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东莞嘉辉厂的小路上并不孤寞作者:张子保

回忆东莞嘉辉厂的小路上并不孤寞作者:张子保

我现在坐在北京市广安门南街一座宽敞明亮的编辑部办公室里,写着稿件,总是回忆忘不了嘉辉的那些人那些事......

回忆东莞嘉辉厂的小路上并不孤寞作者:张子保

我主管全厂外运工作的,H座中央仓每天要备明天的货,我管的外运运输工,必须每天把H座中央仓备的货拉完。有时候送货不急时,全厂生产部门停拉,各个部门的主管、领班、仓管员向我打电话向我追货,这时,我就亲自调动全厂运输工突击一阵子。避免不了和各个部门的主管、领班、仓管员打交道,别的部门印象不深,惟独伺服器厂仓务组、包装组领班李焕桃小姐印象最深。李焕桃1、65米的个子,广东韶关人,27岁左右,秀发披在肩上,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给人美丽、天真的感觉。她也是我们文学小组的成员,每次开文学会,我就讲了打工作家安子、周崇贤、张伟明、雪月等人自学成才的故事。特别我提出:“每个人都可以做太阳的机会、和做不成太阳,也可以做萤火虫也好啊!”等格言,这些话感染了她。之后,她在广州市白云区开了一家服装店,自己当老板。

有一次,我巡视外运累了,就到集运塑胶扫描室《我的办公室》休息一下,我正在看各地文友给我寄过来的文学书籍。突然我的对讲机响了,是伺服器厂仓务组、包装组领班李焕桃小姐打来的电话向我追货。我马上派五名运输工给她突击一下,每人一板货拉完了。

回忆东莞嘉辉厂的小路上并不孤寞作者:张子保

我俩终于走近。

“ 你好,保哥!”李小姐先打招呼,亲切而温和。

“ 李小姐来追货呀?不是五板货吗。给你拉完了,我们一起走走好吗?”我问。

“当然可以”

我俩一边走,一边聊,她说等几天,要辞工了回广州服装店去进一批货物。业务很忙,也许不会有机会再来这里打工了。我听了马上生出几分留恋,不过没有表露。

“ 为什么出来流浪?”她便用我们爱用的这个字眼轻声问。

我说:“我原来在家乡一家新闻单位写了一篇批评报道,领导有意整人,只好出来打工了。我的理想是写作,在漂泊中体会人生,感受那分无奈和精彩。”李小姐听了很高兴说:“保哥,我爸很喜欢你这样的文学青年,向你这样的人很难找啊!你认为好的小说拿给我,我爸在韶关文联工作,我爸可以向各个杂志社推荐。”

那一刻,我好感动,为这萍水相逢的朋友。

第二天晚上,文艺二部的仓务组打电话向我追货,我和李小姐又在嘉辉路碰面,这时已毫无陌生感了。她讲她的韶关丹霞山、南华寺、风采楼、张九龄家族墓地、南水水库、马坝人遗址;我讲我的河南少林寺、竹沟杨靖宇将军、淮河夕阳景色等;她唱毛阿敏的小调,我朗诵徐志摩的《别了康桥》。......时间在静静地流逝,树影在风中摇晃,工友们都刷卡下班。她告诉我她的qq号,手机号码,叫我有空给她上网聊天或者给她打电话。我和她握别,轻声祝她一路平安。......

现在,每当我独自走上嘉辉小路时,给各个部门追货时,隐约耳际的是她唱过的小曲:“把想你的心,寄给漂泊的云,让远行的风,捎去我的问候;把我们的友情,容进轻流的小溪,让清澈的水,滋润相思的梦。”

于是,一个人走在嘉辉路上,也不再感到孤寂。

作者简历:

张子保,黄河.淮河浪子等十几个笔名,河南省正阳县人,毕业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资深媒体人,曾就读于北京鲁迅文学院作家班。他在多年的新闻工作中,共发表文学、新闻纪实作品1300多篇,其中代表作《日子深处有阳光》、《阿婆的爱心》等荣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创办《新莞人》报一举成名;曾因为报道《群众为县委书记下跪》一文,而轰动国内外。目前博主任北京某家媒体社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