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一)

在長征中,紅軍面對數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紅軍以驚人的意志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也付出了巨大犧牲。四路紅軍長征出發前共有將近20萬兵力,到達陝北時只剩下五、六萬人。中國工農紅軍有16.6萬名將士戰死或失散在長征路上,犧牲的官兵中,許多是各級指揮員。

1.鄧 萍:紅3軍團參謀長兼紅5軍軍長

鄧萍(1908-1935),男,漢族,四川省富順縣人(今自貢市)。1926年底考入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不久轉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7月22日,他與彭德懷、滕代遠等在湖南平江發動武裝起義,參加過中央蘇區第一至第五次反"圍剿" 。任中國工農紅軍第5軍參謀長、中共紅5軍軍委書記。參加領導開闢湘鄂贛蘇區。同年冬和彭德懷、滕代遠率紅5軍主力到井岡山,參加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0年6月參與指揮紅3軍團進行長沙戰役和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

盤點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一)

1933年7月兼任紅軍東方軍參謀長,1934年1月,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同年10月參加長征,協助彭德懷指揮紅3軍團擔任右路前衛,掩護主力突圍。1935年2月27日,在遵義戰役前線指揮作戰時,不幸中彈犧牲,年僅27歲。是紅軍長征中犧牲的唯一一位軍團級將領。

2.吳煥先:第25軍政治委員

吳煥先,1907年生於湖北省黃安縣四角曹門村,1924年在麻城蠶業學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月,吳煥先帶領革命紅學領導農民群眾向土豪劣紳發起"年關借糧"鬥爭。11月率紫雲區農民武裝參加黃麻起義。1928年5月,與吳光浩、戴克敏、曹學楷等人一起,領導創建鄂豫皖邊區第一塊革命根據地--柴山保。1931年5月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第12師政治部主任,11月任紅四方面軍第25軍第73師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歷次反"圍剿"。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蘇區後,吳煥先任鄂東北遊擊總司令部總司令。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黃安檀樹崗重建紅25軍,任軍長。1934年4月,紅二十五、紅二十八軍合編為紅二十五軍後,任政治委員。11月11日,奉中共中央指示,與新任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率部進行長征,戰勝優勢敵人的圍追堵截,進入陝西南部秦嶺山區。

盤點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一)

1935年7月,吳煥先等率部北出秦嶺,威逼西安。準備迎接中共中央、北上會合陝甘紅軍.1935年8月21日,紅二十五軍在甘肅涇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時遭國民黨軍突然襲擊。吳煥先在指揮部隊搶佔制高點的戰鬥中,不幸中彈,壯烈犧牲,年僅28歲。

3.余天雲:第31軍軍長

余天雲農民出身,在家鄉參加農民運動,1927年11月參加黃(安)麻(城)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11師、紅1軍、紅4軍班長、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32年3月任紅4方面軍12師36團團長,余天雲參加創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各次反"圍剿"作戰及西征入川;1932年底,余天雲任紅4方面軍11師師長,1933年6月底,紅4方面軍擴編為4個軍,紅11師擴編為30軍,余天雲被提拔為軍長,他的搭檔是政委李先念;1935年後又改任31軍軍長。

1935年5月,余天雲率部參加長征,7月任紅4方面軍31軍軍長,同年冬隨軍南下川原邊。余天雲文化程度不高,頭腦簡單,作戰勇敢,但他自身的也有缺點,作風霸道,動輒罵人,甚至動手開槍。在軍校上課時在好幾個戰術問題上與劉伯承等教官發生了爭執。他公然拔槍威脅、謾罵劉伯承等教官。因此遭到張國燾的痛斥,余天雲事後想不開,認為折損了面子,1936年4月,在隨部隊向北移途中,在部隊行至大金川激流時,乘人不備,從高崖縱身跳入河中自殺。

4.羅南輝:第5軍副軍長

羅南輝(1908-1936),又名羅曼、羅敏,四川成都西郊人。1926年入川軍江防軍第28軍第7混成旅當兵,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6月,參加第7混成旅代旅長鄺繼勳率全旅官兵於四川遂寧、蓬溪交界的大石橋舉行的起義,任起義軍營長。1930年10月下旬,參與領導該旅在漢洲(今廣漢)的武裝起義,任起義部隊警備大隊長。1930年底,調任中共川東特委軍委書記,因叛徒告密被遭國民黨當局逮捕,1931年底出獄後,任中共四川省委的鋤奸小組組長。

1932年任中共南充中心縣委軍委書記,11月參與領導南部縣升(鍾寺)保(城)農民起義,組成一支游擊隊。後又被派到川軍第29軍從事兵運工作。1933年春,當川軍向川陝革命根據地進攻時,他率1個連的士兵在前線倒戈起義,參加紅四方面軍。1933年10月,任新成立的中國工農紅軍第33軍副軍長,率部參加了川陝蘇區反"六路圍攻"。

盤點紅軍長征途中犧牲的高級將領(一)

1935年5月參加長征,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後,任紅33軍軍長。1936年1月紅三十三軍與紅五軍團在四川丹巴正式合編為紅五軍,董振堂任軍長、黃超任政委、羅南輝任副軍長、楊克明任政治部主任。在甘肅通渭指揮作戰中負傷。1936年10月,為掩護紅四方面軍主力北上與紅一方面軍會師,羅南輝奉命率紅5軍擔任後衛,他躺在擔架上指揮作戰,在甘肅會寧華家嶺一帶阻擊敵人。1936年10月23日在會寧縣中川鄉大墩梁遭敵機轟炸,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