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霸,字道業,一說字叔仁,鮮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鮮卑族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位13年。

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慕容霸甚得父親寵愛,甚至比起身為世子的哥哥慕容儁更多,故此慕容儁忿忿不平。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慕容儁繼位燕王,就以慕容霸曾經墮馬而撞斷了牙齒為由改其名為"慕容(垂夬)",後更去"夬"而改名慕容垂。

358年,慕容垂娶段末柸女段氏,段氏生子慕容令、慕容寶。段氏才高性烈,與皇后可足渾氏不睦,皇后引以為恨。慕容俊向來對慕容垂不滿,時有人奉可足渾之令告段氏及吳國典書令遼東高弼為巫蠱,想借此把慕容垂牽連進來。慕容俊將段氏及高弼下獄,進行拷問。慕容垂心痛,暗中派人對段氏說:"人生會當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後段氏死於獄中,而慕容垂也因此得免。出平州刺史,鎮遼東。並以段氏之妹為繼室,皇后又將其黜之,並將其妹嫁與慕容垂,慕容垂心中不滿,這使他與慕容俊關係更加惡劣。

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段皇后

慕容垂在前燕時屢有戰功,大敗桓溫後,威名大振,慕容評對慕容垂又忌又恨。後慕容垂為了獎勵麾下將士,便上奏:"所募將士忘身立效,將軍孫蓋等摧鋒陷陳,應蒙殊賞"但被慕容評壓住不報。慕容垂大為不滿,與慕容評相爭。太后可足渾氏素恨慕容垂,遂毀其戰功,與慕容評相謀,欲殺慕容垂。慕容恪之子慕容楷及慕容垂舅蘭建知道後,告訴慕容垂說:"先發制人,但除評及樂安王臧,餘無能為矣。"慕容垂心中不忍,說:"骨肉相殘而首亂於國,吾有死而已,不忍為也"不久,二人又告訴慕容垂說:"內意已決,不可不早發。" 慕容垂說:"必不可彌縫,吾寧避之於外,餘非所議"

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慕容垂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堅的寵信。淝水之戰後慕容垂乘時而起。後燕燕元年(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正月,慕容垂叛秦復燕,自稱燕王。遣三子慕容農在康臺澤(今邱縣邱城東南五里)略取前秦牧馬數千匹。自此步騎雲集,奠定後燕立國基礎。太元十一年(386)正月,慕容垂自立為帝,改元建興,史稱後燕。

前秦被消滅的時候,慕容垂已經將關東七州緊緊地握於手中。但由於西燕慕容永這慕容家旁支的徙入,加上在河南一帶不停叛亂的丁零翟氏、悄然崛起的鮮卑別部拓跋氏,慕容垂統一關東的步伐邁得並不輕鬆。

慕容垂接下來花了五年時間經營自己的北方領土,這期間他消滅河北一帶的叛軍,收復清河、渤海等地,征服了北方比較強大的賀蘭部,加上這之前慕容農已經率軍擊敗高句麗,佔據遼東,後燕鞏固了自身統治,成為北方強國。

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後燕鮮卑陶俑

395年,後燕、北魏參合陂之戰,太子慕容寶慘敗。隨後慕容垂親自率軍再攻北魏,燕軍一路前行,慕容垂來到了昔日戰場參合陂。萬人坑上的泥土猶新,曾經還是生龍活虎的數萬士卒已成堆積如山的屍骨,無數冤魂彷彿還在山間飄蕩。燕軍設下祭壇,死難將士的父兄一起放聲痛哭,聲音響徹山谷。白髮蒼蒼的慕容垂面對此情此景,心中又慚又恨,那最後一點戰鬥的氣神再也無法堅持下去,哇的一口鮮血吐了出來,舊疾發作,乘著馬輿前進,在平城西北三十里休整。慕容寶等人的前軍也只好全部撤退。拓跋珪得到後燕叛卒的消息,本想乘隙追趕,聽說平城淪陷,便引兵退回陰山。

十六國後燕之開國君主 慕容家好內鬥 慕容垂統治全盛時期

慕容垂在平城停留了十天,修了座燕昌城,便匆匆返回,他在歸途中病逝於上谷郡的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終年七十一歲。

後燕(384---409)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384年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期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 龍城時期,後燕朝政混亂,於409年慕容雲被殺,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主,共二十六年。《十六國春秋》始稱後燕,以別於慕容氏諸燕,後世襲用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