,顺便关心一下张某的生活。第一次去,张某坚决不收杨曙光的钱,杨曙光义正词严地说:“你不收钱我以后就不来了!”张某笑着说:“那还是收吧。”

定王台派出所所长喻杰刚说:“杨曙光是我们身边的楷模,他经常将自己的工资奖金拿出一些帮助孤寡老人,从来不接受服务管理对象和群众的馈赠。”

“我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这是老杨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往期精选

那一抹暖人心脾的曙光「政治建警·军转风采」

险被感染艾滋病的他偷偷压着自己的病假条【政治建警·风采】

这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刑警荷尔蒙的男人!【政治建警•风采】

人枪合一:他千锤百炼,只为雷霆出击

在高温中接受“烤”验的警察“熟熟”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