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你我,都能学会合理拒绝,过自己说了算的主动人生

生命的意义应该由自己来决定与评判,而不是让别人定义。但很多不懂拒绝的人,却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以期获得其他人的喜欢。

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最苦的那个人,是自己。

哈佛大学曾经针对1000多人进行了3年的追踪调查,结果发现:如果一个人学会合理的拒绝,就能减少90%以上的不必要麻烦,更能减少大量的个人时间和财富上的浪费。

反之,没有掌握拒绝的技巧,他将会在自己的社会关系中,形成“老好人”、“可随意差使的人”、“从不懂得拒绝的人”的印象,无论是在职场、社会,还是家庭中,这种人生角色,都会消耗掉他的大量时间精力,甚至为此吃尽苦头。

不会拒绝别人,意味着你的时间精力,不断地被他人随意挪用,失去的是对自己生活的控制。

畅销书《稀缺》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做“带宽”,人们从处理日常事情到思考问题,都需要带宽。

当一个人的任务超过负荷,带宽就会变成一条拥挤不堪的马路,他也很难平衡工作与生活,最终变成劣质勤奋者。

而总是对别人的要求和干涉说Yes的人,带宽常常超过负荷,无法专注于重要紧急的事情,做事方法上,更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中。

但愿你我,都能学会合理拒绝,过自己说了算的主动人生

通常来说,老好人会感受到更多的世态炎凉,觉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从而对人生充满失望。

不会拒绝的人,性格往往偏向给予者,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喜欢通过给予,来维持或者强化与身边人的关系。

无论是朋友还是家人,只要有一些什么要求,无论是能够办得到的,还是超出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为了不让对方失落,他们都会义无反顾地答应。

这种方式的付出,会让他们有一种被需要被依赖的感觉,从而带来认同与安全感。

但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往往要处处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一切围绕着别人的需求转,活得失去自我,人生也陷入被动。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人际交往中需要付出,需要人情往来。但在你付出的同时,要考虑到:你的付出,是低价值的?还是高质量的?

高质量的付出,应该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也应该是在帮忙别人的同时,不亏待也不委屈自己,才是真正的皆大欢喜。

摆正心态:别把自己的帮助想象得那么重要。

针对别人的要求,要有能力分辨轻重缓急。但很多人在不忍心拒绝别人的时候,都会有“我很重要,如果我不帮他,他会很惨”的错觉。

但愿你我,都能学会合理拒绝,过自己说了算的主动人生

社会经验丰富的人,往往会发现:高情商的人,尽量不会麻烦别人;而爱麻烦别人的人,情商不会高到哪里去。

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换来的却是别人的不在乎。合理的拒绝,是对彼此的尊重。

对于他人的求助,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尽力去帮助;超出自己能力的,该拒绝时要态度坚决。

及时明确的拒绝,是一种修养,不仅不是伤害,更是对彼此的尊重。既不会勉强自己,也能降低对方的期望,让他有准备有时间,去及时寻求第二种方案。

不做老好人,做雪中送炭的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先温暖自己,再拥抱别人。能被别人需要的人,多少都是有价值的人,但这个价值轻重,和之于别人的意义,却有天壤之别。

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高低,不取决于你帮助别人的数量,而在于你帮助的质量,只有发挥出重要价值的帮助,才能让别人记住。

雪中送炭的付出,才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帮人的方式千万种,拒绝的方式也千姿百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