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慕容儁的祖父是兩晉之交慕容部的首領慕容廆。慕容廆生前常說:"我積累福德仁義,我的子孫應當擁有中原。"東晉大興二年(319年)慕容儁出生,慕容廆說:"這個小兒骨相不同於常人,我家族的事業後繼有人了。"

慕容儁jun(319年---360年2月23日),即前燕景昭帝,一名慕容俊,字宣英,鮮卑名賀賴跋,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十六國時期前燕第二位皇帝。在位11年。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永和四年(348年)九月,慕容皝去世,慕容儁繼燕王位。永和五年(349年) 四月,後趙皇帝石虎去世,諸子爭位令國內大亂,慕容儁圖謀奪取中原土地,於是挑選了二十餘萬精兵以待時機。

永和八年(352年),慕容儁派慕容恪和相國封弈到安西討伐冉閔,作戰開始後,打敗了冉閔軍隊,斬首七千餘人,擒獲了冉閔,將他遣送,在龍城斬殺。蔣幹把傳國璽送到建鄴,慕容儁想神化他的事業,說明天象運行所顯示的運數已應驗於自己,就詐稱是冉閔之妻得到傳國璽並獻上,賜予"奉璽君"之號,於同年(352年)即皇帝位,大赦境內囚犯,建年號為元璽,設置百官。改年號為"元璽"。大燕進入鼎盛時期,終與南方的東晉和關中的前秦政權三足鼎立,並且在當時是國力最強的。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昇平二年(358年),慕容儁因於擴張領土的戰爭中屢次獲勝,於是更圖謀消滅東晉以及前秦。後因激起了國內人民的反抗,被迫停止出兵。 昇平三年(359年),慕容儁圖謀再度侵犯東晉,並企圖消滅前秦,就下令各州郡清點檢查現有的兵丁,檢查核實戶口,一律各家各戶僅留一成年人,其他全部徵發入伍,想使步卒達到一百五十萬,希望第二年會合全部兵力,準備進軍洛陽,能指揮調度三方力量。武邑人劉貴上書極力勸諫,陳說百姓生活睏乏,召兵不合乎法律,恐怕百姓不堪承受,會有如土崩塌的大禍,並且陳述當時不適合時勢的政治事務十三件。墓容俊讀完諫書同意劉豈的意見,交付公卿廣泛商議,劉貴所言之事多數採用,於是改為五丁抽三制,放寬一週的戰備時間,命令他們在第二年冬末全部趕赴鄴都集結。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不久慕容儁病重,託孤於弟弟慕容恪。昇平四年(360年)病死於龍城宮中應福神殿,終年42歲,諡號景昭皇帝,廟號烈祖,葬於龍陵。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慕容儁託孤

通常,人們將公元1153年定為北京成為國都的開始,那一年金代第4個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從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阿城市)遷都燕京並改稱中都。但近日有學者指出,早在公元352年,前燕王慕容俊就以薊城(北京城前身,在今北京西南)為國都,並在此即皇帝位,這比完顏亮定都北京早了801年,是名副其實的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十六國前燕之第二位皇帝 慕容儁在北京建都稱帝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