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在智能建築上,騰飛時刻已至

從廣義的建築意義上看,智能家居設備主要用於智能建築。智能建築行業發展潛力巨大,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的產業。它的工業驅動作用不容小覷。據統計,美國智能建築對新建築的比例為70%,日本為60%。 2015年,中國的智能建築佔新建築的30%左右。

中國的智能建築始於1990年,比美國晚6年,比日本晚4年。通過比較美國和日本智能建築的發展歷史,預計未來中國新建智能建築的比例將保持每年3個百分點。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21年,中國智能建築在新建築中的比例預計將達到57%左右。

智能家居在智能建築上,騰飛時刻已至

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領域即將起飛。 “我們目前正處於即將到來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應用曲線的起點,”Yole高級技術和市場分析師Eric Mounier博士說。作為全球物聯網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市場前景廣闊!

根據Memes的消息,Yole和Fraunhofer EMFT(弗勞恩霍夫模塊化固態物理研究小組)將於2017年7月3日至4日在德國慕尼黑聯合舉辦一場主題。“網絡傳感器”研討會,並在論壇“工業物聯網樓宇自動化”,邀請行業領袖分享他們對這個新興行業的看法和觀點。 FirstSensor、 RobertBosch、 EnOceanAlliance、 eLichens等領先製造商將參與其中。

智能家居在智能建築上,騰飛時刻已至

傳感器和相關模塊能夠收集大量數據,是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使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能夠實現更好的能源管理和安全性。 Yole確定並總結了傳感器可以貢獻的三個主要領域:舒適性、能量控制和安全性。

根據Yole的預測,智能傳感器和智能建築相關傳感器市場到2022年將增長到17.3億美元。因此,傳感器數據應用的訂閱和服務相關銷售預計將增長到110億美元。 。

2016~2022智能家居與智能建築傳感器市場預測智能家居應用的傳感器創新也將促進語音激活的個人助理增長。例如,2016年,亞馬遜已售出400萬臺Alexa語音助理系統,2016年12月僅售出100萬臺。

智能家居在智能建築上,騰飛時刻已至

雖然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市場在社會發展的基礎上擁有非常光明的前景,但Yole的MEMS和傳感器團隊已經提出了目前影響行業增長的市場和技術障礙。 Yole最近在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中發佈了一份名為《傳感器和傳感模塊》的市場和技術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Connected Home、建築和辦公應用。在本報告中,Yole的研究基於傳感器和傳感模塊層次結構,並提供對相關價值鏈、基礎設施和供應商的深入分析。

“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市場擁有非常複雜和分散的供應鏈,從混凝土等原材料供應商到軟件和IBM、思科等IT公司,它們開始涉足這一領域,”Mounier博士評論道, Yole的分析師。 。大樓管理系統(BMS)供應商與GAFAM(谷歌,蘋果,Facebook,亞馬遜,微軟)之間的競爭尤為激烈。

建築/建築控制設備製造商是使用智能建築傳感器的傳統“候選人”。另一方面,GAFAM和IT供應商通過提供軟件和解決方案為整個供應鏈帶來“智能”。這些公司正在進入人工智能競賽,分析來自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築的大量數據。這些供應商能夠從數據中提取價值併為最終客戶提供新服務。此外,這些供應商繞過傳統的建築行業供應鏈,並通過互聯網向消費者銷售產品。

不僅如此,供應鏈中的其他傳統供應商也將發揮作用。雖然它們遠離電子行業,但原材料供應商已經開始考慮如何在建築材料中添加“智能”組件以提供額外的功能。 Yole的分析師列出了相關能源供應商(能源供應商現在也開始更加關注家庭用電量、水和天然氣消費)、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和電信公司,以及他們進入智能家居市場的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