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本文作者张群

笔者阅读过黄强先生写的诸多好书,光是关于《金瓶梅》的专著就有好几本。这本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金瓶梅风物志 明中叶的百态生活》则是金学家黄强先生采用另类视角、另类眼光诠释了《金瓶梅》的有分量的一本《金》学专著。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1,黄强著《金瓶梅风物志》】

翻阅这本书,读者会发现,本书巧妙地从历史的角度入手,以作者所专长的服饰描写、加以饮食习俗、民俗风情、经济生活等多个角度出发,全方位地深入研究了《金瓶梅》一书中所反映出的明代中叶的服饰潮流、腐败的官场、婚姻基础、购房置业等众多方面,以至养生之道、游艺娱乐也囊括其中全方位地进行扫描,把明代中叶的诸如官场、情场、生意场、乃至房地产等众多领域的铁门缓缓打开,让读者朋友们从以前被误读、误解的《金瓶梅》一书中解脱出来,让大家明白:原来这是一部明代中叶的百科全书!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2,《金瓶梅泥塑》西门庆妻妾住房(黄强摄)】

对于这本书,中国金学研究会两位会长均倾情作序,十多位金学名家联袂推荐,目的就是想让大家从这本书中了解《金瓶梅》的另类生活,给您一个不一样的《金瓶梅》。

历史上,对于《金瓶梅》的误解,正如作者在这本书的自序中所说,在许多人的眼里,《金瓶梅》是本淫书,这似乎已成定论。封建王朝的禁毁书目里,少不了《金瓶梅》。因此,四百多年来,对《金瓶梅》的压制、打击可以说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有的书商遭遇生活厄运,就有流言说是因为刻印《金瓶梅》而招致的报应。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3,临清晏公庙遗址(黄强摄)】

《金瓶梅》给人们似乎从来没有留下好的印象,即使对待《金瓶梅》研究者,大众往往也没有好脸色,一听说此公是研究《金瓶梅》的,便报以摇头、耻笑、鄙视。《金瓶梅》的研究者没有其他学术研究者那么幸运,被认为是学问家、值得尊敬的学者。《金瓶梅》就是在这样的处境下,艰难流传。笔者就听到过不少这样的风言风语,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研究的内衣,尤其是女性内衣,更是嗤之以鼻,或者是暧昧地神秘一笑。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4,黄强著《中国内衣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1月版】

还有就是虽然许多学者对于《金瓶梅》这本书进行了深入的解剖、分析,并得出了不同的中肯的结论和观点,但是《金瓶梅》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不是一两代学者就可以分析透彻,研究完结的。因此说,社会上对于《金瓶梅》的研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金瓶梅》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空白点。而黄强先生就是这样“趁虚而入”,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全新的诠释,权威的观点,使人信服地赞同他的独到的见解。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5,齐鲁版《新刻批评绣像金瓶梅》,1989年版】

对于黄强来说,研究《金瓶梅》并非偶然。早年他师从江苏教育学院徐仲涛教授从事中国古代文化史的研读时,就对明朝的文化史的兴趣比较大。1989年山东的齐鲁书社出版了《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足本,当时规定只有高校中文系正教授才有资格购买,黄强的导师因此分到了一个名额,这使他有机会可以读到《金瓶梅》的足本。他由起初对《金瓶梅》的好奇,到精读,细细推敲。在阅读的过程中,黄强发现了书中对服饰的记录非常详细,对时代的把握也很准确,就结合自己对文化史的研究体会,做起了服饰方面的文章。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6,黄强著《另一只眼看金瓶梅》,中国文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992年,黄强即率先写出了《从服饰看金瓶梅反映的时代背景》一文,这篇文章提出了《金瓶梅》反映的时代背景既不是吴晗所说的万历朝,也不是周钧韬所说的嘉靖朝,而是明武宗的正德朝的观点。此论文刊登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3年第11期上,不仅被《周末》、《金箔报》等媒体进行了介绍,而且中国人民大学的《复印报刊资料》也予以全文转载。从此,黄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发而不可收。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7,黄强在苏州慢书房签售】

学术研究贵在创新,黄强不做《金瓶梅》的版本、文本研究,也未从正统的观点、角度去研究《金瓶梅》,而是侧重于从服饰等文化、经济、艺术方面近似另类的角度审视《金瓶梅》,所以,其研究结果使人耳目一新。

黄强的研究是一如既往的。从1997年开始,至今的十多次《金瓶梅》国际、国内研讨会黄强都积极参与,还提交了26篇论文。他的研究不为评职称,不为炒名气,只是耕耘不问收获。正如黄强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情是寂寞的朋友。少了功利性,少了浮躁心,甘于寂寞,不甘平庸,才能把学术做新、做深、做好”。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8,黄强教授讲课】

实际上,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江苏文艺电台《文艺非常道”》节目的主持人还邀请他开设了“另类角度审读金瓶梅”系列讲座,使得许多听众从中收益非浅。

据黄强介绍,《金瓶梅风物志——明中叶的百态生活》这本书稿的部分内容,曾经在网络上发布过,又经网络红人倪方六的介绍,期间网络点击量在500万次以上,有的网友甚至建议作者上电视媒体开讲《金瓶梅》。由于网络转载黄强的文章较多,开始还知道其中涉及所的《金瓶梅》服饰、花灯民俗、性文化等新奇观点的内容是出自他的论述,可是几经转载后,已经没有了作者的署名。甚至海外的星岛网上关于明代及《金瓶梅》中潘金莲的服饰,竟然全部是黄强书中的内容,可见他的研究成果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当然也有抄袭黄强研究成果的人,这是令人所不齿的。同时,这也从反面证明作者的研究成果非同一般。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图9,黄强已出版的著作】

据笔者所知,有关《金瓶梅》的研究,在文化的研究方面始终是相对薄弱。正如中国金瓶梅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敢先生序言所说:“因为长达百年的开掘,该说的话行将道尽,给人难乎为继的感觉。譬如《金瓶梅》作者研究,如果没有新的文献发现,如果不用新的方法将全部已经用过的史料重新排列组合,确实再说也是白说。但《金瓶梅》文化研究,或者再分出一支《金瓶梅》传播研究,不仅是金学的延续,更是金学的新生。”看了《金瓶梅风物志》确实有这种感觉。新书一出,年底就斩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年度好书奖,这在全国社科名家著作云集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是不容易的,可见《金瓶梅风物志》不同凡响,在学术性、市场性方面都很出色。

黄强是位勤奋的研究者,他告诉笔者,夜深人静之时,正是他伏案工作的最佳时间。当小区住户的灯光几乎都关掉了,人们进入了梦乡,可是他却无毫无倦意。这十多年,他的著作一本本的出版,几乎都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当有人问黄强这样做辛不辛苦时,黄强的回答却是冷暖自知。他说,等到书稿变成铅字,翻阅新书的感觉真好;抚摸新书让自己陶醉,因为那是汗水凝聚的成果,那是辛劳换来的喜悦。一本书稿完成了,又开始构思下一本,始终走在研究之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因为黄强喜欢做这样的事,已经习惯于这种忙碌的节奏,而这种节奏对于他来说,不是辛苦,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但愿读者在翻阅黄强这本金学研究精华时,也和作者一样的好心情!

风情风物皆有情 明代市民风俗画

书名:金瓶梅风物志——明中叶的百态生活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次:2017年9月

获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年度好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