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入园、商乘并重” 十堰市大力建设现代汽车城

建设制造强国,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十堰紧紧围绕打造湖北区域性重要增长极和建设现代汽车城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整车专用化”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商用车,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十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下山入园、商乘并重” 十堰市大力建设现代汽车城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车的摇篮。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国家“三线”建设,在十堰拉开了中国民族汽车发展的序幕。50年来,东风商用车由过去单一的普通载货汽车发展到重、中、轻、微、客、专用车、新能源等商用车全系列产品。截止2017年底,全市汽车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07.4亿元,汽车及零部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达到600余家,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从业人员20多万人,形成年产汽车百万辆的生产能力,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十堰市经信委副主任唐顺萍介绍,东风汽车公司以前在十堰的30多个专业厂都是计划经济时代按照“进山、分散、隐蔽”的冷战思维建造的,各汽车专业厂分散隐蔽在东西相距百里的50多条山沟里。市场经济已数十年,这些企业依然在山里“闭门造车”,加工、运输、销售成本高昂,行业竞争力受到制约。

如今,十堰市抢抓机遇,全面推动老工业基地改造搬迁,让“进山分散”的汽车企业“下山入园”。在2010年,十堰与东风公司签订了东风公司投资100亿改造厂房、设备、生产线,十堰投资100亿改善汽车生产环境的“共建百万量级汽车城”框架协议。为此,十堰市腾退土地一万多亩,建成东城、西城、龙门三个汽车工业园区,为产业集中集约开辟空间;实施零成本搬迁,对于下山入园汽车企业,政府承担全部搬迁费用,并提供汽车生产用地,推动企业集中集约发展。

从2014年开始,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东风实业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业先后下山入园。协议实施八年来,东风沃尔沃合资、东风8万辆生产线、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十堰,一大批汽车企业集中入园,形成了东城、西城、龙门三大汽车工业园区;新建三条高速公路,建成武当山机场,交通物流条件大大改善,十堰成为名副其实的“百万人口、百万汽车”双百城市。2017年,十堰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受到国务院表彰。

“下山入园、商乘并重” 十堰市大力建设现代汽车城

今年年初,十堰再次与东风公司签订人才、项目、投资“1+5”一揽子合作协议,计划到2021年东风十堰基地新增产值400亿,新增整车产销量30万辆,把十堰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商用车和军车基地,以及东风主要的新能源、微车和汽车零部件装备基地。这个战略协议将有效推动十堰汽车产业向能源化、智能化、专用化、轻量化转型发展,“乘商并举,油电并重”极大丰富十堰汽车谱系,促进十堰商用车之都向现代汽车城升级。

为推动“十堰制造”高质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十堰市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要求,十堰市把汽车智能制造的重点放在拓展焊接、打磨、装配等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推动系统集成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产业化应用,大力发展汽车发动机及离合器、成形装备及成组工艺生产线等汽车零部件高效加工与成型智能化等。预计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全市汽车产量突破70万辆,力争高端智能制造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届时十堰汽车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产品结构更趋优化,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将成为湖北区域性重要增长极和中国现代汽车城。

“下山入园、商乘并重” 十堰市大力建设现代汽车城

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锋

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周锋说:“十九大为我们开辟了新征程,‘中国制造2025’为十堰制造指明了方向。十堰将以绿色化、智能化、轻量化发展为主线,推动汽车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向智能化生产生活载体转变,实现汽车从安全、环保、节能向绿色、智能、共享全面升级,打造‘乘商并举、油电并重’的中国现代汽车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