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有作為的皇帝,本來都統一中原有望,但無奈自己的壽命不濟。剛立了統一天下的flag就去世了。他們是真的想問天再借五百年。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前燕景昭帝慕容俊

西晉滅亡後,少數民族開始崛起,鮮卑慕容部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十六國五涼四燕三秦兩趙一夏成,其中四燕大都是鮮卑慕容氏建立的政權。

在慕容俊繼位之前,他爹慕容皝已經幫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佔領如今遼東半島大部、朝鮮半島北部。

慕容俊即位後,攻後趙,滅冉魏,進入了中原地區。隨後窮兵黷武,大肆擴張。極盛時與前秦、東晉三足鼎立。

但是因為太過窮兵黷武,受到了國內的反抗,於是只能放緩擴張的步伐。

兩年後,正在慕容俊檢閱軍隊,準備揮師攻伐東晉、前秦之際。

四十二歲的慕容俊卻因病去世了。

他要多活十年,淝水之戰跟苻堅可能沒多大關係。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

十三歲跟自己的父親慕容皝在外征戰,勇冠三軍。

十六歲大敗高句麗;

十八歲大敗鮮卑宇文部;

十九歲威懾諸國不敢進犯;

二十四歲攻伐後趙,後趙將領鄧恆不戰而逃;

二十六歲平定段氏鮮卑叛亂,之後其兄慕容俊建立前燕,慕容垂受封吳王;

四十三歲打敗東晉名將桓溫。枋頭大捷,使東晉的北伐計劃流產。

但其優異的軍功,並沒有得到前燕君主的賞識,反而受到猜忌,於是他只能出奔前秦,並得到了前秦君主苻堅的賞識。而後前秦統一中國北方,前燕滅亡。

不可一世的苻堅,決定吞併東晉,統一中原,卻又在淝水之戰中花樣作死,前秦不戰自潰。

慕容垂趁亂復建燕政權,史稱後燕。之後慕容垂,滅翟魏,平西燕。

這個時候的慕容垂已經七十一了,雖霸業未成,但已經心有餘而力不足。

後燕就算極盛時,也看不出有統一天下的可能。但是我為什麼覺得後燕政權有可能統一天下,因為慕容垂自十三歲出道以來,親自帶兵打的仗就從未輸過。(這可能也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的偶像)

如果繼位的不是他那早死的二哥,或者他能年輕十歲,統一北方這件事跟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關係也不大,因為七十一歲的慕容垂真的能把北魏按在地上摩擦。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南朝宋武帝劉裕

作為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一狠人,他跟劉備一樣從一個賣草鞋的登上了皇帝之位,過程不可謂不勵志。

南宋詩人辛棄疾對他的評價: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平復東晉叛亂,統一南朝割據政權,攻南燕,滅譙蜀,擊仇池,北滅後秦,稱帝建宋。使南朝疆域從長江以南擴展至黃河以南。

但是就當他準備再度北征北魏之時,五十九歲的劉裕卻病逝了

如果他再多活十年,南北朝或將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北周武帝宇文邕

宇文邕是南北朝時期少有的開明君主之一;

在他登基之前,北周朝廷一直由權臣宇文護把控。上臺之後,清剿權臣宇文護及其黨羽,整頓吏治,擺脫鮮卑舊俗。使北周迎來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577年,宇文邕攻滅了一直與北周對峙的北齊政權,一舉統一長江以北地區。

578年5月,因突厥人年年侵擾,宇文邕帶兵攻打突厥,半路卻因病退兵。

6月,三十六歲的宇文邕在長安因病去世。

宇文邕花了兩年統一了中國北方,他要是多活五年。統一天下的將不是隋朝。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後周世宗柴榮

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柴榮能成為郭威的繼承人,要謝謝後漢隱帝劉承祐。

因為他在誅殺權臣的時候,鎮守鄴都的郭威也在名單之列。郭威不想束手待斃,於是舉兵反叛。而他的家人都留在後漢京都開封。

面對郭威的反叛,劉承祐選擇了殺掉郭威全家,郭威奪權成功後,膝下無子。後周世宗柴榮就撿了一個大便宜。

柴榮在位期間,整個後周的國力蒸蒸日上。

西敗後蜀,吊打南唐,北破契丹,最後卻在謀取幽州時病倒。

959年,後周世宗因病去世。

如果柴榮多活十年,天下跟趙匡胤的趙氏家族肯定沒有任何關係。

就算他不能統一天下,但在石敬瑭時期被割讓的幽州可能會被盡數收回,北宋也不會因為北方幽州屏障的失去,而暴露在北方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近千年來一直充斥在國人心中的靖康之恥,可能也就不會發生。

出師未捷身先死?不,都怪我們這不爭氣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