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破片手榴彈是防禦手榴彈,而普通手榴彈卻是進攻型?

我不需lOl要名字


因為作為防守一方,必然有堅固工事隱蔽,所以防禦手榴彈在設計上主要考慮儘可能地增大威力,破片越多越好,殺傷半徑越大越好,反正我扔了以後躲在工事裡傷不著。所以防禦手榴彈都是雙層彈體,外面一層為預製破片,後來更是直接將外層設計為破片套,破片套內主要是鋼珠,用來產生大量破片殺傷目標。

世界上最變態的瑞典“珍珠”防禦手榴彈(手雷),預製破片為雙層鋼珠,可以產生數千枚破片,能把20米範圍內的人炸成篩子

而進攻時就沒有那麼好的條件了,扔完手榴彈後只能就地尋找掩蔽物,室外無非就是土堆、車輛等,室內就是牆壁、櫃子,所以就不能把手榴彈的威力做得太大,將自己和敵人同歸於盡就不好了。因此進攻型手榴彈普遍裝藥大,但採用單層薄彈體,主要依靠爆炸氣浪殺傷敵人。因此,進攻型手榴彈有時又被稱為“震盪型手榴彈”(Concussion Grenade)。

俄羅斯RGN進攻手榴彈為單層彈殼,重量116克,裝填炸藥114克;RGO防禦手榴彈(右)彈殼重量為358克,裝填炸藥92克,採用雙層彈體,主要依靠爆炸產生的600多塊彈片來殺傷敵人。

不同的作戰要求也導致兩種手榴彈的區別越來越大,甚至體現在外形上。手榴彈爆炸時,爆炸衝擊波為球形結構,為了保證破片能夠均勻飛向各個方向,因此防禦手榴彈大多要設計成卵圓形或者是球形。而進攻手榴彈主要依靠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殺傷目標,所以彈體外形並不重要,因此都會選擇便於製造和裝填炸藥的圓柱體。

美國MK3A2型進攻手榴彈,有效殺傷半徑只有2米,而防禦手榴彈一般在10米以上。

最近各國軍方又發現,隨著防彈衣越來越普及,防彈衣的防護效果越來越好,破片的殺傷效果急劇下降。但是,任何防彈衣只能防禦破片,卻無法抵擋爆炸產生的衝擊波,就算是專業拆彈專家那種厚重的全身防護服都無能為力。要知道戰場上80%以上的骨折都是衝擊波造成的。也就是說,防彈衣的日益普及讓進攻手榴彈和防禦手榴彈的地位發生反轉,以衝擊波為主的進攻手榴彈才能更加有效地殺傷目標。進攻型手榴彈也日益成為發達國家軍隊的新寵。

美軍新型SOHG(Scalable Offensive Hand Grenade)進攻性手雷,這種手雷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上下連接去來增加威力,最大可組成成一個3節類似小型爆破筒的集束手榴彈,大幅提高爆炸威力。


海軍史研究會員


進攻型手榴彈,主要靠爆炸後產生的衝擊波殺傷距炸點較近的有生目標或破壞工事及建築。

防禦型手榴彈主要用於防禦作戰,爆炸後可產生近千個0.4g左右的殺傷破片,殺傷半徑可達5m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